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生就是一本書,一本厚重,讓人不忍翻閱的悲壯「詩史」!

每天讀詩詞 發佈 2020-04-03T20:40:17+00:00

他用粗糙乾枯、 滿是溝壑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我,仿佛在撫摸著自己的年幼的兒子,又像在撫摸著跟隨著自己一生坎坷流離,飽經風霜的髮妻。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大家好,我是1300年前的一本書,我已經跟隨了我主人一生,也終將隨著主人沉入水底。你或許會問,我的主人是誰呢?不如我給你們講一下我主人的故事吧。

在一個晴朗的春日裡,我、主人還有酒杯兄,三個老夥計一起回憶著我們相伴的一生。


今天,我追隨了一生的羸弱不堪的老人,一隻手擁著我,一隻手執著酒杯兄,艱難地上了城樓。他走得很慢,每走一步都要喘很久很久。 雖然他只有五十幾歲,但用步履蹣跚來形容他,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以人類的壽命來看,他才半百之年,只不過他一生坎坷流離,憂心天下,卻又無能為力,滿腔憤懣無從訴說,滿腔熱血無法釋放,便更顯得蒼老、虛弱。


他怔怔的看著遠處的風景,良久良久,嘆息一聲,低頭對我說:「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風景著實不算好。我隨他的目光而望去,只見得遠方寒風呼嘯,風聲中還夾雜著遠處山林里猿猴的哀嚎,聲音悽厲入骨,讓人如墜冰窟。遠方的湖水中有處小沙洲,沙丘很乾凈,水邊的沙子也很潔白,鳥兒悄悄從這裡起落往來。秋風吹過,無數的葉子簌簌落下,任憑樹木苦苦挽留,終不肯多留片刻。無窮無盡的江水滾滾而來,仿佛要將一切都吞沒似的。

在風中,我突然想到,眼前的景色,多麼像他的一生啊!

一、年少意氣,輕馬貂裘少年郎

他本是漢唐幾百年來的名門望族之後,從小就受詩書氣的薰陶,詩的種子從小便在心底萌發。少年的他是多麼恣意瀟洒,平時寫就的詩篇就引得社會名流爭相拜訪。二十歲弱冠之年,他洛陽一試落第,便跟隨父親來到齊魯大地,在這裡他鮮衣怒馬,漫遊各類古蹟山川,還記得那首《望岳》嗎?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輕馬貂裘少年郎,那時候我經常跟著他,我們也曾登山遠望,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這豪壯的文字背後是一位青年對自己和國家未來的非凡抱負!


二、一次相遇,三次回眸,卻光耀千年

數年後,他32歲,年少意氣已經被歲月沖淡,與之而來的是而立之年的沉穩和對仕途追求的渴望。這一年我們一起來到僅次於長安繁華的神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了敬仰已久的詩仙李太白。那時候李白剛在翰林之位上被玄宗賜金放還,兩位詩壇巨擘在洛陽就此相遇,繼而碰撞出光耀中國文壇千年的火花。但在那個時候,兩人11歲之差,我主人尚未成名,李白卻已是名揚天下,特別是在長安擔任翰林期間,李白成為了玄宗的御用文人,每每宮內宴飲、遊園必喊李白同行作詩。此次洛陽一遇,李杜第一次見面,開啟了一段樂為人道的詩壇佳話。之後他們又相約河南會面,同行的還有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一年後他們在山東第三次見面,此後便天涯路遠,再無相聚的機會。

洛陽一遇,竟成千古佳話,在日後,對李白的思念也成了他詩裡面的主要內容之一,比如這首: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三、長安困十年,流落西北間

四處悠遊的時光總是很如流水飛快,轉眼他開始了追逐仕途的坎坷之路。35歲的他不論在才學還是在人生閱歷都足以學富五車了,滿懷著報國的憧憬,他來到了長安,準備科舉考試。可這時的長安已經在繁華中危機四伏,朝野上下都被大奸臣李林甫把持。李林甫何人?如果歷史中有奸臣的排行榜,李林甫絕對可以進前五。他對玄宗溜須拍馬,排擠掉當時文壇盟主、著名賢相張九齡,此後更是主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歷史鬧劇。所謂「野無遺賢」就是他怕民間文人痛恨自己奸臣之為,阻礙他們科舉、舉薦入仕,反而向玄宗舉薦達官貴人的後代,結果這些官二代沒有一個通過考試,李林甫便向玄宗「賀喜」道「民間再無才子了」。

