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要給孩子進行這5項「教育」,孩子長大會感激,家長別捨不得

萍萍育兒記 發佈 2020-04-05T14:36:49+00:00

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是一張單程車票,不可逆行,錯過了將讓孩子遺憾終身。有研究表明,孩子0~6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同時也存在一系列的敏感階段。因此,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在6歲前對孩子進行這5項教育必不可少。一、認知教育認知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但卻有高低之分。

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是一張單程車票,不可逆行,錯過了將讓孩子遺憾終身。有研究表明,孩子0~6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同時也存在一系列的敏感階段。因此,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在6歲前對孩子進行這5項教育必不可少。



一、認知教育

認知能力是每個人都有的,但卻有高低之分。認知能力高的孩子,能通過自己的觀察進行思考和判斷,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並且,認知能力強的孩子更容易看清事物發展的本質,接受能力也更強,對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 如何提升認知能力?

①讓孩子參與探索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能力需要在主動探索中獲得並提升。孩子第一次接觸新事物時毫無經驗,但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學習並習得這種能力,再遇到這種事情就能通過認知力進行判斷解決。

②讓孩子了解生活常識

當孩子學習吃飯時,不要讓孩子用手抓飯,給孩子準備一雙兒童筷子或勺子慢慢學習使用,不久後他就能儲存這種能力並在下次吃飯時會要求用餐具。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也是這樣,當孩子了解了一定的常識和規則,就有了判斷力與行動力,家長的認知教育也就達到了成功。



二、運動教育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運動,其實結果恰恰相反,如果孩子在6歲前接受規律的運動教育,那麼他的骨骼發育與智力發育將更加健全,並且,有科學研究表示,規律的運動能減輕疾病的風險,對身心健康極有好處。因此,對孩子進行運動教育越早越好。



  • 如何進行運動教育?

①0~1歲的孩子進行精細動作的教育

1歲之內的寶寶,重在發展圍繞手部小肌肉群的運動,平時可以讓孩子多進行抓、握等手部動作,稍大一點可以給孩子綁一個小玩具,讓孩子通過眼睛的觀察抓住東西,培養眼睛和雙手的協調控制力。

②2~3歲的孩子進行四肢運動教育

孩子會爬行或走路時,就釋放他們的學習天性,把他放進一間鋪著地毯、空曠的房間,讓孩子不斷通過爬行、走路接近家長,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玩的開心,也鍛鍊了孩子四肢骨骼和肌肉的鍛鍊。

③4~6歲孩子進行規律運動教育

孩子會跑時,家長制定一個晨跑的計劃,早上6點叫醒孩子一起圍著小區跑步,每天不間斷進行規律鍛鍊。讓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也能強身健體,促進身體發育。



三、情商教育

有人說,智商決定入職,情商決定升職。一個擁有高智商的孩子,可能不一定是天才兒童,但他一定能活得舒心快樂。心理學家表示,情商高的人,外向而愉快,心胸豁達又自信,對事業有極度責任心,別人和他相處會有如沐春風的舒適感

而且,情商並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後天的教育與培養,而且孩子3~6歲是發展情商的關鍵期,錯過將遺憾終身。



  • 如何培養情商?

①學會轉換角度

當孩子打破了別人的東西而不承認錯誤時,耐心和孩子溝通,問他「如果你的東西被打破了會不會生氣難過?」幫他轉換一下角度,明白了別人的感受,他才能去照顧別人的感受,做錯事也能學會道歉認錯,處事更加穩重。

②家長積極社交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一個會社交的家長能教出口齒伶俐的孩子,經常帶孩子拜訪朋友,去人群熱鬧的環境玩耍,這樣的孩子也更願意踏出家門去主動融入社會,自己的朋友圈也會越來越大,處理人際交往的能力也更強。



四、性格教育

性格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麼大的作用,想必每位家長都知道。《荀子》上有一句話這樣解釋「積習成性、積性成命」,可見,一個人的性格將對孩子的命運有關鍵作用。

有研究發現,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性格上存在一些問題,他們有自卑、怯弱、任性粗暴等種種問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對孩子性格的教育刻不容緩。



  •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①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變化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出現,他們擁有了豐富的情緒,然而由於自身能力限制,他們很難去認清、排解情緒,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去幫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各種問題。

比如孩子穿不好襪子,既急又惱,眼看著就要哭鬧,家長一定要溫柔溝通,耐心安撫孩子的情緒,陪著孩子一步一步穿襪子,通過解決導致出現孩子負面情緒的問題來排解情緒。情緒影響心態,而心態的發展對性格影響甚大,所以幫孩子疏通情緒很重要。



②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句話叫「三歲看小」,意思大致就是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就能遇見他未來的樣子,而對於孩子的性格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很重要,孩子以後的發展也受其影響。

在吃飯上,讓孩子自己吃飯,別讓家長追著餵飯;家務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學穿衣服、襪子,做一個有獨立自理能力的孩子;學習上,今日事今日畢,不要因為各種藉口拖拖拉拉,否則以後孩子和家長的壓力和折磨會更大。


五、娛樂教育

教育孩子,是想把他們養成一個聰明伶俐有活潑可愛的娃娃,而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因此,不要扼殺孩子娛樂玩耍的天性,研究表明,適當的放鬆和娛樂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



  • 如何進行娛樂教育?

①接觸大自然

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放鬆身心的最佳場所。帶孩子去公園野餐、玩耍,節假日去動物園了解自然界,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很有益處。

②擴充眼界

在寒假或者暑假,帶孩子去風景聖地旅遊,讓孩子感受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讓孩子擴充眼界和心胸,也讓他們明白世界很大,他們的追求也可以更遠大一些。


孩子的發展無小事,這5項教育在孩子6歲前,投入得越早越好。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和智商的開發, 更多的是全面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培養出一個健康又優秀的孩子不是難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