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發現24節氣之大暑,DAY1貴州之心

中山長久捷豹路虎4s店 發佈 2019-12-30T08:21:21+00:00

Day1 發現大暑,在貴州之心安順-黃果樹瀑布-安順-天龍屯堡-貴陽約180公里 3小時大暑有三候,除了暑氣蒸騰的「土潤溽暑」之外,還有螢火蟲出沒為代表的「腐草為螢」以及雨量大增的「大雨時行」。

Day1 發現大暑,在貴州之心


安順-黃果樹瀑布-安順-天龍屯堡-貴陽

約180公里 3小時


大暑有三候,除了暑氣蒸騰的「土潤溽暑」之外,還有螢火蟲出沒為代表的「腐草為螢」以及雨量大增的「大雨時行」。

在貴州的安順,正是與螢火蟲及大雨相會的最佳去處,大雨的時常出現就導致了水量的增加,每年此時,黃果樹瀑布就開始了它最璀璨的表演,其氣勢磅礴,而又水霧迷濛,在陽光照射下時有彩虹出現,變化無窮,令人讚嘆。徐霞客曾經用「揭珠崩玉」來形容黃果樹瀑布的壯麗之美,可謂是字字珠璣。

而「腐草為螢」則是與「大雨時行」息息相關的物候,「腐草為螢」是對於螢火蟲出現的解釋,在先民看來,螢火蟲是由夏秋季的腐草變化而來,直到南宋,螢火蟲產卵於腐草之上然後孵化成蟲的事實才被發現。

螢火蟲的生存環境與水密切相關,通常只在有山有水且環境質量較好的地區生存,黃果樹瀑布附近的林地中,正是它們的樂園,通常的認知中,山水環境的污染是導致螢火蟲消失的重 要原因。

然而實際上對於螢火蟲生存環境最大的危害卻是光,人工照明的存在干擾了螢火蟲求偶的螢光,使其無法繁殖,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視為浪漫象徵的螢火蟲,在北美卻是一種致命的情人,因為這種螢火蟲的螢光是模仿他種類螢火蟲的雌性而引誘雄性作為食物的,好在這樣的螢火蟲並不生活在中國,在黃果樹瀑布我們見到的中國的螢火蟲成蟲一生不食或僅僅食用花粉及露水為生。

黃果樹瀑布,是安順最為有名的景觀,然而來到安順,不能不了解的則是這裡曾經是貴州中心,因為地處要道,自古以來,從中原進入雲南必經安順,所以安順被稱之為「滇之喉」,而又因為安順是黔中重鎮,也是曾經的貴州的經濟貿易中心,所以這裡也是「黔之腹」。

如今貴州的中心雖然已經轉移到貴陽,但曾經擁有「夜郎文化」及現在「屯堡文化」的安順,卻始終是貴州文化最絢麗的所在之一。

從安順市沿著滬昆高速直達黃果樹瀑布,與「腐草為螢」與「大雨時行」相遇之後,在滬昆高速的另外一邊,轉S102省道,就是絢麗的天龍屯堡,很多人初到此地之時,往往驚詫於這裡的民族色彩,特別是當地婦女的裝束,絲綢系腰,而長袍開襟,然而這卻是600年前最普通、最正統的「鳳陽漢裝」。

而這些服飾的主人,則是600餘年前大明光復雲南所留下的屯兵後代,在通常的說法中,屯堡人駐紮此地後少與當地少數民族交流,所以600餘年前的文化得以被完整的繼承,然而與橫斷山地區因為大山與峽谷斷絕東西往來而造成的文化隔離與保護相比,安順作為交通要道,實際上並不存在文化隔離與保護的條件,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中國獨一無二的大明衣冠之地呢?

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沿著黔滇通道向安順的西秀及平壩一路翻山越嶺前進,那麼就會發現600餘年前數不清的衛、所、屯、堡在這個咽喉要道次第布防,以極為密集的方式分布著,而正是這種在相對狹小的區域內形成的主流文化密集,成就了文化的隔離與保護,因為任何外來的文化與文明,在這裡都是非主流文明,是無法融合也無法被接受的。

這,或許正是我們發現之旅最為重要的收穫之一,通過節氣文化的發現與追尋,而尋找到另外一種文化與文明的歷程。


中山長久世達捷豹路虎4S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