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博大精深之奧妙:如何小動作發大力?

國乒好運 發佈 2020-03-28T07:54:58+00:00

桌球運動所有的技術都可以小動作發大力,都可以通過小動作發大力快速還原銜接下一板來繼續小動作發大力製造威脅,從理論上說,任何運動員運用任何技術都可以小動作發大力,但是這也是理論上的概念,桌球運動的博大精深和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變化,就在於讓人無可意想得到的千變萬化,當一個球員通過

國乒迷粉在今日頭條集結,關注作者,您將成為國乒八千萬迷粉中的一員

桌球之博大精深如果用美學來解釋,那就是力之美,弧線之美,速度之美和變化之美!

桌球之博大精深如果用物理學來解析,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轉、落點、節奏和變化的世界上最為複雜的物體運動!

桌球之博大精深如果用玄學來研究,如何小動作發大力是最為高深的玄妙!



當今桌球運動能夠運用的技術幾乎都被人類挖掘出來,擰、拉、挑、打、撕、削、搓、切、剌、撇、彈、攻、扣、捂、摁、掃、吸、貼、推擠、橫打、橫拉等等技術已經被當今世界頂尖、頂級高手所廣泛採用,有些技術甚至經過千錘百鍊成為當今世界頂尖、頂級高手的絕招,成為他們縱橫江湖、馳騁乒壇的秘密武器!

但是歸結這些技術,具體到球員的運用其威力卻是不同的,特別是單項技術的之間的銜接有的球員做的極為自然、流暢,而有的球員卻是差距非常大,這裡面涉及到盯球、預判、還原、步法、身法和手法之高深理念,又涉及到桌球博大精深之最為根本,那就是小動作發大力!

小球時代大動作發大力足可以一板致命,足可以一錘定音,足可以一板得分,可是桌球球體增大之後,隨著同樣的力量速度變慢、旋轉變弱和威脅變小,大動作發大力已經不足以制敵於死地,原來不被重視的小動作發大力成為了取勝的關鍵,越來越被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專業高手所重視!

小動作發大力,小動作發大力的同時變線變落點,小動作發大力的同時變節奏成為太多頂尖、頂級高手所苦苦追尋的制勝武器!

那麼如何小動作發大力呢?

其實這樣的問題看似玄妙,看似高深,其實只要是稍加思考,抓住問題的關鍵,這樣的問題並不是個太難太大的問題,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頂尖、頂級高手在運用上述所述任何技術時都有過小動作發大力的驚艷和驚詫,只不過太多的球員對於那稍縱即逝的靈感未加總結和捕捉,未能把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所出現的小動作發大力的驚奇升華到理念的概念,進而推廣運用到各項技術中去!

桌球運動所有的技術都可以小動作發大力,都可以通過小動作發大力快速還原銜接下一板來繼續小動作發大力製造威脅,從理論上說,任何運動員運用任何技術都可以小動作發大力,但是這也是理論上的概念,桌球運動的博大精深和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變化,就在於讓人無可意想得到的千變萬化,當一個球員通過運用技術小動作發大力已經製造出機會,比如對手回球質量不高,比如出現半高球,這個時候完全不必要再拘泥於小動作發大力,大動作發大力一板扣死對手就行了!

雖然無須板板小動作發大力,但是在比賽的過程中小動作發大力卻是製造機會的前提和關鍵,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球員想成為頂尖、頂級高手必須會小動作發大力,當一個球員只會大動作發大力,當他遇到會小動作發大力的高手時,一定會打的非常被動,如果兩位球員的實力水平相差不多,那麼最終占據主動取得勝利的一定是會小動作發大力的高手!

說了那麼多,到底如何小動作發大力呢?



還是舉例子說明可能更為清楚一些,近二十年來,在作者看來一共出現了三位小動作發大力的頂級高手,那就是與老瓦同時代的佩爾森,當今世界男子乒壇戰勝馬龍、許昕的皮切福德和當今世界女子乒壇已經高居世界排名第二的伊藤美誠,佩爾森的小動作發大力主要體現在他的正手攻球和拉球上,相比較當時或者現在太多的男子頂尖頂級高手,佩爾森的正手拉球、攻球的動作明顯要小了太多,但是他的拉球和攻球的威力和威脅卻絲毫不亞於任何大動作發大力攻球和拉球的頂級高手!

這裡面的奧秘和奧妙就在於佩爾森只是掐頭去尾選取了攻球、拉球中間段的那一精華部分,同時力從腳生,佩爾森的身體各個部位形成了合力,加之手腕運用的好,這才有了佩爾森拉球、攻球的小動作發大力!

皮切福德雖然綜合實力與國乒的頂尖頂級高手相比較差了很遠,但是皮切福德就依靠反手小動作發大力,特別是擰拉和挑打中的小動作發大力先後戰勝馬龍和許昕,仔細觀看皮切福德的反手拉球和擰球以及正手挑打發力過程,與佩爾森拉球攻球小動作發大力異曲同工之妙也在於在運用技術時把擊球的過程掐頭去尾,只選取了中間最為關鍵的部分,皮切福德的反手擰球引拍相比較太多的球員根本就沒有那麼誇張,只是手腕稍稍內曲,把板形調整到能夠擰起球的角度,在擊球的過程中只是通過身體重心的帶動,小臂手腕跟隨身體重心快速摩擦來球就完成了擊球的動作!



動作雖然小,但是球拍與球接觸的一瞬間速度並不慢,力量並不小,加之身體重心的帶動有變線有變落點,您說這樣的擰球是不是威脅更大?您說這樣的擰球是不是特別宜於還原,特別利於銜接下一板?

皮切福德的正手挑打更是一絕,馬龍號稱天下第一擺,許昕和樊振東的擺球技術也絕對是當今世界桌球運動的絕活,可是只要是擺到皮切福德的正手位,皮切福德幾乎都可以自如運用挑打技術,而皮切福德的挑打更令人叫絕的是,他在挑打時幾乎是大臂、小臂和手腕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動作,只是擺好板形,用身體重心往前上一帶,球已經是呼嘯而過!

隨心所欲的挑打對手的正手位和反手位大角度,您說這樣的小動作發大力是不是特別的讓人恐怖?

伊藤美誠的得分的絕招就是反手生膠彈打和正手暴拍,而細分這兩項技術的發力過程,無論是反手生膠暴彈還是正手暴拍幾乎都不怎麼引拍,擊球的距離非常短,力從腳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形成合力,反手生膠暴彈就是身體力量的集中由後往前的瞬間爆發,而伊藤美誠的正手暴拍就是板形由後仰到前傾的瞬間爆發過程,無論是反手暴彈,還是正手暴拍擊球的距離都不會超過一尺!



而這樣的小動作發大力帶來的就是連珠炮式的連續暴彈和暴拍,這樣的威力足可以把對手衝擊的七零八落!

當然,上述所說的三位球員小動作發大力也只是局限於少數的技術運用,上述已經講過,任何技術均可以小動作發大力,比如常見的搓球,常見的擺球,小動作發大力的要點就是掐頭去尾,只保留擊球一瞬間的精華部分,而要做到這一點,用心體會,大運動量訓練是關鍵!

國乒球員都有足夠的打球厚實度,都有紮實的基本功,對於小動作發大力有先天性優勢,需要做的就是重視小動作發大力的研究,注意小動作發大力的訓練,注重小動作發大力在比賽過程中的運用!

關注作者,國乒好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