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博物院藏紅山玉器欣賞:孟和套格套分享

樂藝會 發佈 2019-12-29T06:55:10+00:00

內蒙古博物院藏紅山玉器欣賞孟和套格套分享孟和套格套簡介:現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從事內蒙古地區民族民俗文化遺產展覽與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士、內蒙古大學碩士、並修完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課程。曾訪學蒙古國立博物館、日本學藝大學、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以及日本立正大學等地。


內蒙古博物院藏紅山玉器欣賞

孟和套格套分享

孟和套格套簡介:現在內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從事內蒙古地區民族民俗文化遺產展覽與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士、內蒙古大學碩士、並修完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課程。曾訪學蒙古國立博物館、日本學藝大學、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以及日本立正大學等地。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集中於五、六千年前的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布在東北西部,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 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


其中牛河梁遺址聞名世界,位於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凌源市境內。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1981年發現,1983年開始發掘,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第十六地點的發掘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04年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重點大遺址。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2年與赤峰市紅山後遺址、魏家窩鋪遺址一起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等遺址和珍貴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牛河梁遺址,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都產生重大影響。




內蒙古的博物院陳列有紅山文化玉器多件。以下選取其中部分展品分享給廣大愛好者。

















玉箍形器
























勾雲形玉器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歡迎轉載

謝絕不經同意擅自拷貝圖文至自己公微號發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