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市文明辦發出倡議!

阜陽發布 發佈 2020-03-23T14:11:12+00:00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清明節群眾祭掃工作,避免祭掃帶來人員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鞏固來之不易的防疫工作成果,市文明辦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一、嚴防疫情,分散祭掃。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

清明寒食好,春來百花開。清明是中華民族緬懷英烈、慎終追遠、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清明節群眾祭掃工作,避免祭掃帶來人員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鞏固來之不易的防疫工作成果,市文明辦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嚴防疫情,分散祭掃。祭掃重在表達感情,而不在形式。疫情防控不能放鬆,堅持少出門、不串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不開展集聚性祭祀活動,減少家庭人員聚集,減少出行和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染風險。按照民政部門要求,到殯葬服務機構及祭掃場所進行實名登記,錯峰祭掃,服從管理,自覺排隊,不扎堆祭掃。

二、愛護環境,環保祭掃。增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防火有關規定,不違規使用明火、燒紙焚香、燃放鞭炮,不亂扔雜物,不破壞草地樹木,不污染空氣河流,杜絕各類安全隱患。提倡以獻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樹立文明、安全、公德意識,突出生態、環保、低碳理念。

三、厚養薄葬,節儉祭掃。豐祭不如厚養,孝道重在當下。要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文明理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心孝敬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做到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抵制庸俗、愚昧的祭掃陋習和封建迷信活動。

四、培育新風,文明祭掃。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新媒體等網絡平台,傳播故人留下的好家風好家訓、追憶故人生前的感人故事,也可採取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讀一篇祭文、清掃墓碑等方式寄託哀思,表達對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以文明祭掃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文明祭祀、從我做起!廣大黨員幹部要以身作則、示範引領,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廣大市民朋友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清明節祭掃安全、有序、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阜陽市文明辦

2020年3月20日

編輯:阜小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