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0《親密關係》:深度解析建立親密關係的四個階段

國境之南56 發佈 2020-03-08T11:04:17+00:00

文|國境之南釋迦牟尼曾說:無論你遇上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這意味著那些刻意或偶然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他們都代表一些事,也許是為了教會我們什麼,也許是為了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某種情況。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文|國境之南

釋迦牟尼曾說:無論你遇上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這意味著那些刻意或偶然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他們都代表一些事,也許是為了教會我們什麼,也許是為了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某種情況。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生而為人,我們的一生有無數情感的羈絆,親情、友情、愛情構成了我們情感世界最豐富的存在,指導著我們遵從內心的選擇,過一個豐盈的人生。

《親密關係》這本書是克里斯多福•孟的代表作,他是一個在個人和團體領域有著近30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和商業諮詢師,足跡遍布美國、英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和加拿大。近年來,他著重研究人際交往和親密關係領域。

本書以人與人之間最平淡也最無法忽略的情感——對親密關係的探尋為切入點。他創新思維,運用先進的心理學知識和靈性成長的根本原則為標準,使他的研究充滿科學性、趣味性;他體驗豐富,根據個體直覺來指導行動,在實踐中,追求內心的輕盈與豐富,達到更好的生活水平;他觸覺敏感細膩,所創造出的獨特性的體驗方式,對生活與親密關係深深的敬畏感,對愛的永無止盡的追尋,讓無數聽到過他的課、看過這本書的人感動。

《親密關係》這本書正是作者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完整體現。他以直擊人心的方式向我們闡釋:我們之所以想要與他人建立關係,並不是為了要他人來豐富完整我們的人生,我們尋求親情、友情、愛情上的「另一半」,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自己。

我們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因為親情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一個人的出發點和落腳處;友情是生活的催化劑,是一個人精神的調味品和營養素;愛情是生活的興奮劑,帶給一個人最豐富且強烈的情感體驗。

每一段關係的建立都源自需求,因為需求,所以渴望,我們體驗並享受著這些關係帶給我們的愉悅和快樂,承受著感情帶給我們的痛苦和落寞。我們渴望親密關係健康、長久,現狀卻不如人意。

克里斯多福•孟用感情中必須經歷的「絢麗、幻滅、內省、啟示」這四個階段,講述了大部分感情發展的走向和結局,同時也帶給我們思考,我們應該去維護並建立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在不斷的進步中成長,完善自己,接受另一半的不美好,明白愛就在那裡,我們就是幫助自己了解到,自己就是一直以來所尋找的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和比較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他指出人的需求具有不同層次,按其發展順序和重要性將其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生理需要包括對空氣、食物、水、溫度、陽光、排泄、休息和性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愛與歸屬的需要,是指個體需要被接納、關心和愛護,同時也需要去關心和愛護他人;尊重需要主要包括自尊、被尊重和尊重他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個人只有充分發揮個人才能與潛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五個基本層次並不是單一而純粹的,只有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以後,人們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在同一時期會有不同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求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親密關係》一書中,傳達出的正是這樣一種觀點:人們在每個階段的需求不同,所付出的努力和期望也不同,正是因為這種落差,才使得親密關係中出現了諸多問題。

想要建立一段親密關係,就必須對親密關係有著清醒、成熟和理智的認知,約束自我行為,對自己的決定百分之百的負責,明白親密關係的真正含義:即我們的伴侶不是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一部分,而應該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自己的樣子;是一位良師,指導和幫助我們;是一位夥伴,開啟並陪伴我們度過人生的旅程。

一、絢麗:閃閃發光物,並非盡黃金

1.月暈現象

我們渴望一切事物的源泉在於愛,愛是萬物根源,因為有愛,一切變得有跡可循,因為這中間夾雜著傷害與美好、盲目與理性、複雜與純粹,我們每個人都有渴求愛的本能。

親密關係的第一階段,讓人滿心溫暖、滿懷希望,有句話說的好,不管被灼傷多少次,我們仍然被熱情的火焰所吸引。這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最強的感情,我們甘心情願為愛盲目,被愛吞噬,每個人都嚮往儘早遇到一生真愛時的那種心動的感覺。

因此,相見恨晚、一蹴而就、只爭朝夕成了我們想留住一段感情的心愿。事實是我們所遇之人都是凡人,他們有著吸引我們的閃光點,也有缺點,只是「月暈現象」會讓我們失去看清一個人的能力,或甘願留在編織的世界中,只為延長這種心動的感覺。

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看,在此階段人們對愛的需求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基礎之上,一旦這個需求得到滿足,人們便會有被接納、安全、舒適、自豪的感覺,如果這個層次得不到滿足,就會有被遺棄、拒絕、舉目無親、失落和孤獨的痛苦。

