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判斷馬謖不可大用?可能是因為這件事的關係

插畫師的三國夢 發佈 2020-02-06T00:13:17+00:00

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既然理論上有能力,那麼讓馬謖始終作為一個隨軍的謀士,就像郭嘉一樣,而不讓他自領一軍獨當一面,也不是不可以。

寄沈仲居進三國志

十年鉛槧鬢絲秋,獨抱成書四海游。

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

劉備、諸葛亮、馬謖之間有一件事情,相信大家都清楚。劉備提醒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諸葛亮當了耳旁風。結果在諸葛亮一伐的時候,諸葛亮重用馬謖,讓他去守街亭。馬謖違背諸葛亮的命令,一頓騷操作把街亭給丟了,導致一伐的失敗。很多人根據這件事判斷劉備有識人之明,比諸葛亮更加會用人。馬謖還沒有出現「街亭之戰」這樣的重大失誤,劉備就看出他不堪大用,證明劉備確實有獨到的眼光。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或許在「街亭之戰」之前,馬謖就已經有過一次比較拉胯的表現。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劉備識人

很多人根據馬謖這個例子,來判斷劉備的識人的才能強於諸葛亮。這個小編認為是有待商榷的。當然劉備作為蜀漢的開國君主,摸爬滾打這麼長的時間,也選拔出很多人才為己所用,他肯定有相當的識人的才能。然而實際上劉備的判斷也出現過失誤,他也有很多看走眼的時候。

原先劉備在劉表手下當北天門門將的時候,他也留心與名士交好,挖掘人才。劉備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才,不過劉備似乎沒有當回事,後來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才請出諸葛亮。後來劉備成為荊州牧,龐統一開始只是一個縣令,由於政事處理得不好,還引起劉備的怒火。在諸葛亮和魯肅兩個人的舉薦下,劉備才重新重視龐統,讓龐統進入決策層的核心。

無獨有偶,類似龐統的情況還有蔣琬,蔣琬一開始的職位也是一個縣長,或許是感覺自己的才能受到了埋沒,總之也是政事不理,還喝得大醉。劉備發現這個情況,又是勃然大怒。諸葛亮認為蔣琬是大才,勸下了劉備,劉備最終只是免掉蔣琬的官職而已。龐統和蔣琬一個是劉備集團入川的功臣之一,一個是蜀漢的第二任「丞相」(蜀漢僅有諸葛亮一個丞相,但蔣琬也是同時掌握軍政權力),安穩了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動盪的形勢。而劉備(包括諸葛亮)認為軍事上很有能力的向寵,卻戰死於一場內亂。可見在識人這一方面,劉備也不見得百發百中。

我們看龐統和蔣琬的情況,都是因為本質工作沒做好。蔣琬是主觀上的失職,龐統可能並不是政治上的材料(《三國演義》把蔣琬和龐統的情況結合在了一起,安在龐統的頭上)。政績確實是考核一個人才的最明確的指標。那麼劉備判斷馬謖不堪大用的原因是否也是馬謖有過不合格的政績呢?答案是有可能的。

馬謖的「前科」

由於下面的內容只是一種推論,沒有確切的記載作為證據,所以小編在「前科」兩字要打上引號。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馬謖的仕宦生涯。馬謖在荊襄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諸葛亮和馬氏兄弟的關係也很到位,諸葛亮與馬謖的兄長馬良以兄弟相稱。劉備在荊州吸收人才,馬良和馬謖都成為州從事。劉備入川的時候,馬良留在荊州,馬謖跟隨同行。在消滅劉璋、占領西川之後,馬謖做過綿竹令、成都令、越雋太守。

可以說劉備給了馬謖很多表現的機會,不過從他的仕宦生涯上來看,他的表現應該是不能夠讓劉備滿意。從成都令到越雋太守,看似從縣令提拔為太守,從縣級提拔到郡級,但是卻遠離了政治中心,跑到了偏遠的南中地區。而從越雋太守到丞相參軍,之間卻沒有找到其他的人事調動。越雋郡是南中地區的一個郡,也是後來南中地區叛亂的一個主要地區。在越雋郡發生叛亂的時候,被殺的太守是龔祿、焦璜,而不是馬謖。說明這個時候馬謖並不是越雋太守的身份。馬謖做越雋太守是在這之前的事情。

在蜀漢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之前,越雋郡就發生了叛亂。越雋豪帥高定率軍攻打新道縣。再往北打一段距離就能夠進入四川平原,威脅蜀漢政權了。這個時候犍為太守李嚴率軍擊敗了高定,把叛軍重新堵回南中的山地中。在網絡上有人說新道縣是越雋郡的地盤,不過根據小編查找的資料,新道縣是漢嘉郡所轄的嚴道縣,並不歸於越雋郡。不過新道縣的地理位置卻是在越雋郡的東北方,而且叛軍確實是從越雋興起的。到最後卻是由李嚴這個犍為太守來解決。那麼就有這幾種情況:原越雋太守被殺;原越雋太守一起反叛;原越雋太守逃回成都。總之責任要算在越雋太守的頭上。

馬謖就擔任過越雋太守,而且仕宦生涯到這裡似乎戛然而止。或許當時越雋郡叛亂的時候,太守就是馬謖。劉備對一些臨陣脫逃甚至投降的官員的態度其實還是很寬容的,像廖立、郝普都重新被見用。那麼就有這樣一種可能,越雋郡叛亂,太守馬謖沒有辦法處理,只能逃回成都,李嚴幫助馬謖處理。事後馬謖被免官,直到重新進入諸葛亮的眼中。由於這件事並不光彩,陳壽在《三國志》中稍微為其隱諱一些,所以他的仕途在越雋太守這裡有一段空白區沒有記載。

如何看待馬謖

當然上面的內容只是一種推論,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我們還是結合史料來看看馬謖這個人物。馬謖與諸葛亮的關係很好,而且諸葛亮也一直有意栽培馬謖。這裡面或許是有個人偏私的成分,但小編相信更多的還是馬謖本人的才能。即便在街亭犯下如此大的錯誤,陳壽在《三國志》中仍然給馬謖「才器過人」的評價。馬謖經常和諸葛亮談論軍事上的事情,能夠「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說明在理論上馬謖還是有一定的能力。

劉備給馬謖的評價是不可大用,但不是不能用。既然理論上有能力,那麼讓馬謖始終作為一個隨軍的謀士,就像郭嘉一樣,而不讓他自領一軍獨當一面,也不是不可以。在諸葛亮南征的時候,馬謖就向諸葛亮提出攻心為上的建議,諸葛亮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並且採納。這個工作馬謖可以勝任。而在諸葛亮一伐中,街亭這樣一個戰略上至關重要的地點,必然要面臨曹魏的針對,諸葛亮為了給馬謖鍍金,把這樣一個重要的任務交給毫無經驗的馬謖,而放棄魏延、吳懿這樣的經驗豐富的老將,不得不說確實是諸葛亮的用人失誤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水經注》、《晉書》、《華陽國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