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這四種「毛病」,家長別瞎管,這樣的娃長大更有出息

健身達人萱萱 發佈 2020-05-15T23:12:48+00:00

#育兒指南針#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更加聰明可愛,然而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會「惹怒」家長,但是其實這些你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比如下面這4種在家長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其實暗示了孩子的智商要更高,中了家長偷著樂吧。

#育兒指南針#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更加聰明可愛,然而孩子的一些行為,總是會「惹怒」家長,但是其實這些你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

比如下面這4種在家長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其實暗示了孩子的智商要更高,中了家長偷著樂吧。

1、喜歡亂寫亂畫

大多數的孩子長到1~3歲左右時就開始喜歡塗塗畫畫,沙發上、地上、牆上,讓父母頭疼不已。其實,這說明你家寶寶動手能力強,有著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同時亂塗亂畫也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需要,增強對色彩的認知能力和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家長們不用刻意去阻止,可以給寶寶提供一張大白紙,培養其興趣,不僅能提升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說不定將來還會成為一名藝術家呢。

2、指揮別人

這類孩子在群體裡面,有強烈的表現欲和領導力,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發號施令,可能在一些同伴眼中會顯得愛出風頭。

但是不可否認,這類孩子更具有主見,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都很強,長大很有當主角的潛質

只是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多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啟示表示感謝。

3、話癆

「話癆」寶寶常常讓父母頭疼不已,一天到晚說個不停,就像唐僧念經一樣。但這類小孩往往會更加聰明,天生的語言能力會較強,能保持較高的說話興致,思維能力也相對比較敏捷,將來在社會和工作中更加吃香。

因此,父母要有耐心多和孩子交流,教導他們分場合、人物說話,千萬不要阻止或打斷孩子,這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語言天賦。

4、好動

很多孩子坐在教室時總是忍不住要動來動去,想讓他們安靜下來聽好一節課,對老師和孩子都是一件有難度的事。

對待這種情況,家長要冷靜,認真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孩子自身生理因素,有多動傾向和多動症。這時家長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但是有的孩子好動就是因為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多外界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樣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強,求知慾強,容易被新食物或外界環境吸引。父母注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將來也不會差。

遇到這些品質就不要猶豫了,趕緊培養起來,孩子還小,還沒有足夠的分辨對錯的能力,如果他們有做的不對的時候,請父母們耐心的正確引導。

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的,孩子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習慣都和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老師,未來孩子會是什麼樣,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因此,要早點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習慣培養和表達自己的繪本,方便孩子學習。

給大家推薦一套我家孩子一直在看的《快樂小松鼠行為習慣養成》繪本。這套繪本共有10冊,繪本以小松鼠為主人公,講述小松鼠如何表達自己、不亂吃零食、保護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這套繪本由育兒專家編寫而成,圍繞孩子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展開編寫,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有很強的代入感,孩子可以感受到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很多朋友來我家的時候看完這套繪本,都讚不絕口,都決定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套。很多家長買完一段時間後,反響都很強烈:

孩子愛不釋手,看的很入迷,睡覺前都要翻一翻才肯睡覺;


孩子之前一直抱著手機不放手,現在孩子再也沒向我要過手機;


字體很清晰,紙張也不錯,不用時刻擔心孩子的健康;


插畫特別精美,孩子連動畫片都不看了,抱著繪本看的特別專注......

在孩子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當然,家長也可以讓孩子通過繪本中精美的插畫,直觀地感受圖畫要表達的故事。

在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可以當做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養成好習慣。

更驚喜的是,這套書一共10冊,現在活動價僅需59.9元!摺合下來,一本不到六塊錢,一瓶飲料的價格,就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太划算!

飲料喝完就沒了,而孩子從繪本中學到的知識,卻是可以用一輩子的,有遠見的寶爸寶媽們已經買給孩子看了,你還不快動動手指點點下面的連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