陳薇團隊疫苗研製剛獲成果,病毒就被發現突變,網友:成精了?

神鳥知訊資訊站 發佈 2020-03-04T01:56:13+00:00

昨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院、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已經在新冠肺炎疫苗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昨晚,央視《新聞聯播》報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院、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已經在新冠肺炎疫苗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陳薇接受採訪時說,將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正在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推向臨床和應用。此前,1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曾宣布美國科學家將在12周內,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內研製出新冠疫苗,對此陳薇表示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如今,我們的疫苗已經將要進入臨床階段,美國副總統彭斯於當地時間2日卻稱,"未來6個星期內可能就會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最終上市則要等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美國的確診人數雖然遠不及中國,目前僅有117例,但是已經死亡9例,病死率高達7.69%,而中國確診了80422例,死亡2984例,病死率只有3.71%,有專家認為,從病死率的高低來看,美國的實際確診人數可能更多。

所以,儘快研製出疫苗,不僅僅是中國的當務之急,也是美國的重中之重,更是全球最關心的問題。當地時間2日,川普在同10家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高管舉行的簡報會上,就敦促他們在"幾個月"內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當高管們反駁稱"至少需要一年"的時候,雙方還發生了爭吵。疫苗的研製,真沒有那麼快。人類歷史上已研製出來的疫苗中,麻疹疫苗用了9年,伊波拉疫苗用了16年,腦膜炎疫苗更久,用了41年......所以,現在兩個月之內,能聽到"將正在研製的疫苗推向臨床和應用"的消息,無疑代表著我們的醫學技術和科學水平已經飛躍到了新的階段。

早在18世紀,疫苗就已經出現,保護人們逃離了天花的威脅。19世紀,"疫苗之父"路易斯·巴斯德陸續發明了雞霍亂疫苗、炭疽桿菌疫苗和狂犬病毒疫苗,順便還發明了"巴氏消毒法"。20世紀,卡介苗、B肝疫苗、HPV疫苗等接連問世,人們需要擔心的疾病越來越少。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卻開始有人拒絕疫苗。

有美國人曾宣稱打疫苗會誘發自閉症,引發國內大規模的反疫苗行動,還有不少人申請解除疫苗接種,這直接導致了2015年美國的麻疹疫情。至今,還有美國人不願意接種流感疫苗,甚至只寄希望於"群體免疫",卻沒有想過,萬一被感染上流感病毒,只有兩個結果,要麼活,要麼死。中國人對疫苗的消極情緒,則主要來自於對疫苗質量、運輸、監管等各方面的質疑,在那場轟動全國的疫苗事件過後,有媒體曾作過調查,結果是超過6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帶孩子去打疫苗。

而在科學界,結果恰好相反,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曾做過一個關於民眾對"強制免疫"態度的調查,在科研工作者中,只有13%的人認為強制疫苗措施是不可取的,高達86%的科研工作者認為應該實行強制免疫。的確,疫苗並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曾在公開演講中說過,流感疫苗的有效率只有6成。但是,不注射疫苗,單靠凡體肉身,誰又敢打包票能抵抗所有外界的病毒呢?當然,要讓人們對"打不打疫苗"這個問題作出回答,前提是市面上已經有研製成功的疫苗。對科研人員來說,這從來都不是選擇,而是從事醫藥行業的使命與責任。

如今,從分離毒株,到研製、臨床,再到最終應用,疫苗離和大眾見面的日子還長。這其實和疫苗研製的原理有關,要講疫苗,又躲不開談病毒。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全新的病毒進到人體時,需要和人體細胞結合,複製繁衍,才能生存下來。免疫系統對這種新病毒沒有記憶,只有在病毒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時候才會出擊,戰勝病毒。

這之後,免疫系統有了記憶,下次病毒入侵的時候,它就會及時出現,將病毒扼殺,這一過程刺激機體產生了記憶B細胞,使免疫系統具有"記憶"特性。可是,當病毒學會了偽裝,免疫系統又沒有提前發現它時,等到病毒對人體造成了傷害,免疫系統出擊往往為時已晚,為了打敗病毒,還可能引發全身的"炎症風暴",嚴重時會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科學家們就選擇利用免疫系統的"記憶"特性來研製疫苗,人工給病毒"畫像",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告訴免疫系統,這樣在病毒進入人體的時候,免疫系統就能有所準備。

疫苗主要分為幾種: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簡單來說,滅活疫苗又叫死疫苗,就是將病毒殺死,再注射進人體內,這種疫苗的製備過程比較簡單、用時也短,相對而言比較安全,但是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刺激的時間短,產生的免疫保護程度也不高。我們在受到動物傷害時,需要注射的狂犬疫苗就是滅活疫苗,它不能直接抗病毒,起效的時間也短,這就是為什麼暴露級別高的還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原因,狂犬疫苗的作用時間也只有半年。

減毒活疫苗,顧名思義,使用的是毒性比較弱的活性病毒,它需要挑選出病毒中毒力比較微弱的個體,經過甲醛處理後再注入人體。這種疫苗的好處在於能引發免疫系統的較好反應,保護時間長,可能起到長期甚至終生保護人體的作用,缺點在於比較費時,篩選時間比較長,安全性也不穩定,殘留的毒性進入人體後還可能再次發威。麻疹、A肝、腮腺炎等的疫苗,均是減毒活疫苗。

以上兩種都屬於第一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則是第三代疫苗,它使用了重組生物技術,將病原的抗原基因插入表達載體上,導入人體後,誘導產生體液免疫或者細胞免疫應答,稱為基因免疫或者核酸免疫、DNA免疫。它甚至可以直接將病毒的毒力基因刪掉,制出穩定的減毒疫苗,好處就在於不含感染性質。從陳薇使用的"重組新冠疫苗"一詞來看,她的團隊研製的正是這種第三代疫苗。

當年迎戰SARS,從公布病毒基因組,到研發出可用於人體實驗的疫苗,用了20個月,迎戰寨卡病毒,則用了6個月,如今迎戰新冠病毒,這個時間再次縮短。在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我們收穫了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陳薇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有了成果,韓國也傳來了發現新冠病毒抗體的消息,壞消息則是,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已經開始突變,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它的突變會不會對疫苗的效果產生影響,會不會導致新的疾病,會不會影響疫情的走向......我們暫且不得而知,但我們相信科研人員的努力,也相信人們團結一心戰疫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進,疫情一定能被我們消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