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東: 學書法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

翰墨書道 發佈 2020-01-30T03:48:55+00:00

李遠東,1964年8月生,廣東茂名人,現任廣東書法院院長,國家高級美術師,第九屆全國文代會代表,第四屆中國書協評審委員,兼任中國書協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省書協副主席、廣東省僑青委副主任。


李遠東,1964年8月生,廣東茂名人,現任廣東書法院院長,國家高級美術師,第九屆全國文代會代表,第四屆中國書協評審委員,兼任中國書協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省書協副主席、廣東省僑青委副主任。



書法作品獲全國第一屆行草書大展二等獎,全國第六屆中青展獲獎;入展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書法展,第六、七、八屆全國中青展,「當代書壇名家系統工程·全國五百家書法精品展」,「當代中國行書名家作品展」,第二屆「翁同龢獎」書法作品展;受邀參加「全國第三屆書法批評家提名展」、全國行草十家系列展、「墨彩弘道」——廣東省政協委員八人書畫作品展、全國行書名家提名展等,並多次擔任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展賽評審工作。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有《書畫同源新論——書法和繪畫的關係》、《論書法創作與興會》等學術論文。

李遠東善大草榜書,氣勢驚人,有王覺斯、于右任意蘊。點畫雅稚,結字簡約,秀勁與雄奇並冶於一爐。又涉漢魏,取意而不取形,章法獨具匠心,諧調而不乖張。



(圖為李遠東書法)

李遠東: 學書法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

在思想觀念上,首先學書法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通過對書法史、書法美學、技法等的學習和認知,加強對傳統的認識,改變慣常的書寫陋習及審美誤區,構建一套新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審美體系。其次要有求變的觀念。很多書法家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固守自我,不願接受新的理論觀點,不學習新知識。我們要有「窮」的意識,「窮則思變,變則通」。

如何從臨摹過渡到創作呢?以魏碑為例,我以為,應該注重對當代魏碑大家的技法運用以及對結字、體勢、空間等的處理方法的強化學習,而並非去臨摹他們的字。在這個過程,始終以辨證思維去尋根問底,採用對比法學習。對比有多種,自己的與原碑帖、與老師等的對比,「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樣也就加深對碑帖的印象,為日後過渡到創作積累了豐富的表現素材和手法,同時對我們創作理念、實踐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名家集評】

>張桂光:李遠東將王楚材處學得的跌宕空靈草法、康體的雄渾大度與孫伯翔處學得的奇崛兀立、方勁沉雄碑法融入自己奔放的性格與酒韻豪情形成的淋漓墨法,確有一種渾厚雄健中見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又不失法度的韻律效果。李遠東這種善於思索、善於攝取、善於協調的能力,使他的創作不斷精進,具備了較好的品位和強烈的風格探索指向。

>胡傳海:李遠東是以詩酒精神、碑學面貌、鐵筆豪情縱橫書壇的,一掃書壇靡弱之習。觀賞其作品,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圖為李遠東書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