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 這些人》—FM935主播為您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

無限鶴壁 發佈 2020-03-06T08:37:27+00:00

講述人FM935主播:謝忱母子三人共堅守服務群眾齊上陣—記鶴山區中山北路街道東巷社區黨支部書記、東巷社區婦聯主席黃紅敏今年50歲的黃紅敏,是鶴山區中山北路街道東巷社區黨支部書記,東巷社區婦聯主席,每天早上6:00,簡單的洗漱過後,黃紅敏就會走出小區門崗值班室,拿起喇叭開始一天的工

總有一些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倍感溫暖。FM935主播為您傾情講述《這些天 這些人》。

講述人

FM935主播:謝忱

母子三人共堅守 服務群眾齊上陣—記鶴山區中山北路街道東巷社區黨支部書記、東巷社區婦聯主席黃紅敏

今年50歲的黃紅敏,是鶴山區中山北路街道東巷社區黨支部書記,東巷社區婦聯主席,每天早上6:00,簡單的洗漱過後,黃紅敏就會走出小區門崗值班室,拿起喇叭開始一天的工作。黃紅敏從臘月二十八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後,二話沒說,毅然開始了緊張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

東巷社區有353戶居民,而社區工作人員只有5人,工作強度可想而知。不說其他的,光卡點值守就忙不過來。為了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她找來幾塊舊鐵皮,把社區其他出入口都堵住了,只留下一個出入口。她還把被褥拿到卡點,每晚在卡點堅守。然而,黃紅敏家中還有兩位病人,96歲的公公插著尿管,生活不能自理;母親是植物人,已經臥床5年了。特殊時期,她只能把照顧老人的重擔交給丈夫,自己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

經過入戶走訪,社區共排查出外地返鄉人員58人,其中武漢返鄉的有4人。為安撫外來返鄉人員的情緒,黃紅敏馬上建立了微信群,每天都在群中發布疫情防控知識,對大家進行心理疏導,重點對武漢返鄉的4名人員進行監測,叮囑他們與家人做好隔離,每天早、中、晚記錄體溫情況。為了保障武漢返鄉人員的生活,她承擔起幫這些家庭購買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的任務。其中一戶家裡有小孩兒,黃紅敏專門給孩子購買了零食。「黃書記放心,我一定會配合社區工作,好好居家隔離。」當黃紅敏在微信群里看到這樣的信息後,她笑著說再累也值了。

黃紅敏幫助群眾購買生活物資

黃紅敏說:一開始,我們的工作常有居民不理解,個別人還抱怨過我們。對此我們都一一耐心解釋,告訴大家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提醒大家一定注意安全,做好自身防護。我還寫了一副對聯「我願意今天聽到你的罵聲,不願意明天聽到你的哭聲。」找人寫好張貼在了二礦小區的大門口。

這副對聯為居民敲響了疫情防控的警鐘,也讓原本不理解的居民漸漸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

大力支持她工作的,還有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郭浩然、郭浩良。考慮到現在公交車停運,她便讓兒子把私家車停在小區門口,車身貼上一張寫有「應急車輛,免費使用」的紅紙。誰家孩子生病了需要去醫院,她讓兒子免費送去;誰家老人病癒了需要出院,她又安排兒子免費去接……2月2日,一位長期插導尿管的老人需要更換導尿管,她和兒子專門開車跑到山城區,費盡周折買到導尿管後,她又讓有護理經驗的兒子給老人換上。

還有一位需要長期吸氧氣的老人,疫情發生後不久,老人家中的氧氣瓶就空了,需要重新充氧氣。但當時情況特殊,他們遲遲沒有找到可以充氧氣的地方。

黃紅敏說:「我知道後,馬上讓兒子帶著家裡的制氧機去了老人家裡。因為我家中有兩位長期臥病在床的老人,所以制氧機、霧化器、吸痰器、血壓儀設備都有。這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就把這些醫療設備都搬到了社區辦公室以備居民急用,沒想到還真派上了用場了」

當他們趕到時,老人已經出現了呼吸窘迫的情況。直到重新吸上氧氣,老人的氣色才慢慢好轉。老人及其家人都非常感激,老人的家人寫了一封言語樸實卻情真意切的感謝信送到了黃紅敏手上。

