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建新廠,攜手比亞迪,給消費者出了一道題 大家直呼太難了

58汽車 發佈 2020-03-05T10:32:07+00:00

讓消費者來承擔的機率恐怕很小,主機廠自己承擔的話,既能夠提升產品性價比,又能積累品牌聲譽,在需求端和供給端來說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時間來到3月份,疫情趨勢開始持續向好,汽車行業在不久之後又將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來—如何刺激銷量增長?當然,這個銷量問題必然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引導消費者,那麼,隨著疫情刺激帶來對健康問題的關注是否將成為汽車產業新的風口?答案是必然的,各個品牌迅速推出一系列服務政策和空氣凈化系統就是很好的證明。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選擇更健康的汽車是一件難事兒嗎?顯然不是。企業和經銷商為了走量,勢必會推出更加誘人的金融政策和服務,儘快回籠資金緩解壓力是當務之急。那麼,各種原廠空氣凈化系統的研發成本該由誰來承擔?讓消費者來承擔的機率恐怕很小,主機廠自己承擔的話,既能夠提升產品性價比,又能積累品牌聲譽,在需求端和供給端來說是一種雙贏的局面。所以,消費者很容易去選擇,誰下了更多血本,就用腳為誰投票。

但是接下來,一汽豐田為中國消費者提了這樣一道題,會讓大家難以抉擇。

3月1日據海外媒體報導,豐田與一汽集團籌劃在天津建造新的電動汽車工廠。另據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機構發布的一份文件來看,此次合作計劃投資12.2億美元,約合85億人民幣。建成後以每年20萬的年產量為豐田製造新能源汽車,這其中就將包括純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以及混合動力系統系統等多種版本。

也就是說,豐田與比亞迪在2019年7月簽訂的簽訂的合作協議,共同研發純電動轎車和SUV車型的計劃,將在這座新工廠付諸實施。倘若新產品真如早前預計一樣採用豐田Logo,那麼市場定位和推廣策略就很值得大家琢磨一番。

未來,新產品的市場定位如何確立,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為什麼豐田轉而開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

首先,中國無論作為燃油汽車市場亦或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盤和潛力對全球汽車企業來說無疑都是最大的,但豐田長期以來都對純電動汽車並不感興趣,仍然堅持研發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汽車。

對消費者來講,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真香」,可是隨著全國限購城市越來越多,而政策又不盡相同,所以政策引導所致,一部分消費者無奈地投入了純電動汽車的懷抱。而且2020年正是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力度最大的一年,在這個時間節點,豐田選擇與本土品牌攜手開發純電動汽車,勢必要在市場定位層面下一番功夫。

其次,從豐田去年的銷量表現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整體下滑8.2%這個背景之下,豐田及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在中國累計銷售162萬輛,銷量較2018年度上升了9%。可以說,低迷的市場行情突顯了豐田系產品的優勢,進一步帶動了品牌口碑和旗下豪華品牌的銷量。其他企業業績的下滑,對豐田來說就是繼續增長的空間,此時不出手等於把蛋糕拱手送人。

第三,特斯拉轉戰中國建廠投產,今年1月份實現了交付,逆轉了交付量困難的局面,回顧2019年中國地區的註冊用戶更是從1.6萬飆升到4.2萬,就是說中國消費者對高端電動汽車具備了較高的包容度,對豐田涉足電動汽車領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就目前情勢而言,豐田在燃油車市場地位較為穩固,並且持續上升勢頭,而電動汽車品牌隨著政策紅利消失,日子愈發不好過,市場空白顯然比燃油車市場更大一些,加之消費者對高端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沒有理由不來分一杯羹。

為什麼攜手比亞迪?

眾所周知,比亞迪既是國內電動汽車領域的先行者,同時又在三電領域不斷獲得技術突破,「3+3」平台、各類電控系統零部件的研發令全球品牌紛紛伸出橄欖枝,技術優勢已經在國內首屈一指。

而豐田與比亞迪比較起來,在電動汽車領域存在著「空白期」。豐田依靠TNGA架構為製造燃油車帶來了技術上的大幅度提升,而比亞迪的e平台也是如此,它打破了基於燃油車打造電動汽車的局限性,實現了零部件的高度集成化、標準化,並且極大降低了研發生產成本,提升了單車收益。比亞迪的技術優勢正是豐田獨自研發所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所以選擇攜手合作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

理想的產品定位是什麼?

雖然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豐田與比亞的技術合作能夠有多深入,但從市場格局來看,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根據豐田官方表態,新建工廠未來投產的車型將不限於豐田TNGA架構的產品,還將將投產豐田自家e-TNGA平台車型。同時有消息稱,未來很可能投產和比亞迪聯合開發,基於e平台的電動汽車,並且使用豐田Logo。基於豐田想要從2020年到2025年持續投放10款電動汽車,逐步實現5年550萬輛的全球銷量目標來看,該工廠投產e平台產品並非捕風捉影。

其次,使用豐田Logo的新車型定位不能和比亞迪高度重疊。比亞迪主流產品覆蓋了中低端市場,僅有秦Pro新能源和唐新能源價格覆蓋了20-35萬元區間。那麼,由豐田背書的新產品最理想的定位應該在30萬以上的高端市場,既能保持自身合資品牌調性,又避免誤傷自己人-比亞迪。最重要的,捆綁特斯拉形成競爭格局,奠定自身高端電動汽車形象,有助於豐田儘早穩固市場格局。

第三,如果比亞迪的三電技術能高度集成在新產品上,對豐田而言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率,降低研發成本之外,可靠耐用的電池,應對低溫環境,長續航和快速充電的問題一次性得到解決,同時為比亞迪車主提供一種更高端的選擇。

消費者如何接招?

前文說過,消費者用腳投票是存在合理性的,對豐田的電動車汽車將有多大包容性?這將取決於產品定位和定價。如果和比亞迪搶市場,絕對是不明智的策略。但隨著政策補貼退坡,產品競爭力勢必要受到一些影響,以豐田品質為根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消費意向,但過分強調比亞迪技術是否會讓消費者產生「掛豐田Logo的高價比亞迪」的認知呢?恐怕要因人而異了。

另一方面,如果能夠捆綁特斯拉,勢必要在續航和性能上有足夠的競爭實力,這就意味著比亞迪技術將成為豐田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支撐。儘管我們說過分強調比亞迪技術或許會帶來一些風險,但從終端定價而言,最行之有效的競爭手段就是降價優惠。那麼,顯然豐田和比亞迪技術結合之下,單車成本將低於特斯拉,在價格戰中更有優勢。

對消費者而言,比亞迪是電動汽車的領軍者,豐田是技術和品質的代表,二者的結晶將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而這必將拿來和特斯拉做比較。

作為消費者,比亞迪、豐田、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你將如何抉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