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孩子成長的七大敏感期,孩子長大更優秀,為成功人生打下基石

育兒新理念 發佈 2020-01-15T07:37:26+00:00

在八個月的時候他喜歡在地上爬行,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東西,或者他比較感興趣的小東西,他直接往嘴裡放,媽媽對此也是表示非常擔心,因為我們怕孩子吃了不衛生的東西,也擔心病從口入,所以就教訓了孩子一下,並且指責孩子這些東西都有細菌們,不可以吃。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他會經歷過很多個階段,也會出現各個人生的敏感期.比如在孩子三個月左右,在他面前放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東西,比如鮮艷的紙牌或者是帶響的玩具,他會跟著玩具的移動目光不停的移動,再大的時候他會把想要了解的物品放到嘴中啃食,或者喜歡摸摸這看看那。在八個月的時候他喜歡在地上爬行,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東西,或者他比較感興趣的小東西,他直接往嘴裡放,媽媽對此也是表示非常擔心,因為我們怕孩子吃了不衛生的東西,也擔心病從口入,所以就教訓了孩子一下,並且指責孩子這些東西都有細菌們,不可以吃。

鄰居家有一個兩歲的寶寶,上個月搬到這裡時,一進屋就哭鬧不止,媽媽對此也表示很無奈,迷信的奶奶曾經讓媽媽去給孩子看一下神婆子,是不是孩子遇到了什麼"髒東西",而媽媽卻不信,一直都是相信科學的,但是無論怎麼哄,怎麼轉移注意力都沒有辦法安撫,這到底是為何呢?

1.神奇而美好的敏感期幫助孩子成長

相信這幾種情況,在養育兒女當中是比較常見,可是很多父母並沒有覺察到這些都是孩子敏感期的表現,生長敏感性也是自然賦予給孩子的生命力,孩子利用這股生命力完成成長。所以叫做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成長階段,並且覺察到孩子的敏感期幫助孩子,以防錯過了孩子能力培養的最佳階段。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並不知道孩子的敏感期是什麼意思?

2.敏感期的作用

從孩子剛剛落地到走路,會說話,會寫字,這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是一種生命特有的力量,再賦予孩子發育成長,對於孩子來說,成長的動力有兩個,一個就是敏感能力,第二個就是吸收性的心智,也可以說在生命個體發展的過程當中,通過外界環境的刺激所產生的感覺,促進心智模式的運作以及心理的成熟性,它會通過外界環境的刺激感受到善惡,這種力量的微弱,就可以稱之為敏感性。當孩子的敏感期產生時,他的內心也會有一種動力驅使他們探視性的去學習,產生求知慾,直到可以滿足內心的需求,這個強烈的動力才會逐漸消失,所以敏感期也被稱之為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家長教育的關鍵時期。

3.0歲+是孩子語言的敏感期

孩子的整個敏感期在6歲之前就全部完成,首先孩子在出生之後0歲開始,他就可以注意到海大人說話的嘴型,並且發出咿呀的聲音,說明就已經啟動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在這段時間他的學習語言能力非常強,對於成年人來說,小孩學說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過程,但是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清楚的說出爸爸和媽媽很容易的就能說出母語,這是因為先天性所賦予的自然語言敏感力。所以一般孩子在一歲左右就可以開口講話,如果兩歲左右還沒有說話的技巧,應該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性語言障礙,那麼如何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度過這個語言敏感期呢?父母應該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或者用反問表述的方式,複述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為人際關係奠定好良好的基礎

4.1歲+是感官敏感期

一歲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性,它會隨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的發育和成熟來熟悉周圍的環境,了解事物。你會發現孩子在這段時間他會喜歡把所有東西都往嘴裡放,所有東西都想好奇的去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所以他會根據周遭事物,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來完成認知和了解,判斷失誤的屬性,所以可以給孩子多買一些關於啟動感官的教具,比如聽覺統觸覺板,可以產生孩子的潛能,同時還能夠激發智慧,這些感官教材可以鍛鍊孩子探索的慾望,同時還能滿足孩子感官敏感期的需求。

