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嬰兒容易打嗝?正確的拍嗝方法有幾種?

母嬰和育兒 發佈 2020-02-09T00:35:35+00:00

家有小baby的家長,都知道有一項必做的功課,那就是給小寶寶飯後拍嗝。這是因為,小寶寶與成人一樣,在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層被稱為「膈肌」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開來,起到分隔和保護胸、腹腔器官的作用。


家有小baby的家長,都知道有一項必做的功課,那就是給小寶寶飯後拍嗝。雖然有的小寶寶不喜歡拍嗝,爸爸媽媽輕拍的時候總做出「反抗」的姿勢,但少了這個步驟,卻是不行的。飯後沒給寶寶拍嗝的家長,會發現寶寶不僅容易溢奶,睡覺總是哼哼唧唧的睡不安穩,還特別容易打嗝。


那麼,為什麼小嬰兒容易打嗝呢?

這是因為,小寶寶與成人一樣,在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層被稱為「膈肌」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開來,起到分隔和保護胸、腹腔器官的作用。當寶寶吃奶過快或吸入冷空氣時,都會使植物神經受到刺激,從而使膈肌發生突然收縮,引起迅速吸氣並發出嗝的一聲,當有節律地發出此種聲音時,就是所謂的打嗝了。所以,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及時幫助寶貝拍嗝,把氣體及時排出,一般餵完後5分鐘以內,小寶寶就會開始打嗝了。

小寶寶打嗝是很難受的,小臉往往漲得通紅,身體一直抽搐著,家長看了都心疼。這時候,適當給寶寶餵一點水或者讓寶寶再吸一點母乳(母乳70%的成分是水),都能幫助寶寶緩解打嗝的難受。有時候,小寶寶忍不住哭一下,打嗝的症狀也會緩解。


了解了小寶寶為什麼容易打嗝,接下來我們就跟大家來科普一下拍嗝的3個科學方法

(1)最常用的姿勢——坐直拍嗝。讓寶寶坐在你的大腿上,身體前傾,家長扶著寶寶肩膀,用另一隻手輕拍或撫摸寶寶的背部;

(2)最容易姿勢——放在肩頭拍嗝。把寶寶放在家長肩頭,用同一側的胳膊托住寶寶的屁股,用另一隻手輕拍或撫摸寶寶的背部;

(3)最舒服姿勢——臉朝下趴在家長大腿上拍嗝。把寶寶的臉朝下放在你的大腿上,用一隻手抓牢他,另一隻手輕拍或撫摸寶寶的背部。


在拍嗝的過程中,家長很容易犯如下4個錯誤,大家快看看是不是躺槍了。

錯誤一、寶寶吃奶睡著後不拍嗝

出於對寶寶的疼愛,家長們都有這樣的顧慮,怕睡著後拍嗝會把寶寶弄醒。但你可知道,如果寶寶睡著後發生吐奶或嗆奶,是非常危險的。兩者比較取其輕者,還是拍嗝好一些。

錯誤二、拍嗝的力度過大

有的家長是急性子,拍了一會兒見寶寶嗝還沒打出,就不自覺得地加大力度。但是小寶寶可是承受不起的,小寶寶很多器官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拍打力度過大會傷害到寶寶。家長們在拍嗝時要試著觀察寶寶,如果寶寶表現出難受的樣子,就要適當減輕力度。

錯誤三、拍嗝時間過長

有些時候,小寶寶是拍不出嗝的。就算你拍嗝半小時,也是一樣。一般家長拍嗝的時間應控制在3-5分鐘之間,不要因為拍不出嗝就一直拍嗝,以免引起寶寶不適。

錯誤四、餵完奶後才能拍嗝

正確的拍嗝時間,餵奶過程中或餵奶後皆可。在餵奶的過程中利用自然中斷時刻拍嗝,比如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寶寶寶寶放開奶嘴或換吸另一隻乳房時進行拍嗝,可以減慢寶寶吞咽的速度,減少吸入的空氣。但需注意的是,餵完奶後也要再次拍嗝,將剩餘空氣排出。

小編碎碎念

雖然拍嗝很累,但一般來說只要堅持到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不需要給寶寶拍嗝了。這時候,寶寶不僅消化系統會發育更加完善,並且這個時候的小寶寶已經會坐,即便吃奶的時候喝到空氣,也能夠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氣體。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寶寶趕緊快快長大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