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明確信號,房價走勢已定?央媒給出回應,明年買不買房清楚了

樓事紀 發佈 2019-12-28T07:33:03+00:00

最近,一個朋友打電話諮詢,明年能不能買房的問題。他告訴筆者,早在2017就有買房打算,但是由於樓市調控的原因,買房計劃就從2017年推遲到2018年,然後又推遲到2019年。可是,觀望了一年又一年,最後發現,雖然房價不再大漲,但實質上也並沒有跌多少。

最近,一個朋友打電話諮詢,明年能不能買房的問題。他告訴筆者,早在2017就有買房打算,但是由於樓市調控的原因,買房計劃就從2017年推遲到2018年,然後又推遲到2019年。可是,觀望了一年又一年,最後發現,雖然房價不再大漲,但實質上也並沒有跌多少。如今眼看著2020年又快來了,家裡父母一直催著早買早省心,但自己心裡一直比較糾結,拿不定主意。

其實,表面上是糾結能不能買房,歸根結底還是糾結房價是漲是跌,不僅購房者糾結,業內人士也早就出現了分歧。比如,孫宏斌表示,本輪調控的嚴厲程度超出預期,短時間內並不會放鬆,大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相反,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儘管我們都希望經濟能夠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但事實上並不容易,因為房地產與銀行、家庭資產、土地財政等都密切相關,所以明年穩增長還是會需要依靠房地產。

顯而易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論自然不同。一般來說,影響房價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經濟環境,二是政策因素。根據央行報告稱,目前國民經濟運行整體平穩,但存在短期下行壓力。那麼,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否意味著樓市調控有可能放鬆呢?換言之,明年房價是反彈還是下跌?其實,經濟環境固然影響房價走向,但作為政策性市場,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政策。

一大消息襲來,房價走勢基本已定

日前,一大消息襲來!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對2020年的樓市進行了明確定調。除了延續2018年「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再次重申了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此外還有兩點非常值得大家格外留意和關注,預示2020年房價走勢基本已定。

一方面,對於「房住不炒」定位,此次強調要「長期堅持」。雖然只添加了兩個字,但透露的信號卻十分清晰,這意味著未來幾年的調控政策都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炒房行為會一直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此次會議上連續提了20次「穩」,向外界傳遞的調控決心和調控目標一目了然。其實,關於「穩」字,此前已被反覆提及,人民日報就曾發表評論文章,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會大起大落,保持平穩是大機率事件。

顯然,明年樓市穩字當頭,既要防止房價大漲,也要防止房價大跌,這說明房地產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經濟向高質量轉型和推動實體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把夜壺已經不能隨便提了。但是,話說回來,經歷了一二十年的牛市,房地產地位的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依然很大,經濟增長不一定要靠它,但是穩定還得靠它。

既然樓市穩字當頭,那2020年要不要買房?央媒回應,把「答案」說得很明白

12月25日,針對「明年能不能買房」的問題,經濟日報在《2020年還能不能買房?我們的答案是……》一文中給出明確回應,而且與住建部對樓市的定調相呼應:

房地產調控最重要的就是穩樓市,房價大起大落是不可能出現的。對於剛需來說,不管房地產市場怎麼調,都需要遵循「按需行動」的原則,不要特別挑選時機,只要資金具備就可以上車。對於投機炒房者來說,「房住不炒」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明年樓市調控的主基調,所以趁早打消炒房念頭。

顯而易見,與以往相比,這一次央媒把要不要買房的「答案」說得很明白,購房者心裡應該都有底兒了。

其實,根據住建部和央媒對樓市的表態看,不僅2020年的樓市穩字當頭,伴隨房住不炒成為長期定位,再加上住房租賃、房地產稅等長效措施的推進,未來幾年,平穩調整或是長期態勢,這意味著房價將逐步告別高歌猛進的階段,回歸理性狀態。

換句話說,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進入新的周期。對此,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認為,雖然房地產行業的周期仍然是存在的,但是持續時長會逐漸從短期3-4年過渡到中長期的8-10年,甚至超長期10年以上。

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應該都清楚了,接下來不管樓市調控怎麼變化,平穩大局基本已定,而這顯然也是利好所有人的選擇,尤其是對於剛需置業者來說,有經濟能力就買房,沒有就再等等,在平穩的樓市環境下,已經不用擔心房價過快上漲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經濟壓力,也不用擔心房價突然下跌給自己和家庭帶來財產損失。一言以蔽之,剛需買房少了一些壓力,多了一些選擇的靈活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