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知音覓,心心相印百代延

心醉烏托邦 發佈 2019-12-22T03:07:55+00:00

高山流水知音覓,心心相印百代延。細讀《三國演義》原著,可以處處發現刀光劍影、鼓角錚鳴,更不乏分合之韻、韜晦之謀。

高山流水知音覓,心心相印百代延。

細讀《三國演義》原著,可以處處發現刀光劍影、鼓角錚鳴,更不乏分合之韻、韜晦之謀。這是我國古典文學作品裡常議常新的話題,也是最能觸及讀者心靈令其掩卷遐思之處。不過,很多讀者常常忽略了另一處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點」,也就是那些用生動藝術手段表現出來的一次次「知遇之感」。

從先秦時期起,我國就產生了對「知遇之感」的文化追求。以流傳甚廣的《史記》為例,其中描寫的豫讓、荊軻、侯嬴、朱亥、如姬等人的故事,都展現出知遇之深意。「士為知己者死(用),女為說(悅)己者容」成為影響深遠的傳統文化精神。「知遇之感」為人生自我實現提供了上佳選擇。

《三國演義》對知遇的刻畫最明顯生動:周瑜和孫權的知遇造成了赤壁一戰而鼎足三分的大格局。周瑜的才情、智慧乃至風流倜儻都在遇合中得到完美體現;劉備三訪諸葛亮,孔明為報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郭嘉跟隨曹操「從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勳」,病死前還留下遺書給曹操獻出消滅袁紹之子的計策,死後曹操親自祭奠。這些故事都濃墨重彩地展現了「知遇之感」的珍貴。

實現「知遇」很難,「遇」有時候是「眾里尋他千百度」方在「燈火闌珊處」偶然發現。雙方都十分珍惜,甚至表現為生死相許。「知遇之感」的最高境界,是「知音」和「高山流水」的文化精神追求。當「知遇」「知己」「知音」轉化為人生境界的追尋,就會化解人生孤獨感、虛無感,人的心靈將有所依託。

因此,對「知己」「知遇」「知音」的追求代代延續,不斷體現於各類文學作品中。詩詞、散文、小說、戲曲皆有所及。唐人傳奇《虬髯客傳》就表現了多方面的「知遇」和「選擇」主題。紅拂女在隋末慧眼識英雄,果斷地離開大官僚楊素,而夜奔草莽英雄李靖,是選擇丈夫;遇到虬髯客而認兄妹,是選擇朋友;和李靖投奔太原公子李世民,是選擇領導;虬髯客認識到李世民將是天下英主,就去海外發展,並贈李靖和紅拂巨資去追隨李世民起事,也是具「慧眼」而對「知遇」有深刻理解。

再比如詩歌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唐代孟浩然《留別王維》)「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宋代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等,直到清代的蒙學叢書《增廣賢文》中所謂「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都是對「知遇」「知己」「知音」的渴望和追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分析人生有高低不同層次的追求,最高的層次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我各方面的才幹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得到最大滿足和快樂。這,恰恰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印證了「知遇」的積極意義。

正所謂:高山流水知音覓,心心相印百代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