因此,希望得到愛這本身並無對錯,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保持和認識愛的需求。

2.期望:通往地獄之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愛的需求一旦得到滿足,便渴望長久甚至體驗更濃烈的感情回饋。孩童時代是促成我們看待外在世界態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有很大影響。

我們在不同時刻對世界的體驗不同,對另一半要求也不同,我們在心中描繪出一個完美的夢中情人,將另一半置身在獨特而充滿價值的地方,我們變成了一個製造夢想的機器,在體驗了短期情感的絢麗之後,便開始了對伴侶漫長的改造之路,將伴侶的改變作為成全快樂的途徑。

這種修飾或徹底改造伴侶的企圖,很快讓我們走向通往地獄之路。

當「我要找到一個怎樣的人,因為他會讓我快樂」這個念頭轉為「他只有這樣做,我才能快樂」時,我們毫無察覺地以「愛」的名義,綁架了他的自由,將他的責任變成我們快樂的源泉。

希望建立在他人身上,這是可怕的,因為很快會發現,我們看上的可能是一個「瑕疵品」。真相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沒有人能給,也沒有人能讓我們快樂。緊抱著需求不放手,又不讓自己去愛,很快就會把親密關係推向地獄。

期望=憤恨的前身。當我們真正明白這些時就會發現,任何一段親密關係的呈現,不是你所希望對方改變的樣子,而是你給予對方態度最後呈現的結果。

因此想要在「絢麗」這一階段保持長久,就需要我們每個人真正了解自己及背後的需求,挖掘潛意識裡深埋的需求,證明我們值得被愛。突破想像力會讓我們看到親密關係中更多的可能性;意象會引導我們朝著一個很好的方向發展;直覺會讓我們不再受到需求的束縛。

當我們放棄一項需求時,我們便會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據的空間釋放出來;而宇宙是不允許有空洞存在的,所以我們的心中才會被愛填滿。

耶穌說天堂在人們心中。佛祖說世上萬物都在我們心中。愛一直都在那裡,只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追尋。

心靜如水,我們才能認清一段親密關係。

二、幻滅:認清真相的開始

1.偏差行為

珍·尼爾森博士在他的書《正面教育》中說,當小孩的歸屬感和確認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就會覺得沮喪。根據沮喪程度不同,所產生的偏差行為主要有四種:

①引起注意;(我們企圖引起他人注意,用假裝可愛、親切、有能力、堅強、有趣、樂觀、勇敢、害怕、脆弱、酷、性感等吸引伴侶,藉此避免夢想幻滅,但改變不是永恆的,注意力不可能永遠集中,一旦發現自己的行為不再被注意時,就有權力鬥爭。)

②權力鬥爭;(引起注意是為了吸引對方,而巨大的落差會讓雙方沮喪加重,渴望爭奪主控權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強烈,爭吵也就在所難免,報復隨之而來。)

③報復心理;(你給我的傷害我會加倍奉還,我們通常會用嘲諷、沉默、冷暴力、打架等手段報復對方,愛恨就在一念之間。)

④自我放逐;(當報復心理變成習慣,改變似乎不再重要,親密關係的持久不再是共同的心愿,解脫成了最後的選擇。)

2. 痛苦不曾消失

權力之爭一旦開始,雙方的改變會讓人瞠目。微笑轉為皺眉,愛意轉為仇恨,渴望長久變成想要解脫,絢麗轉為幻滅。

一段關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作者在這裡講了一個故事:小時候自己厭惡吃煮熟的紅蘿蔔,然而每個星期總有一天晚上需要他吃紅蘿蔔,他迫於無奈痛苦吃飯迅速去嘔吐,或倒掉或餵給小狗,直到有天他勉強吃完最後一塊紅蘿蔔,媽媽遞給他一塊非常美味的蛋糕,蛋糕很快就被吃完了。

此時作者明白,儘管不愉快的經驗無法避免,但人們仍舊會心存僥倖,躲閃或拖延,幻想著吃紅蘿蔔的痛苦會消失,這就像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從孩童時期我們就渴望歸屬感、確認自己的重要性,一旦得不到滿足,變會有我不配得到愛,全世界都不愛我的想法。

親密關係中的愛和痛同時存在,不會無緣無故地來,也不會憑空消失,正視並解決痛苦的存在,才是避免幻滅期走向悲劇的重點。

想要在幻滅期有效溝通,我們需要看八個有效溝通的綱要問題:

①我想要什麼?

答案有兩個:對的和快樂的。答案會給我們指引。對的渴望會讓我們在事情上得到暫時的勝利,而快樂的卻可以達到和諧、雙贏的結果。

②有沒有誤會要澄清?

控制對方,便會有太多假設,一旦事情鬆開了,我們就能找到其根源問題,不再被表面問題蒙蔽。

③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

童年時期看待問題的角度會影響我們一生,思維定式會讓我們與伴侶產生衝突,這其實是受「投射」的影響。

卡爾·榮格說:所謂投射,就是我們所看到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反應。這會加重我們的情感體驗。

④我和伴侶的情緒,是不是似曾相識?

