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只要看書就能明白?那你太小瞧王陽明了

知常容 發佈 2019-12-29T12:50:35+00:00

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的集大成者,被很多人推崇,認為他是二個半聖人中的一個。二個半聖人指孔子,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王陽明是浙江餘姚人,他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十七年的狀元。

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的集大成者,被很多人推崇,認為他是二個半聖人中的一個。二個半聖人指孔子,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

王陽明是浙江餘姚人,他父親王華是明憲宗成化十七年的狀元。出身書香之家的王陽明到5歲才能開口說話,15歲開始走訪祖國大好河山,訪客居庸、山海關,時闌出塞,縱觀山川形勝。他愛好兵書和射箭,明弘治十二年中進士,雖然沒有像他父親一樣高中狀元,但也屬於很厲害的一種。

大太監劉瑾掌權的時候,因為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案,王陽明初出茅廬居然想硬扛劉瑾,最終被下獄,幸好父親王華搭救,才撿回一條性命。苦頭是吃夠了,他本來身體不好,身有肺病,一個南方的公子哥在大冬天被關到北京的牢中,那種感覺真的是生不如死。

王陽明想過自殺,但最終熬過去了,他被發配到貴州龍場。

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明史.列傳·卷八十三》

當時的貴州龍場是個什麼樣子呢?

王陽明寫過一首《初至龍場無所止結草庵居之》的詩,記載當時的情況。

草庵不及肩,旅倦體方適。開棘自成籬,土階漫無級。

迎風亦蕭疏,漏雨易補緝。靈瀨響朝湍,深林凝暮色。

群僚環聚訊,語龐意頗質。鹿豕且同游,茲類猶人屬。

污樽映瓦豆,盡醉不知夕。緬懷黃唐化,略稱茅茨跡。

住的草庵沒有一人高,這樣的房子採光自然有問題,風能進,雨能進,周圍全是雜草。更關鍵的是當地人的話聽不懂。在這麼艱難的生活環境中,王陽明還是保持樂觀,污樽映瓦豆,盡醉不知夕,這就是一份心境和修為。

這是繼北京受難之後的又一次打擊,這一次打擊王陽明也熬過來了,而且對當地的發展作出貢獻。

時王守仁謫龍場驛丞,書擇州縣子弟,延守仁教之,士始知學。——《明史·列傳·卷八十五》

經歷這麼多磨難的王陽明開始蛻變,最終悟道,史稱「龍場悟道」。

隨著大太監劉瑾倒台,王陽明被重新啟用,平匪患,破寧王朱宸濠之造反等等,最終封爵新建伯。在他死後五十四年,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這也確立王陽明的「心學」的官方地位。

王陽明臨死之時說了這麼一句話:

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頃之而逝——《明儒學案·姚江學案·文成王陽明先生守仁》

時年五十七歲。

大家熟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都是先生的觀點。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知常容看到網上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有感而發,所以寫下。

網上有則新聞說有一個宣稱自己是以中華文化為源泉,以心靈建設為宗旨的培訓機構以捧讀王陽明心學為主要內容,強制要求學員分享心得,全程沒收手機的方式讓學員參加學習,已經有數萬名學員參加過。據稱有學員在學習後公開下跪懺悔,稱自己「連畜生都不如」,引髮網友熱議。

第一個問題來了,致良知是可以通過這種封閉式培訓獲得的嗎

我為什麼把王陽明一生經歷的苦難放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那就是告訴你,致良知不是通過培訓獲得,而是通過實踐獲得。王陽明是經歷幾次生死苦難最終悟得「致良知」。

如果你想付點錢,然後用點時間就能獲得「致良知」,那就太小瞧王陽明了,如果真的是那樣或許「心學」早就消失了。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浮躁的行為,與「致良知」就是背道而馳。

什麼是「致良知」?

關鍵要搞清楚"知"。

知是心之本體,這是王陽明給出的定義。

為什麼知是心的本體

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只是這個靈能不為私慾遮隔,充拓得盡,便完完是他本體。

這段話就不解釋了,展開講會讓文章過長,沒有多少朋友願意看長文章。

心和知的關係如下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有些朋友看完了之後就感覺暈了,但至少弄清楚「致良知」不是我們想當然的「致良知」。因為每一個概念的背後都有精確的定義。

那什麼是良知?

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

每一個人都有惻隱之心,如果你真的「致良知」功夫到家,怎麼會讓學習之人生出「連畜生都不如」的念頭呢?

王陽明說我們每一個人胸中都住著聖人,只是因為我們的私慾將這個遮蓋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讓私慾減少,讓胸中的聖人顯現。人如鏡子,私慾少一分,鏡子亮一分。當心如明鏡,則已經是聖人之鏡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致良知」,或者開始「致良知」,那自然就會生出下面的感覺。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於吾身者乎?

看到百姓受苦,就好比自己身上受苦一樣,因為天地萬物本為一體。如果真的都這樣想,前幾天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楊文醫生被患者家屬惡性傷害至死的悲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當自己孩子讀書不好也不會第一個反應就認為教師不負責,當教師管教批評孩子,也不會第一個反應就認為對孩子實施傷害了。

如果教師認真負責,醫生認真負責,家長學會體諒,患者選擇信任。教師與家長的關係,醫生與患者的關係就不會如此緊張,更不會發展到犯罪這種過激地步。

因為你「致良知」之後,你眼中看到的是別人的苦,而不是自己的得失。你的情緒怎麼會如此波動,當然更不可能偏激了。

但為什麼又常會出現種種令人不可思議之事呢?王陽明早已一針見血指出。

外假仁義之名,而內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實

怎麼才能夠達到「致良知」。

不是通過學習就可以搞定的,也不是通過所謂的「懺悔」就能搞定。你需要找到你的良知起點,然後以此為根,不斷澆灌方可長成大樹。

詳細就不展開,因為展開需要寫好幾篇文章,這些文章我都已經寫過,具體自己去查找,或者找相關的書籍看。

有一點需要強調,「致良知」不是知識,這是一種實踐,是一生的實踐,以為看本書,或看我寫的幾篇文章就能搞清,那顯然也太小瞧「致良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