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來》:龍應台那些關於陪伴和成長的啟示

育兒第一站 發佈 2020-04-05T22:54:50+00:00

作者|大麥小雙編輯|欣欣《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台的人生三書之一, 在這本書里,做了母親的龍應台一改豪氣萬丈的犀利筆法,轉而代之以母親的溫柔深情,書中記錄了她與兩個孩子童年時前的點點滴滴,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孩子的熱愛。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聊聊育兒乾貨,陪你成長哦。

作者|大麥小雙 編輯|欣欣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台的人生三書之一, 在這本書里,做了母親的龍應台一改豪氣萬丈的犀利筆法,轉而代之以母親的溫柔深情,書中記錄了她與兩個孩子(安安、飛飛)童年時前的點點滴滴,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孩子的熱愛。

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戀,有理性教育的思考,也有對生命本質和起點的素麵相對,整本書都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做過母親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而這本書,也教會我們,教育孩子,在慢慢來的成長路上,其實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01「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只有一次」

在《孩子你慢慢來》中,我們可以輕易感受到龍應台對孩子的那種全心陪伴,對於她來說,每一天的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美好而不可錯過的:

安安會念的第一個單詞是「啵」,聽到孩子開口說話時,媽媽「像個很沒有教養的女人扯著喉嚨大叫:『爸爸快來呀,安安說話了,他會說話了……』」;

每天帶安安上幼稚園的路上,騎著自行車的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跟孩子解釋每一處風景,教授每一個單詞,跟孩子欣賞每一片雲彩;

無論白天再忙再累,晚上也不會忘記陪著孩子講故事入睡,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

安安在長大後這樣回憶:「最多、最鮮明的記憶,還是那些溫馨甜美的時光:我們三人圍坐在床上一起講故事,整個晚上……」

作為一位十分忙碌的作家,龍應台有很多工作,也有很多夢想,但是這些在養育孩子面前,她通通都捨棄了。

在跟友人聊天的時候,她提到有很多計劃:研究文學評論理論、閱讀當代大陸作家的小說、走遍全世界寫採訪報導、製作電視節目……但有了孩子之後,這些計劃成了擱淺的計劃。

當友人問及「你後悔嗎?」,龍應台一邊抱著懷裡柔軟的小人兒,一邊回答:「還好,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一句「不可言傳」,道盡了寧願為孩子放慢事業腳步的心甘情願。

就像書里寫到的那樣「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樣幼小卻只有一次。」我們每一位父母,是否都應該從這句話中讀懂些什麼?

真正合格的父母,是要參與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生的底氣,也是最好的教育。

02 「為了作業而說謊是她變壞的第一步」

書中的母親龍應台,是文學博士、學富五車,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她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崇尚自由和理性。

因為小時候深受寫作業的苦:她已經不記得多少自己的童年往事,唯一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多麼不願意寫作業,為了寫作業說謊是她變壞的第一步。她總是面紅耳赤地低著頭小聲說:「作業忘家裡了」,但卻時常被老師識破。

所以當安安的作業只得了一隻老鼠印章而不是三隻時,她放棄了讓安安再寫一遍的初衷,而是隨他去,因為安安自己跟媽媽承諾:「有時候我可以拿三隻老鼠」——孩子自覺的行動總比強迫的效果好得多,不是嗎?

相比當下很多父母的教育,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拚命壓榨擠占孩子的時間,從孩子剛會說話走路,就瘋狂地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興趣班、提高班、奧數班,完全忽視孩子的成長規律和承受能力,阻礙了孩子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天性。

這種「揠苗助長」式教育,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失去了親子間融洽相處的美好氛圍,還可能給孩子留下灰暗的童年記憶。

所以,做開明的父母,理性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是父母需要給自己上的「成長課」。

03「我覺得你比較愛弟弟」

在弟弟飛飛出生之前,龍應台就做好了準備,告訴安安:兩個孩子都是上帝送給媽媽的禮物,並且弟弟出生時,還會給安安帶個禮物。

飛飛出生時,安安果然獲得了來自弟弟的饋贈——一輛會翻筋斗的越野車。這讓安安從一開始,就對弟弟的到來充滿了欣喜與感激。

在安安提出「媽媽比較愛弟弟」時,媽媽非常耐心地安撫了安安的不安,並列舉了許多例子表示哥哥的「優越性」:媽媽每周五隻帶安安去看電影、弟弟穿的都是安安的舊衣服、安安可以用望遠鏡看月亮但弟弟不可以……

媽媽耐心地教會哥哥:父母對兩個孩子都是很愛很愛,只不過有些事情是六歲的人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兩歲的人可以做的,比如現在讓你穿紙尿褲,你願意嗎?

這個話題在安安「不願意」的驚跳聲中愉快地結束了。安安的心結也打開了。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多子家庭成為很多現代家庭的新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更要隨時注意大寶的情緒,防止因為疏忽而影響孩子成長的心理健康,甚至釀成悲劇。

2016年,武漢市一個7歲大的孩子,趁著媽媽不注意,把只有兩個月大的弟弟從8樓扔了下去,弟弟當場死亡。

起因是因為鄰居大媽開玩笑:「你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而事後,沒有人對這個玩笑引起重視,連女孩的父母,也沒把這句戲言當回事。

在二胎家庭,大寶本來就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小寶,覺得小寶奪走了屬於自己的愛,而大人如果沒有給大寶做好心理建設,及時疏導和安撫孩子的不安情緒,就有可能造成追悔莫及的後果。

在關於如何對待二胎問題上,龍應台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鑑,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每一個小小的情緒波動,從孩子能夠理解的角度,用適當的方式,及時地予以疏導,及時安撫,才是讓二胎家庭兩個孩子和諧共處的法寶。

龍應台的母愛深情,不是說教,不是束縛,而是用溫情滲透在一件又一件小事中。

在她的文章里,沒有歌頌母愛的偉大、沒有煽情地傾訴自己的付出,更沒有嘆息被迫丟失了多少,但我們總能夠從字裡行間參透那滿溢的愛戀和全心的付出。

但願你我,在為人父母的修行道路上,也能像龍應台那樣,願意陪著孩子走,一路慢慢地領著他們欣賞和享受,耐心等待他們長大,共同完滿這一世父母子女之間難得的緣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