黃紅敏幫助老人吸氧

黃紅敏動容地說:「很感動,特別有感觸。」,做基層工作最怕居民不理解,最欣慰的是得到居民的認可與肯定。這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雖然有苦有累,但是也加深了我與居民之間的感情。」

「只有沖在前,才能為居民守好安全線。」這是黃紅敏常說的一句話。關鍵時刻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帶領著東巷社區基層工作者們為轄區居民築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講述人

FM935主播:露妍

母女同行 抗擊疫情——淇濱區長江路街道福興社區志願者 秦俊芹、王晨母女

秦俊芹,淇濱區長江路街道福興社區志願者,福田五區的社區黨員。這個春節她本該和丈夫、女兒享受一段溫馨的時光,或者和大多數被疫情困住的家庭一樣,宅在家裡比比廚藝、聊聊家常。可當疫情來臨時,她第一時間主動申請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不顧腿部舊疾,每天堅持6個小時站位卡點值班值守。常深入商戶、小區開展宣傳、排查、勸導,當被問到她是怎麼想的時候,樸實的秦俊芹是這樣說的

秦俊芹:「這沒啥,說大了就是為國家,說小了就是為我們五區做點貢獻。

秦俊芹 王晨母女值守卡點

從大年初四開始他們一家人選擇了「錯峰吃飯」,逐漸復工以後下班的高峰期進出小區的人員增多,排查工作就更忙碌,回家也就更晚了。問她怕不怕,累不累,工作開展的順不順利,她最多的回答就是

秦俊芹「我覺得這沒啥,我是黨員這是我應該做的「

她說的沒什麼,是在只有一個口罩的防護措施下,對40棟樓,5.6千人的居民小區,進行逐戶排查;她說的沒什麼,是在腿部手術後傷口還未癒合的情況下,忍著腫痛,每天堅持6個小時站位卡點的值班值守;她說的沒什麼,是面對不理解不配合的時候依然克服壓力,耐心勸導。為了小區的安全,為了大家的健康她說:

秦俊芹「擦了眼淚再干吧」

秦大姐的話不多,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份堅守,最終收穫了小區居民的理解和肯定

秦俊芹「現在逐漸大家都配合了,看到我們在寒風中執勤,給我們送暖寶寶送燒餅,送水果,挺感動的」

疫情無情人有情,秦俊芹用一份堅守和一份溫情為小區居民的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每天秦大姐在值班的時候,身邊總會有一個帶著口罩梳著馬尾的小姑娘在登記信息、測量體溫、詢問情況,工作起來認真嫻熟,她就是秦俊芹的女兒王晨。當每個家長都在擔心孩子出門會有感染風險的時候,同樣作為媽媽的秦大姐說:

秦俊芹「擔心啊,我們就一個孩子,但是我希望給她正能量所以讓她參加。

23歲的王晨,就讀於鄭州科技學院,寒假期間由於疫情暫時無法返校,便主動找到社區自願加入抗擊疫情奮戰的隊伍。

王晨:我媽媽腿部剛做完手術沒多長時間,媽媽腿不舒服都能去執勤,所以我也想為小區儘自己一份力量。」

一是擔心媽媽的腿傷,二是想儘自己一份力量,前者是孝心,後者是大愛,我們常說「上行下效」,媽媽的精神和舉動影響了王晨, 母女同行,抗擊疫情,成了福田五區防控卡點的一段佳話。在母女二人都投入到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中的時候,同樣身為黨員的秦大姐的丈夫表示了理解的同時,還在工作之餘主動承擔起了家務,為兩個女人做好了後勤保障。我們看到的是凝聚著滿滿愛意的一家人,他們不僅有對家人的關愛,還有對社會的大愛;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黨員家庭,黨員的優良品質和精神在這個家裡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和傳承。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習近平總書記說: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中華兒女也將「知道怎麼樣愛國」作為做人最大的事情。

此刻,國家有難,關乎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儘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就是愛國的最好體現,然而這份愛更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傳承。

來源:鶴壁FM935

值班編輯:陳曉城

總值班:郎寧、馮紅亮

鶴壁醫療隊•武漢抗「疫」日記

2月24日—3月1日 市委書記、市長的戰「疫」日誌

最後1例確診患者出院!鶴壁實現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雙清零」!

【視頻】我市開展「管家式服務」 打通營商環境建設「最後一公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