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些錯誤的抱姿,可能會傷害新生兒的脊椎

兒科醫生雨滴 發佈 2019-12-23T06:42:35+00:00

新手媽媽玲玲上個月剛生下一個男寶,出院之後問題來了——新生兒軟軟肉肉的一團,到底怎麼抱才更合適呢?一開始,只有玲玲的婆婆敢抱孩子。可是出了月子後,玲玲總覺得婆婆抱孩子的時候,孩子的頭是往一邊偏的,因此擔心寶寶長成歪脖子。出了月子後不久,玲玲覺得還是應該請一位專業一點的育兒嫂過來。

新手媽媽玲玲上個月剛生下一個男寶,出院之後問題來了——新生兒軟軟肉肉的一團,到底怎麼抱才更合適呢?

一開始,只有玲玲的婆婆敢抱孩子。可是出了月子後,玲玲總覺得婆婆抱孩子的時候,孩子的頭是往一邊偏的,因此擔心寶寶長成歪脖子。

出了月子後不久,玲玲覺得還是應該請一位專業一點的育兒嫂過來。

育兒嫂正式上班後,玲玲這才了解到之前一家人抱孩子的手法各有各的問題。而錯誤的抱姿不僅會讓孩子缺乏舒適感和安全感,更有可能傷害寶寶的脊椎!

一、嬰兒抱的3個常見誤區

1. 抱得太久

新生兒的骨骼較軟,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可能能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使肢體變形。另外新生寶寶每天需要長達20小時的睡眠時間,所以除了餵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嬰兒。

2. 夾腋窩抱

新生兒頭部的重量占到了全身的1/4,夾著腋下將他提起來,會使寶寶的頭部下垂。由於新生兒頸部很軟,無法支撐起頭部的重量。因此夾著寶寶的腋窩抱起,就容易損傷他頸部的肌肉、骨骼和關節。

3. 抱著晃動

不少寶媽在新生兒哭鬧、睡覺或醒來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但有時候掌握不好力度,就容易對寶寶的頭部造成傷害。這是由於寶寶的大腦組織特別脆弱,如果用力過度,就可能發生毛細血管破裂、視網膜毛細血管充血、腦震盪等。

二、不同月齡的寶寶,怎麼抱?

1. 0~2個月

兩個月內的寶寶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而且身體特別柔軟,頭部也比較大也比較重,所以抱寶寶的時候應儘量橫著抱,並用手臂托住寶寶頭部和脖頸的位置,另一隻手也要托住寶寶的腰和屁股。

2. 3~5個月

稍大一點的寶寶不會滿足於橫抱,但如果太早豎抱又很容易傷及寶寶的脊椎。所以3~5個月大的寶寶應該斜著抱。

3. 6個月以上

半歲以上的寶寶,脊椎等骨骼的發育相對成熟一些,這時候就可以豎抱了。然而豎抱的姿勢也是很有講究的,寶媽在抱孩子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他的頭頸和背部,另一隻手托住其屁股。

三、常見的3種抱法

1. 搖籃式抱法

搖籃式抱法最適合新生寶寶。

搖籃抱時,應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然後把一隻手輕輕地放到寶寶的頭下,用手掌包住整個頭部。穩定住頭部後,再把另一隻手伸到新生兒的屁股下面,包住寶寶的整個小屁屁。最後,寶媽的力量集中在兩個手腕上,並用腰部發力配合手部力量抱起寶寶。

這個過程中務必要保持孩子的頭頸部躺在家長的手肘處,否則孩子的頭會往後仰,這樣會不舒服。

2. 豎式抱法

這種抱法對寶寶的視力、智力發育,以及頭頸部肌肉力量增強都是有好處的。

首先讓寶寶趴在家長胸前,並確保孩子的眼睛高出大人的肩膀。抱的過程中不僅要護住孩子的頭頸部,更要注意避免堵住孩子的鼻子,影響他呼吸。

豎抱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每次最好控制在2分鐘之內。

3. 飛機式抱法

首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然後將其翻身到家長的手臂上,用手掌拖住寶寶的頭頸部,讓他的整個身子躺在大人的前臂上。

飛機抱能有效緩解寶寶腸絞痛和脹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寶寶安全哦。

正確的抱姿既有利於親子之間的交流,也時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

所以在新手家長帶娃的過程中,應該儘早糾正錯誤的抱姿,正確抱娃更健康哦~

【好物推薦】牛油果玻尿酸面霜 補水保濕 清爽型植物舒緩護膚!原價98,現價68!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雨滴醫生說育兒 @育兒避坑指南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