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贏了,MUJI輸了

第二自然 發佈 2019-12-30T19:53:18+00:00

無印良品的中日商標,經過數年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日本80年代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經濟環境都非常的低迷,在當時日本也面臨著能源的危機,所以日本至始至終都非常倡導簡約,環保社會風氣,從那時起,消費者在進行消費體驗時,不僅追求商品的品質和物超所值,更是看重品牌的理念和品牌路線。

近日,「無印良品」商標案終審宣判,日方敗訴,今天來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這個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

無印良品的中日商標,經過數年之爭,終於落下了帷幕。日方MUJI敗訴。北京市高級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且判賠62萬。

總的來說就是MUJI因為在床單上印了無印良品而被告侵權,最終輸了官司,不僅要在官網發道歉聲明還要賠償中國無印良品62萬餘元的賠償金。

其實對於國產的「無印良品」和日產的「MUJI」,很多人都是傻傻分不清楚的,甚至有的人會誤以為這兩家是同一個品牌。聽到這裡,是不是有的小夥伴有點懵?沒關係,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場長達20年之久的商標爭奪戰。

MUJI於1999年在中國註冊了無印良品,但是唯獨留下24類沒有註冊,也正因如此給了「新」無印良品機會,雖然MUJI這十幾年來一直小心謹慎,但是2014年的失誤,仍舊導致了糾紛再起。

這個時候大家會好奇了,已經敗訴的MUJI還能使用「無印良品」的商標嗎?當然可以!因為MUJI只是涉及床單、被罩、毛巾之類的24類沒有註冊而已,而其他1-45類都早已先行註冊了,所以並不會出現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無印良品創始於日本,品牌的本意:「沒有商標與優質」

日版的無印良品沒有特別醒目的LOGO,但是它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產品包裝的設計,無一不在詮釋著自己的品牌LOGO和品牌理念。如今,無印良品所倡導的極簡風格和環保理念,也在人們的心裡紮下了根,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日本80年代的時候,整個社會的經濟環境都非常的低迷,在當時日本也面臨著能源的危機,所以日本至始至終都非常倡導簡約,環保社會風氣,從那時起,消費者在進行消費體驗時,不僅追求商品的品質和物超所值,更是看重品牌的理念和品牌路線。也是從那個年代開始,「無品牌」概念在日本誕生了。

在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並開始向市場推出第一批沒有明顯品牌LOGO的產品時,消費者覺得非常新穎,被這個獨特的理念所深深吸引了。這些產品包裝設計也非常的一致,它們的包裝不僅簡潔而且商品性價比非常高,所使用的口號也是「物超所值」。

極簡的商品和裝修風格可以說是無印良品的最大特點之一。在所有的無印良品的商品包裝上面,消費者幾乎找不到關於品牌的LOGO。在省去了這些不必要的設計和包裝成本以後,無印良品的商品只剩下了便捷的素材和商品本身。

當你進入到無印良品的專賣店裡,滿目琳琅的商品整齊的排放在貨架上面,除了紅色的「MUJI」方框,你幾乎看不到任何鮮艷的顏色,大多數基調都是白色、米色、藍色或黑色。

在商品開發中,無印良品對設計、原材料、價格都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例如服裝類要嚴格遵守無花紋、格紋、條紋等設計原則,顏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間、褐色、藍色等,無論當年的流行色多麼受歡迎,也決不超出設計原則去開發商品。

今天的無印良品產品種類已達到6000種左右,國際著名的財經雜誌《福布斯》也曾經將它評為全球最佳中型企業。

有人認為,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代表著一種生活的態度。它不追隨流行,它始終以實惠的價格還原商品價值與本質,並在看似毫無品牌標誌的設計中,將產品的包裝設計升華至了文化的層面。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微信關注公眾號「第二自然」
登錄【第二自然】官網,關注設計師品牌與創業,瀏覽設計精品→http://www.d2ziran.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