而我主人就是這場鬧劇的受害者。


科舉無門,他便開始走另一條入仕之路:拜謁權貴。在唐朝的選拔「公務員」有很多路徑,科舉是最常見,也是最公正的,還有一條路便是把自己才華展示給權貴,以求舉薦。比如唐朝節度使可以自主招收幕僚。就這樣我陪著主人困守長安十年!此期間他也曾獲「河西尉」「兵曹參軍」等最基層的小官職,困守的十年,他生活無依,此間在老家的小兒子都被活活餓死,那時候他把無數滴淚水灑向我的軀體,我卻無法幫助他什麼。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玄宗被自己的乾兒子安祿山端了老巢,狼狽跑到了四川,相繼,太子李亨在寧夏繼位,主人感於國難,立即奔赴靈武,可惜路上被叛軍所俘,幸好最後得以逃脫,來到肅宗身邊。肅宗被此舉感動,授予他左拾遺之位,這一年,他45歲,終於以為有了機會能夠圓了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夢想,可不久他便因為上書營救別人被貶謫到一個小縣城。

此後他輾轉陝西、甘肅,一路上叛軍作亂、自然災害不斷,天災人禍中,他目睹了其中流離失所的百姓,他的憂鬱深沉的詩風大概形成與此,「三吏三別」的史詩級作品,也是在期間寫就


四、蜀地數年寄籬下,草堂千載餘韻傳

機緣巧合,他便輾轉來到了四川,這裡山清水秀,遠離戰亂,他開始了短暫的田園生活,一間草堂,幾畝薄田,還有鄰家桃花滿溪,日子總算安穩。期間也他曾做過四川將領嚴武的參謀,「杜工部」的名號便由此而來。已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寄人籬下,弱妻幼子,有時候連一頓像樣的飽飯都吃不上,感於自己處境,他曾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幸虧期間有好友高適的幫扶,雖然貧苦,但比困守長安的十年好多了。身在蜀地大後方,他仍關心這山外面的中原大地,52歲那年,他聽聞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結束,如同打了雞血,詩興大發,寫下千古名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此時的他多渴望能立即回到長安和洛陽,果然不久之後他便順著長江,經過夔州(今重慶奉節,七言之冠的《登高》就在夔州暫住時所寫),來到了江漢大地。


五、江南流落度晚年,魂落湘水尋屈原

冬日裡,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上,長江穿越三峽的高山,突然變得廣闊起來,淼淼萬里的水波,連接著八百里洞庭,這裡是歷代文人墨客所神往的心靈歸途。漂泊了一生的主人,此刻已是左耳失聰,肺疾纏身,無一功名,無一依靠,家鄉更在萬水千山之遠的北方。身心俱倦,老病孤苦中,他不知道有多吃力地登上了岳陽樓,樓閣之上,他憑欄俯瞰這洞庭萬里餘波,乾坤浮沉中,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一生。隨手寫下《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家與國,個人與江山,都融入了這首詩裡面,浩渺煙波中,他比那沉浮不定的孤舟更為零落孤寂。

此刻他老病孤獨,身無分文,如何能北歸故里呢?只能告別洞庭,順湘江南下….

在這邊瀟湘水波中,他居無定所,從岳陽到長沙,再到衡陽,再復返長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長沙遇到了故友李龜年,感慨之餘寫下這首詩: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一次與故人相遇,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見他面露微笑了,嘴角、眼角的皺紋,把他微笑淺埋,或許這就是時光的痕跡吧。

那年的冬天,湘江潮水如往日浮沉蕩漾,記得那天霧很大,還下著連綿細雨。江水寒,北風緊,水霧瀰漫的江面上隱隱約約有一隻小船,搖搖欲墜,船上面幾隻水鳥哀鳴不已,那一刻還是來了。陣陣哀鳴中,他安靜地閉上了那充滿憐憫的眼睛,前一刻家鄉還在夢中浮現,下一刻已然魂歸故里。千年前的屈原也曾魂歸這片水域,或許這是冥冥之中他註定的歸宿吧。

主人離去,我也不想苟活,那一刻我能做的就是和他一起沉入水底,化作著萬頃煙波,護佑著他的靈魂。


五十多年來,我一直陪在身邊,卻什麼都做不了。我不過是一冊書,只不過是有了一點自己的思想,只不過是能聽懂他的話,懂他的無奈。我只能陪著他,什麼也做不了。甚至不能讓他知道我的存在。

他用粗糙乾枯、 滿是溝壑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我,仿佛在撫摸著自己的年幼的兒子,又像在撫摸著跟隨著自己一生坎坷流離,飽經風霜的髮妻。


​他用沙啞的聲音說道:「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而我能做的只是默默傾聽。

湘水日日夜夜潮來潮去,在那聲聲波濤聲中,你還能聽到他的心聲嗎?

原創聲明:文章為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各個平台,一經發現投訴到底,請尊重原創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