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彝族女孩靠學習改變命運,如今回鄉當老師,忙到沒時間談戀愛

黑土影像 發佈 2019-12-20T08:42:57+00:00

四川省涼山州禮州鎮一座小山腳下,90後彝族女孩阿爾五各正給孩子們上著課。從第一屆73個孩子到現在的1100多名學生,這個「16歲」的民辦小學——李子鄉愛心小學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山裡孩子,阿爾五各就是第一屆的73個孩子之一。

2003年9月,9歲的阿爾五各走進李子鄉愛心小學簡陋的土坯房教室,開始了她的一年級小學生活。這一年,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李子鄉愛心小學在洛乃格村兩間由村民的廢棄房屋改造的教室里成立了。其時,這所民辦小學有兩位民辦教師和73名學生,只有一年級和四年級。

學校的創辦者羅承業和陳曉莉均出生於教師家庭,中專畢業後,羅承業回到老家,成了當地唯一一所小學的代課教師,也是這個學校的第二位代課教師。2003年,在陳曉莉的建議下,兩人開始聯手辦學,找人出面擔保貸了3000塊錢,把村民們免費提供的房子進行簡單維修後,李子鄉愛心小學成立了。彼時,校長羅承業19歲。

學校雖然成立了,但是由於村民不重視教育,羅承業和陳曉莉只好挨家挨戶去跟村民們溝通,勸家長把孩子們送來上學,跑了一圈招來73個孩子。阿爾五各就是被勸來上學的一個,從小被訂了娃娃親的她,按當地習俗,17歲就要換裙子然後出嫁。

即便讀了書,在家長眼裡,女孩子認幾個字也就好了,以後出去打工不至於什麼都不認識。加上家庭困難,小學畢業和初二時,阿爾五各曾兩度差點輟學。最後都被勸了下來,校長還幫阿爾五各聯繫愛心人士資助,讓她能一路從小學、初中、高中獨到大專,走出了一條與其他大涼山彝族女孩不一樣的路。

大專選擇專業時,阿爾五各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教師,畢業後,雖然她原本也有去考公辦學校教師的機會,阿爾五各還是選擇回到了李子鄉愛心小學——這個她曾經上學的學校。她覺得,「能和自己敬佩的人做志同道合的事」是很幸運的事。

現在,阿爾五各已經在這裡當了3年民辦教師,除了教課,還擔著控輟保學的重任。雖然近年來村民對教育的重視已經大幅提升,但輟學的情況還是有,特別是讀到5、6年級的孩子,先後已經有8、9個孩子輟學。「讓孩子一個都不能少是我的目標」,她說。

跟其他大多數家庭一樣,阿爾五各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阿爾五各還身兼照顧兩個弟弟的任務。上班到校,教學談心,下班回家,養豬餵雞,有時候要家訪,不少孩子家裡去一趟往返就要3、4個小時。「忙到沒時間談戀愛」她調侃道。

鄉村是中國教育的最後一公里,2015年,馬雲注意到了他們。2年前,校長羅承業入選首屆馬雲鄉村校長獎,今年,阿爾五各也入圍了最新一期馬雲鄉村教師獎。從80後羅承業到90後阿爾五各,這是屬於大涼山這所民辦小學的薪火傳承。「希望能幫更多的孩子走出大涼山,學到本事回來建設家鄉 。」羅承業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