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洲靖響林:甘願在荒山傳承非遺手藝熬制「兒時紅糖的味道」

楚地鳳鳴 發佈 2019-12-29T05:13:03+00:00

長江網記者 胡毅 余康庭 武漢新洲報導 「工業紅糖的表面有結晶體,說明裡面是有添加物的。你們看古法紅糖就沒有結晶體,用熱水沖泡,先產生大量的氣泡而後慢慢溶化,隨之淡淡的甘蔗清香撲面而來。


長江網記者 胡毅 余康庭 武漢新洲報導


「工業紅糖的表面有結晶體,說明裡面是有添加物的。你們看古法紅糖就沒有結晶體,用熱水沖泡,先產生大量的氣泡而後慢慢溶化,隨之淡淡的甘蔗清香撲面而來。」12月24日,在漢口發展大道點溪園古法紅糖的門店裡,掌柜靖響林向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普及古法紅糖的鑑別方法。

  放棄安穩生活 要喚醒兒時味道


  9口連環鍋熬制古法紅糖現場 記者郭良朔 攝

  「小時候,坐在床邊,看著爺爺把甘蔗汁倒進廚房的大鍋里,用鏟子打著圈,熱氣蒸騰,空氣里全是紅糖香味兒。」回憶兒時家裡人熬糖的場景,靖響林笑裡帶著甜,「眼巴巴地看著大人們熬糖,心裡盼著快點快點,想趕緊吃到嘴裡。」

  今年41歲的靖響林,1997年從學校護理專業畢業後,先後在市內的醫院、藥房工作,生活在外人眼裡既安穩又舒適。

  2016年初,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幹部找到靖響林夫妻,希望生活富裕的他們,也能回鄉看看。「說實話,先開始是拒絕的。」靖響林說,「理由很多,也很充分,丈夫的公司運轉得很好,我這邊的工作駕輕就熟,加上小孩剛滿周歲,需要人照顧。」

  村幹部一再遊說,「村民收入不高,貧困戶的日子過得更是緊巴巴,回家為村裡做點事情吧!」這句話讓靖響林動搖了,「自己和家人從小就受到鄉親們不少照顧,人不能忘本。不能自己過得好就完事了,要幫助更多人。」

  下定決心,也和丈夫達成了共識,他們商量,決定就做古法紅糖。因為新洲地區一直都有熬制古法紅糖的傳統,和機制紅糖相比,古法紅糖營養價值更高,零添加更適合養生。

  選准方向,夫妻倆拿出家裡全部積蓄,開始了返鄉創業之路。

  紅糖生產老工藝 成了現代產業發展「活招牌」

  坡地上,白牆黛瓦飛檐馬頭牆,幢幢徽派建築成群,宛如一個小鎮,站在「小鎮」往下看,成片的甘蔗林。這是點溪園古法紅糖產業園的所在地,而在3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坡地。

  2016年,靖響林剛回鄉時,她承包了225畝的土地,可毛家沖村大多都是山地地勢,承包的土地當中有許多荒山,建紅糖產業園和種甘蔗都有一定難度。「自然條件的劣勢可以想辦法解決,最大的難題是一開始大家都對古法手工紅糖的不認可。」靖響林說,許多村民剛開始認為古法手工製糖和現代工業化糖廠的批量生產相比,產量太小,價格沒有優勢,會有市場前景嗎?

  為了做好「古法紅糖」項目,靖響林開始四處考察學習,看市場、尋訪紅糖老手藝人,發現自己的想法並沒有偏頗,便把市場上消費者追求原生態、綠色的養生理念講給村民們聽。

  「用我們古法熬制出來的紅糖,產量遠不及工業製糖,但經柴火細熬後,可有效保留原生甘蔗的營養,對於喜好養生的人來說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聽著靖響林的分析,慢慢地,村民們開始理解了她的古法製糖理念,許多村民主動找上門來,要給靖響林幫忙熬制紅糖,還主動宣傳起了「古法紅糖」傳統手工藝。

  金秋時節,甘蔗成熟了,開啟熬糖模式,靖響林便把從收割甘蔗到用傳統手工藝熬製成紅糖的照片和視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大家都很好奇「古法紅糖」的工藝流程,期待著她的「古法紅糖」誕生。

  「『古法紅糖』熬制工藝非常嚴格,將當天收割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汁液去除泥土、細菌、纖維等雜質,利用9口連環鍋以小火熬煮,歷經『五榨三濾兩浮一沉』工序,約數個小時後,才可將紅糖舀入模子,冷卻成型。」靖響林介紹,「古法紅糖」所花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都很高,但其品質味道和養生功效是工業化生產出的紅糖所不能比擬的。

  2016年年底,第一批生產出的點溪園「古法紅糖」面世,受到了大家的「熱捧」,不到一周時間,便被一搶而空。在圍繞紅糖研發新產品的同時,靖響林還請來點心師傅,用紅糖研製出紅糖麻花等小零食,這些新產品一上線就受到年輕顧客的歡迎。

  2018年,點溪園「古法紅糖」成功賣進了65家中百倉儲、375家中百便民超市。

  玩轉「網際網路+」模式 帶火鄉村文旅致富路

  6點起床,想想當天該做的事情,該布置的工作,安頓好孩子,就往來於門店與產業園,對接各項銷售工作。而今的靖響林,儼然已經適應了「母親」與「女強人」兩種角色的自由切換。

  「相比最初的遲疑猶豫,現在已經全情投入到古法紅糖中。」她說,「眼下最想做的,是拓寬銷售渠道。紅糖再香,也怕巷子深。每年我們的紅糖產值是300萬,但僅僅依靠線下銷售,還是會有一些庫存賣不完的問題。」

  如何讓「古法紅糖」減少庫存,在網上同樣也賣得更「俏皮」,這成了靖響林常常思考的問題。為了讓紅糖的甜香飄出「山溝」,她在產品包裝、物流、網絡推廣上下功夫。

 2018年,點溪園古法紅糖全面鋪開線上銷售網絡,靖響林開始建立「點溪園古法紅糖」公眾號並設微商城,開通淘寶網官方旗艦店、京東武漢館等電商平台,形成了完備的網上銷售體系。如今,坐在點溪園園區的電腦前,輕點滑鼠,靖響林就能將紅糖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的市場。

  近些年,點溪園古法紅糖幫扶貧困戶21戶。從甘蔗種植、田間管理、收割一直到紅糖生產出來,務工的村民每人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在這個曾經貧窮的地方,讓大家也看到了無限希望,人們有工可做,有地可種。

  與此同時,點溪園古法紅糖產業園還成了市民遊客體驗「紅糖文化」的網紅打卡地。今年「十一」黃金周,產業園裡13間客房被預訂一空,遊客們一邊砍甘蔗、熬紅糖,欣賞毛家沖村田園風光的同時,還能購買到新鮮的農產品。

  「把紅糖製作與鄉村休閒觀光游相結合,將網際網路+農業加工+休閒觀光+紅糖產品相結合。未來,我計劃著在毛家沖村重現古時熬糖場景,宣傳紅糖文化,開發梨子、楊梅、櫻桃採摘等互動項目,把點溪園打造成集生產、觀光、休閒、旅遊,吃、住、玩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產業,帶動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談起對未來事業的憧憬,靖響林信心滿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