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ojek一波三折的菲國之旅看東南亞出行巨頭龍虎鬥

7點5度 發佈 2019-12-30T08:41:32+00:00

​接下來你將看到:彈丸之地新加坡先後擁抱了Gojek和GrabGojek為何看好擁有「全球交通最差」城市的菲律賓?一波三折的菲國之旅還有哪些看點?據彭博社報導,就在上個月印尼出行巨頭Gojek再次向菲律賓市場拋出橄欖枝,這是其在一年內第三次向菲律賓政府申請營業許可。

​接下來你將看到:

  1. 彈丸之地新加坡先後擁抱了Gojek和Grab
  2. Gojek為何看好擁有「全球交通最差」城市的菲律賓?
  3. 一波三折的菲國之旅還有哪些看點?



據彭博社報導,就在上個月印尼出行巨頭Gojek再次向菲律賓市場拋出橄欖枝,這是其在一年內第三次向菲律賓政府申請營業許可。有了前兩次碰壁的經歷,再次出發的Gojek想必是做足了功課的。其實在今年三月份被拒之後,Gojek就對媒體表示對菲官方以限制外資股份比例作為擋箭牌將Gojek拒之門外的做法十分遺憾,並稱其不會放棄繼續探索在菲律賓市場的其他投資合作機會。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今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9年菲律賓經濟增速會躍據東協第一。這個東協第二人口大國在Gojek的地區擴張版圖上始終占有重要地位。之前的兩次被拒讓Gojek登陸菲律賓的腳步被迫放慢。菲國本土出行初創還處在稚嫩的萌芽期,完全無法對2013年就登陸菲國的Grab構成任何競爭。這讓快速擴張的Grab在菲律賓出行市場上如履平地。


隨著Grab在菲律賓一家獨大,比Gojek更加惆悵的應該是菲律賓本地的出行消費者和從業者。果不其然,年內菲競爭委員會向Grab開出兩千三百五十萬比索的罰單(合計五十萬美元)以制裁Grab在菲律賓市場上的一系列違規行為,其中包括利用其市場地位抬高價格,要求旗下司機簽獨家服務協議等。



1.彈丸之地新加坡先後擁抱了Gojek和Grab


這個局面和一年前的新加坡市場頗有些雷同。2018年9月新加坡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也因Grab和Uber 的合併影響本地區出行市場的競爭格局迅速啟動調查而後向兩家開出罰單,並要求Grab取消司機獨家服務的合同條款。很快Gojek出行平台在新加坡經過試點開始全面運營。


兩家東南亞出行巨頭在彈丸之地新加坡相互制約形成了健康有序的競爭態勢,這讓本地居民無論是在出行時還是駕駛網約車都多了一個選擇。一年之後新加坡國大商學院的調查研究發現,本地市場由於有新的網約車平台入局,消費者日均使用網約車的費用下降了11%,同時55%的網約車司機收入有所提升,其中35%的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增加了10%。


很顯然,高效廉潔的新加坡政府在管理本地出行市場上起著關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打造一個便捷、包容、智能、互聯的交通體系是新加坡陸路交通發展的中長期願景,管理者忠誠高效地運用社會所賦予的資源和權力讓出行市場保持必要的開放和良性競爭是至關重要的。


總人口不到六百萬,國土面積721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出行市場能同時接納Grab和Gojek落戶角逐,讓本地消費者從中獲益。本地居民不僅獲得了更加優質且低成本的出行服務體驗,更多的司機還通過網約車駕駛創造了額外收入。網約車的普及讓汽車實現共享,讓城市間出行更加便捷綠色,其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價值應該會給本地政府KPI增添許多亮色。


2.Gojek為何看好擁有「全球交通最差」城市的菲律賓?


菲律賓國土面積二十九萬九千七百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一個億。首都馬尼拉麵積六百三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三百萬,人口密度是島國新加坡的2.5倍。據社交類導航軟體「位智」最新調查顯示,馬尼拉被評為「全球交通最差」的城市。


交通擁堵造成巨量經濟損失,根據菲社會經濟計劃部長阿塞尼奧巴利薩坎的說法,由於馬尼拉糟糕的交通狀況,每天直接和間接至少造成30億比索(約合64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大量湧現的私家車更是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壓力。人們生活在恐怖的「堵城」中。