一旦親密關係的雙方都有著相同的情感體驗,那麼你們便可以分享對方的感覺了。

⑤這種情緒怎麼來的?

家庭是構建信念的地方。當你想要重新建立一段親密關係,就必須成長,擺脫這些信念。

⑥我該怎麼回應這種情緒?

爭吵就像電池的正負極,因為爭吵所以平衡;爭吵的雙方像硬幣的兩面,無對錯之分。正方樂觀,善於解決也總是忽略問題的存在;反方悲觀,善於找出問題強調細節的重要。因此不刻意迴避情緒,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解決問題,「投敵」都不失為一種理性的解決方法。

⑦情緒背後有哪些感覺?

恐懼、寂寞、無助、絕望、迷失,承認並包容這些感覺,才能找到出口。

⑧我能不能用愛來回應這種感覺?

在《奇蹟課程》一書中,曾有這麼一句話:不管你要去哪裡,愛都會找到你。

其實比起空虛的感覺,我們更害怕愛的消失。你能承受空洞的事物到什麼程度覺得能得到多少愛的程度。

三、內省:成長的開始

史蒂芬·卡曼普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模型:戲劇三角形。

處在受害者地位的那個人實在不好玩,因為不公平、被處罰、犧牲和責任都是壓力,長期在壓力之下的人對生命的期望又有多少?迫害者也會感到無辜和愧疚,心存責怪、完美主義、自認優越會讓他們想要逃離痛苦,此時拯救者就出現了,他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情受害者,也同情迫害者。

因此,想要做好拯救者的角色,就需要我們能夠做到以下六個原則:

①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

卡爾·榮格說:問題不能被解決,但人可以成長從而跳脫問題。面對所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都一樣,解決的方法要一事一策,因此只依賴舊有的知識永遠無法獲得成長。

②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

倘若我們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恐懼、焦慮、疑惑、拖延抗拒,那麼我們永遠無法很快認識到問題並解決,當我們能意識到每一個問題都是命運給予我們的禮物或饋贈時,不安全感和恐懼變會消失。

③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的投射。

你會覺得伴侶在用攻擊、批評、責怪、嘲諷的方式迫害你,其實這一切都是在「受害者監牢」這三個層面中你自己的角色扮演,用理直氣壯的方式攻擊對方,是你的心理映射。

④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負責。

只有當你願意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負責任時,你才能得到選擇的力量。

⑤自由並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

⑥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許多左右為難的事,大到我們不得不犧牲自己,然而真正的拯救,是需要我們擺脫對原生家庭的「死忠」;不再將奉獻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法;擺脫對伴侶的依賴和束縛,真正認識到親密關係的本質所在。

四、啟示:開啟親密關係之旅

1.量子隧道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我們陷入怎樣的困境,只要我們想了解無條件的愛,就有機會穿越「量子隧道」。

電影天地《天地一沙鷗》里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想儘快到達一個地方,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你已經在那裡。

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就會懂得,當我們與親密關係中的一方有了爭執和衝突,我們要想像自己「已經置身於愛中」,而我們付出的愛越多,爭執解決的幾率也就越大,我們的靈魂就會得到幫助。

2.允許

我們的一生大多忙碌充滿疲倦,做事是我們一生的動作。然而親密關係、溝通、放下或風險都是不能靠「做」去實現的。因為去做,意味著責任。

精神導師馬哈拉吉有一次被問道:「英文中最重要的字是什麼?」他回答是:「允許」(LET)。

如果在親密關係中的我們能明白「允許」的含義,那麼所做的事就是出自本心、靈感和創造性,這與「為做而做」是有很大差別的。

3. 明辨

我們永遠不需要去尋找、追逐或贏得愛,因為愛不會躲藏,不會逃跑,也不會索求,只要在心中為愛的人留有位置,就會享受到充滿愛的情感。

不要苛求,不要執念,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明辨讓自己超脫情緒的束縛、倦怠期、迷思和衝動,我們必須遵循直覺和潛意識的引導,正確決定一段感情的分別和繼續,說出真誠的話,這樣即便是分手,也使雙方仍舊處在一段充滿愛的關係之中。

結語:

《親密關係》一書不得不說是一本掌握所有人際關係的好書,它既包括對溫暖浪漫的親密關係本質的探尋,也包括對永恆持久關係的追求,在通往靈魂伴侶的途中,也許一切都不容易,但我們也不必失去信心。

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體驗過極致的快樂,也體會過強烈的痛楚,我們渴求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卻害怕再次受到傷害,這本書雖然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更是一部認識自我、感知自我、追尋自我的一本書,願我們每個人在親密關係的中都能學會面對最好和最糟糕的自己,學會接受和放手,真正找到通往靈魂的橋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