5.1.5歲+是細節觀察的敏感期

在孩子一歲半左右他對事物細微的變化會產生興趣,所以也到了細節的敏感期,往往大人在忙碌當中會忽略周遭環境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敏銳的感官系統卻能夠看出來其中的奧妙所在。比如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大自然走一走,也可以帶孩子去一個星期的環境看一看這些事物,在孩子成長當中都會有深刻的印象,並且對泥土裡面的小昆蟲或者是對自然環境當中的一株小花朵都會產生興趣,所以孩子觀察敏感性可以培養孩子具有綜理密微習性的好時機。

6.2歲+是規則的敏感期

從兩歲開始孩子就有了一些自主的行為意識,比如他會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當中了解和認知,但是一個有秩序的環境,能夠幫孩子加深印象,通過周圍事物熟悉環境,一旦熟悉的環境消失,就會害怕哭泣甚至發脾氣,所以,兩歲開始是培養孩子秩序,敏感期的關鍵時期,秩序表現在生活習慣以及事物的要求性,這段時間家長應該建立津津有條的家庭秩序,並且設定有序的環境,比如孩子的玩具,孩子的書房,孩子的衣物,全部整理到一個特定的角落當中,這樣能夠建立起對事物關係的知覺,而且從環境當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它的智能系統也在逐步構建完善。

7.2.5歲+社交敏感期

孩子在兩歲半開始,他會獨立脫離以自我中心的模式,變得越來越可愛,而且越來越成熟,他對社交感興趣,所以也被稱之為社會規範的敏感性。那麼在這一段時間孩子並不懂得如何去社交,如何去交朋友或者如何進行群體生活。那麼這段時間如果去積極培養的話,可以為孩子上幼兒園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這段時間可以教給孩子分享,並且教會孩子表達感覺和感受。同時跟孩子之間應該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禮儀禮節,並且社會規範,同時鍛鍊孩子的自律性,不打人不罵人,不跟小朋友爭吵,不欺負比我們小的小朋友,這些都是在小朋友剛開始摔跤的時候應該講給孩子聽的。同時也應該教育孩子要樂於助人,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小朋友,所以在社會規範敏感期這些技能孩子都能夠輕鬆掌握。

8.4歲+閱讀敏感期

孩子在4歲開始,雖然他認識的字並不多,但是這段時間正是閱讀探索的敏感性,孩子在語言感官肢體敏感期內,如果能夠得到充足的引導和學習,就會使他的閱讀能力增強,所以想要培養一個書香寶寶,應該給他提供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單獨為孩子設立一間書房,放上他這個年齡段應該閱讀的書籍,比如古詩詞,千字文,或者是孩子感興趣的繪本漫畫,都可以讓孩子在閒暇的時間走進小書房,接受書香的薰陶,可以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愛讀書的好習慣。

9.6歲~9歲是文化敏感期

在孩子6歲之前培養以上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為下面的文化敏感期做好良好的基礎。蒙特梭利指出,孩子到6歲以後直到9歲,這段時間他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以及探索事物的強烈需求,所以孩子的心智如同一塊肥沃的田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在文化敏感期,大家需要給予孩子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千萬不要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否則就要付出更大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運用好這股動力,助力孩子成就成功的人生。同時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家長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

10.家長須知:

①尊重孩子的行為,並且理解孩子的每個表現

因為孩子是具有輕鬆能力的學習者,他們根據自然成長法則使自己變得更有能力,所以看似不衛生或者是調皮的行為都是孩子探索的意識。

②每個孩子的敏感期表現的時間不同

細緻性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給予支持的力量,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在孩子敏感期出現時,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並且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同時給予尊重和信賴,在環境當中嘗試嘗試學習,促進成長。

結語:

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在這基礎上會出現冒險的行為,也會出現嘗試的興趣,所以大人在安全的情況下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不要過多的干預也不要成為包辦家長,應該適時的進行支持,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可以指導和協助。要知道敏感期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過程,應該給予孩子的行為和動作提供有力的支持,這樣才能夠助力孩子的精彩人生,也會讓孩子從此變得更加優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