無論是交通網絡基礎設施薄弱陳舊,還是城市規劃的不合理,究其緣由混亂的公共運輸系統都和腐敗低效的管理脫不了干係。儘管改善交通擁堵一直掛在歷屆政府的口上,馬尼拉和菲律賓其他城市的交通卻日益惡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許引入外來資本和專業的出行服務管理者能給這個爛攤子帶來一些根本改變。



摩的起家的Gojek在老家雅加達積累了豐厚的經驗。擅長在看似無序低效的交通體系中發掘商業機會,對接需求,提供出行服務。其創始人Nadiemk Makarim就是在麥肯錫上班的三年間長期依賴摩穿梭在雅加達擁堵的交通中悟出的商機,繼而開始了Go-jeck的創業。


從網約車技術平台到全能型App,再進軍金融科技,Gojek用了近十年華麗蛻變擠入十角獸俱樂部。成功登陸新加坡、越南、泰國後為何在菲律賓屢屢受阻,Gojek可能比誰都清楚。東道主包容開放欠缺是一方面,有著騰訊、谷歌、淡馬錫等金主支持的Gojek之前也許也過於掉以輕心。


不過據說這次重新遞交申請之前,Gojek 在菲律賓申請營業執照的主體Velox Technology Philippines, Inc. 已經出售一部分股權,目前菲資公司Pace Crimson Ventures Corp擁有其60%的股份,這足以規避菲律賓對外資在公共運輸領域的投資持股比例限制。這樣的戰略性讓步,既給了菲國政府一個大大的面子,也是Gojek得以進入這個東南亞第二大市場不錯的權宜之計。同時預示著Gojek和Grab在菲律賓市場廝殺的好戲即將拉開序幕。


菲律賓之所以成為東南亞出行巨頭的必爭之地,除了她有年輕龐大的本地消費人群,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而積累的內需,其混亂不堪的城市交通系統中隱藏的許多痛點都是外來資本在出行領域絕佳的商業機會。何況這些落後的亂象對Gojek和Grab來說太熟悉了,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生於斯長於斯,最了解來自與東南亞地區金字塔底部的需求,也能提供最高效的出行解決方案,他們憑藉對本土文化的深厚理解加上各自的哈佛商學院背景能為這片土地創造出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完美結合的產品和服務。


3.一波三折的菲國之旅還有哪些看點?


人均GDP處於三千美元左右的菲律賓,是一個年輕而活躍的人口超過一億的現代消費市場。2018年GDP增速6.2%,2019年上半年增速5.5%。全國14% 的人口聚集在首都馬尼拉這個被稱為全球交通最糟糕的城市。在治安飽受詬病、乘客經常被司機繞路、甚至無理索要巨額車費的菲律賓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2013年八月登陸的Grab以其安全可靠和便捷的使用很快贏得了客戶的信任。現如今,成功PK掉Uber後的Grab已經在菲律賓人的日常出行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外來商旅人士不二的選擇。


Grab起步兩年後便進軍菲律賓市場,Gojek則是先立足本土將觸角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細分領域打造全功能服務,同時提升其品牌價值,選擇合適時機向海外擴張,所到之處無一不面臨來自Grab的嚴峻挑戰。兩度在菲律賓受阻,與其說是觸犯了菲律賓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條例而遭拒,還不如說是輸在了對東道主政府的官僚低效估計不足。這也給所有看好菲律賓乃至東南亞市場的資本上了一課,需要擺正位置提前做更加充分的功課,以免貽誤戰機。


用限制外來資本持股比例來為本土經濟爭取成長的時間和空間是新興經濟體常用的政策手段。恰當地運用政策可以爭取到皆大歡喜的結果,即外來資本盆滿缽滿,本土實力迅速成長,就業稅收大幅提高。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外資開始湧入中國汽車製造業時也是在這樣的政策空間下生存壯大的。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外資在中國收穫了高於行業平均的回報率,大量本地人才回流創業後帶領本土車企茁壯成長,中國也已躍居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和消費大國,實現了多贏的局面。不過政策運用得是否恰當,政策怎樣與時俱進,這就要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和忠誠了。


大幕已經拉開,Gojek和Grab會在菲律賓上演怎樣的龍爭虎鬥,Gojek能給菲律賓出行市場和消費者帶來怎樣的福祉,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特約作者:李衛永

本文作者在中國和北美大型汽車公司從事汽車採購項目管理,親身參與過全球項目的設計、開發和投產,專注汽車行業二十六年的從業經驗,現居新加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