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欲遮難遮的風情——古代女子的內衣

遇見東方 發佈 2020-03-04T18:18:41+00:00

清·呂彤《蕉蔭讀書圖》和其他服飾相比,中國古代典籍對內衣的記述不多,這使得人們往往難以將視線穿透重重厚服,直達那薄薄的遮蔽之物,今人唯有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爬羅剔抉,才能略微領略古代內衣的風情:凸顯身材的訶子,欲掩還展的抹胸,還有那精心剪裁的肚兜…



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

內衣不僅發揮著蔽體保暖的服飾作用,

還承載了綿長的華夏文明,

記錄了古老而又神秘的東方文化。



和其他服飾相比,

中國古代典籍對內衣的記述不多,

這使得人們往往難以將視線穿透重重厚服,

直達那薄薄的遮蔽之物,

今人唯有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爬羅剔抉,

才能略微領略古代內衣的風情:

凸顯身材的訶子,欲掩還展的抹胸,

還有那精心剪裁的肚兜……


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以下所訴的內衣歷史線索是從漢朝開始的。


漢代——抱腹



漢代的內衣叫「抱腹」或「心衣」。漢劉熙《釋名·釋衣服》中有記載: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心衣」的基礎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細帶子而用「鉤肩」及「襠」就成為「心衣」,兩者的共同點是背部袒露無後片。


魏晉(十六國)——兩當



「兩當」與「抱腹」、「心衣」的區別在於它有後片,既可當胸又可當背。材質多為手感厚實、色彩豐富的織錦,雙層,內有襯棉。「兩當」最初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後傳入中原,屬異族文化。


唐代——訶子



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



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



「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保證胸部達到挺立的效果。




宋代——抹胸



「抹胸」穿著後「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個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稱「抹肚」,用紐扣或帶子繫結。平常人家多用棉製品,俗稱土布,貴族人家用絲質品並在其上繡以花卉。單的夾的,形式不一。


元代——合歡襟



「合歡襟」,聽這名字,就能想像是作為遮蔽隱私處所穿衣物。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合歡襟的面料用織錦的居多,圖案為四方連續。


明代——主腰



「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是從抹胸發展出來的一種內衣。主腰由後往前穿,在正前方分開以扣子固定。



扣子也很多樣,比如明代多見子母扣,也有粒式扣,到後來還有布鈕扣。這樣的抹胸,尤其在夏日,襯著外面單薄的紗衣,有一種朦朧的性感。

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繫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可見明代女子已深諳凸顯身材之道。


清代——肚兜



肚兜在中國古代作為女性的內衣,是在清代之後逐漸普及的。《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寫寶釵來至寶玉房中,看見襲人在做針線,原來是白綾紅里的肚兜,上面扎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



清代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鍊,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



肚兜的圖案樣式以刺繡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於它包括縫、繡、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於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



婦女只為情人、丈夫或兒子繡肚兜,她們自用的肚兜一般只以純色(多為紅色)布料做成,略加花邊裝飾而已;繡給情人的肚兜多以戲曲、神話、傳說中之愛情故事為題材以示意;為兒童繡的則以虎、虎吃五毒、蓮(連)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年畫上面穿著肚兜抱著魚的大胖娃娃,相信大家都有印象。













近代——小馬甲


到了中國近代,女性開始注重身體曲線的變化,於是便產生了形制較窄的「小馬甲」。通常用對襟,襟上施數粒紐扣,穿時將胸腰裹緊。



古代女子內衣,

那一抹風情,讓人感覺回味悠長。

它不同於那些的潮裝、異裝,

不一定需要費多少剪裁的工夫,

但是,往往是這樣簡單的東西,

把女性的柔美,性感等特質

以一種合適的方式展示著,

香遠益清,獨具風味,

是民族特色的代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