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父母巧用這3種方法,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青青育兒秘笈 發佈 2020-02-22T03:47:10+00:00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身為家長的我們都知道時間觀念的重要性,而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基礎。所以從小教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可見其重要性。但目前家長所遭遇的則大多是孩子極度拖延,時間觀念極其薄弱。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身為家長的我們都知道時間觀念的重要性,而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基礎。所以從小教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可見其重要性。但目前家長所遭遇的則大多是孩子極度拖延,時間觀念極其薄弱。其實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的過程中家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時間像彈簧,可以縮短可以伸長。想要提高孩子的時間觀念,那就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時間觀念薄弱。



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原因

  • 孩子對時間的概念模糊不清

時間觀念是來自人類觀察感知到的自然時間或物理時間。

因為孩子對時間感知的比較模糊,並沒有成人對時間的緊張感,所以他們一般做事比較拖延磨蹭。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快速的把事情做完有什麼更好的結果,當然他們也不知道做一件事情做慢有什麼不好。



  • 孩子做事太過隨意性

隨意性是指隨著自己的意向做事比喻隨心所欲。

通過觀察可知,一些孩子可能在制定時間表後會去實行,但總是遍做遍玩耍,或者上一秒還在做這件事,下一秒就開始做另一件事。這種隨意性也體現了孩子做事的磨蹭不專注,也是時間觀念薄弱的一種體現,因為這種隨意性會大大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孩子寫著寫著作業突然想去廁所,突然說睏了,或者不停的詢問家長應該如何做。這些都是孩子做事太過隨性所導致的!


  • 家長缺乏良好的時間觀念

青青通過與周圍鄰居的談話以及觀察中發現。孩子越是在時間觀念方面薄弱或者缺乏,其大人一般時間觀念比較薄弱。

雖然家長每天按時上下班看似具有很好的規律性,其實很大一方面都具有隨意性。

比如在早上起床這件事,家長只是認識到了要早上早起給孩子做飯,並沒有想到要培養孩子早起的意識,導致孩子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①時間表讓孩子對時間不再模糊

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家長不妨與孩子一起商量著制定一個時間表

這樣,在制定時間表的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同時也跟孩子一定的緊迫感,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效率更高。當然,家長所把握的獎懲機制也是很重要的,孩子完成了便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若沒完成則要接受一定的懲罰。

這在一方面也加強了孩子對時間的概念,更加的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②適當的規則可讓孩子不再隨意

如果孩子做事過於隨性,那麼在制定時間表的前提下,家長與孩子一同制定家庭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適當的家庭規則會讓孩子明白在一些時間那些事該做、那些事情不該做。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否則的話孩子的習慣會呈現階段性的反覆。所以,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③家長需得以身作則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制定作息時間表。

可以具體到細緻,包括早上幾點起床,洗漱花費多長時間,幾點吃飯,放學後寫作業多長時間,看電視多長時間等等。

制定越細,家長越嚴格遵守,對孩子越能起一個榜樣和監督作用。


最後給大家推薦青青的獨家寶藏:《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套裝12冊)與《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其中的精美手繪彩圖是極具鏡頭感的故事場景,能讓寶寶通過觀察圖畫快速了解圖畫內容。



而且這本書是由德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插花家傾情打造,所以其質量可以保證。通過一幅幅的圖畫,寶寶的好品格一步步養成,從此戰勝拖延症不再是夢。《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通過《堅毅的小錫兵》、《石頭湯》、《灰姑娘》等經典的童話故事,培養孩子的好品質。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