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無人駕駛」變天了

autor智駕 發佈 2020-03-16T06:12:20+00:00

無人駕駛領域,始終幾家歡樂幾家愁,而車企的分歧也越發明顯。據英國媒體《AUTOCAR》報導,無人駕駛技術曾經的擁躉——沃爾沃已經放棄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並承認不存在一個能全天候全地形自動駕駛的系統。所以有沒有無人駕駛功能,真的不重要。

無人駕駛領域,始終幾家歡樂幾家愁,而車企的分歧也越發明顯。

一方面,通用、豐田這樣的產銷大戶積極布局,與此同時,一些豪華品牌悄咪咪按下了暫停鍵。

據英國媒體《AUTOCAR》報導,無人駕駛技術曾經的擁躉——沃爾沃已經放棄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並承認不存在一個能全天候全地形自動駕駛的系統。

沃爾沃CEO塞繆爾森解釋說,沃爾沃每年都會針對車輛的自動駕駛技術加以改進,並反覆在各種環境和速度下測試該技術,從而實現在更多的道路上以更高的速度行駛。

但是,不論如何測試都不會有100%安全的系統。因為自動駕駛技術仍然無法實現更好的控制和預測。除非系統能提前預判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被複雜的環境所影響。

保時捷則一直公開表示,性能車與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天生八字相剋。

保時捷北美執行長KLAUS ZELLER表示,「保時捷車型永遠都會配備方向盤和踏板,我們甚至會為一部分駕駛員保留手動變速箱,讓他們充分感受駕駛樂趣」。

換句話說,都開上保時捷了,幹嘛還無人駕駛呢?

新晉因為暫停對無人駕駛投入、對業界產生更為巨大影響的豪華品牌是梅賽德斯奔馳。

外媒報導稱,梅賽德斯-奔馳決定推遲自動駕駛乘用車的研發工作,轉而將重心放在發展電動車和自動駕駛卡車上。

奔馳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運輸用車商業化的可行性要更高,而奔馳的卡車數量足以組建龐大的運輸車隊,因此奔馳決定將自動駕駛重心先放在卡車上。

雖然以上三個豪華汽車品牌都對自動駕駛按下了暫停鍵,但原因各不一樣,值得研究。

我從品牌定位角度做進一步詮釋。

1 沃爾沃擔心的是安全穩定性。

沃爾沃的品牌核心即安全,因此不容允許任何事故發生。

之前全球首例無人駕駛致死,即UBER無人駕駛車輛撞人致死,系統就搭載在沃爾沃XC90上。

儘管事故主要歸因於雷射雷達,和沃爾沃本身車輛沒有關係,但也極大影響了消費者心中沃爾沃的「最安全」的品牌形象。

2 保時捷高性能跑車不願意犧牲操控感。

作為跑車品牌,消費者主要購買就是動力、操控,如果讓渡給了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系統,就喪失消費動力,品牌溢價也會直線降低。

此外,頻繁做手動/無人駕駛模式切換也會帶來風險。

所以前不久當保時捷首款高性能電動車TAYCAN上市的時候,試駕報告就這樣寫道,咱都開上保時捷了,幹嘛還要無人駕駛呢?

3 梅賽德斯奔馳理解的「豪華」,可能並不包括無人駕駛。

豪華、奢侈如何定義?

按照之前慣例,最新最酷炫的技術,梅賽德斯奔馳都是首先運用於乘用車旗艦車型S級轎車。

但無人駕駛技術,奔馳放在了商用車也就是卡車上。

此外,梅賽德斯還將一系列人工智慧交互技術首發在了入門級轎車A級車上,和以往的品牌策略完全不同。

有一種解釋,就是自動駕駛、無人駕駛之類的技術,已經成為量產標配,或者說相對便宜車的宣傳噱頭(豪華不夠,科技來湊),因此呈現了向下流動的趨勢。

在這種新的市場趨勢下,豪華品牌維繫其老牌高傲的品牌形象,暫緩了自動駕駛等技術在旗艦車型的應用力度。

此外,梅賽德斯奔馳S級轎車,往往都由職業司機來開,車主更在意後排乘坐體驗是否體面、豪華、舒適。

所以有沒有無人駕駛功能,真的不重要。

如果沒有豪華品牌的加持,無人駕駛技術還會那麼洋氣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