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懷孕才知道,日本對孕婦很「冷淡」

日本二三事 發佈 2020-03-17T20:47:27+00:00

在國內或許讓座的應該在多數,很多人說日本人素質比較高,在日本應該更多人會讓座的吧,其實實際上則不然。

孕婦在公交車上,會有多少人主動讓座呢?在國內或許讓座的應該在多數,很多人說日本人素質比較高,在日本應該更多人會讓座的吧,其實實際上則不然。在日本,許多孕婦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來自世間的冷淡」,有人甚至會將動作遲緩的孕婦當作「累贅」。當然,日本人還是能夠對孕婦保持足夠的耐心,並且對她們很友好,但是也存在冷淡之人,數量也絕對不在少數。

近日看到一些日本媽媽們的留言,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我並沒有在日本養育過孩子,在她們講述之前,並不知道在日本竟然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當我認真的讀完留言以後,也思考了日本社會為何會對孕婦「冷淡」的原因,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

日本媽媽的講述

這位日本媽媽在一個網站上留言這樣說到:從我懷孕到孩子出生,在電車上只有一次有人給我讓座。孩子8個月以後,肚子很大,大家也都看到了,但是似乎認為「讓座的不應該是我」之類的。我對自己的體力很自信,腰痛也能夠忍受,不過這樣的現實讓我感覺日本人「很不妙」啊。

生完孩子以後,將孩子抱在懷中,讓座的人還很多。給我讓座的大多都是高中生、上了年紀的女性、穿著作業服的男性。穿著西裝的男性都自顧自的看手機,特別是穿作業服的男性讓座率很高,為什麼呢?

日本不僅僅對孕婦,而是對身體有殘障等立場比較弱的人非常冷淡的國度。由於道路以及公共設施沒有完善,這些人生活不易,才在街上看不到太多人,也是一般人生活中「特殊」的存在。

當我看完這段描述,其實心中還是挺疑惑的,日本的公共設施也是挺完善的,為何這位日本媽媽還會吐槽呢?或許是時代逐漸轉變,人們的思想也逐漸發生變化,讓日本媽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吧。

在同一個網站上,也能夠看到許多日本媽媽的留言。有些人在平時其實就是那些「不讓座」的人,但是懷孕了以後,自己才親身體會這種感覺。日本人為何會對孕婦冷淡呢?我認為有下面的幾個原因。

孕婦數量少,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應對

日本對孕婦比較冷淡的原因之一,我認為是「日本孕婦數量少」。日本的出生率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出生人數只有86萬4000人,而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137萬6000人之多。也就是說,很多日本人家庭,沒有接觸過「孕婦」,也不知道孕婦需求哪些東西,需要如何應對她們。很多日本人認為:孕婦只是與自己無關的人。

當社會上有很多孕婦的時候,會有相關的團體為其發聲,也會有許多條例會為此而改變,這些是人之常情。可是日本孕婦數量並不多,而且出門的孕婦又是少數,自然很多人理解不了「孕婦」這一類群體。

矛盾的氛圍

日本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那就是「氛圍」。在電車當中,不讓座之人固然需要教育,但是也並非全部是此人之過錯。一位日本人這樣說:我在電車中讓座的時候,一般都會讓給年齡較大的人。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可否將這個人當作「老人」來對待,此時我就不讓座。雖然有時候也會給孕婦讓座,但是在電車內看到孕婦的機會很少,或許是少子化的影響吧。

之前我聽說過這樣一個事情,一位日本人給一個日本「老人」讓座,結果對方生氣了,原因是將他看作「老人」。可能在國內很難理解為何給他讓座,他還生氣。有些日本人「尊嚴」很高,自己雖然上了年紀,但是並不想被其他人看作自己是「老人」。

理解了這個背景,就可以理解前文那位日本人所講的話,當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否是老人的時候,就不會讓座,孕婦也是同理。在肚子不大的時候,別人有可能單純的認為這個人身材「胖」而已,並不會想著她是孕婦。讓座之人無法判斷是否是孕婦的話,自然是不會讓座了。

所以,這裡我提一個建議,如果孕婦在日本沒有人讓座的時候,可以對優先席上坐的人說:我是孕婦,可否讓一下座位。我想這樣說的話,應該很多人都會讓座的。

無法理解孕婦的辛苦,認為可以忍耐

這裡我想問一下:有多少男性可以理解懷孕的痛苦?

有時候男性會自然地認為:生孩子是女性的「職責」,做職責之內的事情,有什麼痛苦的呢?

因為這種想法的存在,男性讓座位的很少,特別是沒有交往過女性朋友以及沒有家庭的日本男性。

同時日本人有一種「忍」的性格,這種性格已經刻在了骨子當中。這種性格同樣適用在孕婦身上,日本人會認為:大家都可以忍耐沒有座位,那麼孕婦也可以忍受沒有座位。即便是有些生完孩子的人,也會自然地認為:我那個時候都忍受過來了,現在我不讓座,你也應該可以忍受的吧。

和其他人不交流的文化

你會發現在日本電車當中非常安靜,很少有人交頭接耳。這點既是優點,但也是缺點。電車內比較安靜,乘車人可以休息。日本電車安靜的原因,我認為是「不與他人交流的習慣」而造成的。用現在的詞語來講,就是「搭訕」的人很少。

日本很多地方有賣(或者免費領)「孕婦標識」的小卡片/卡牌/吊墜,最開始我認為這是一個好事,畢竟能夠讓周圍的人馬上知道這個人是孕婦。但是仔細想一想,她是不是孕婦,問一下應該就知道了吧?但是卻通過這樣的「道具」來做「無言的溝通」,日本人是多麼不想說話。

總之,在日本就有一種「與不認識的人不說話」的氛圍,在日本街頭每天走過成千上萬的人,但是在街邊聊天說話的人,甚是少見。

結束語

從外國人來看,日本人似乎對什麼都很「冷淡」,不僅僅是孕婦而已。

雖然很多人在宣揚日本育兒有多麼好,但是那是建立在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之上的。許多日本媽媽育兒的十分艱辛,甚至難以得到男人們的理解。

所以,外界所看到的優點,有時候正是身在此處之人想要擺脫的缺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