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復發是藥沒吃對?醫生教你該咋選 胃腫瘤專題之潰瘍篇(二)

大醫課堂 發佈 2019-12-21T03:14:32+00:00

由於太小,老人也沒同意醫生取病理活檢的建議,於是醫生只能給他按照常規開了胃潰瘍三聯療法的藥物,並要求如有反覆應儘快回醫院複診,他一開始按照醫生的囑咐認真的服用藥物,只是剛開始似乎有些效果,但症狀還是反覆發生,持續治療3個月,仍未痊癒。

案例分享:

廣州市的一位62歲老人,半年前開始出現反覆腹痛,在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發現有一處小小的胃潰瘍。由於太小,老人也沒同意醫生取病理活檢的建議,於是醫生只能給他按照常規開了胃潰瘍三聯療法的藥物,並要求如有反覆應儘快回醫院複診,他一開始按照醫生的囑咐認真的服用藥物,只是剛開始似乎有些效果,但症狀還是反覆發生,持續治療3個月,仍未痊癒。

老人以為潰瘍病就是這樣,也沒太在意,也就懶得回醫院看了。可又過了3個月,腹痛開始加劇,人也變得消瘦,肚子也漸漸變大。急忙到上一級醫院就診,在胃鏡檢查發現胃內已經有一處不規則潰瘍性病變,病理證實是胃癌。而腹部CT顯示腫瘤已腹腔廣泛轉移伴大量腹水,已無法手術,後終因不治去世。

胃潰瘍治不好 小心胃癌「報到」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病。有研究顯示,10%的人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胃潰瘍。儘管發病率很高,但有一部分的胃潰瘍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甚至還可能自愈,所以並不是所有胃潰瘍患者都能被臨床發現。

但是,胃潰瘍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疾病,大部分的胃潰瘍患者都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引起胃癌的可能。資料顯示,3%~5%的胃潰瘍患者最終發展成了胃癌,特別是慢性潰瘍反覆發作的患者。

對於普通的胃潰瘍,用內科「三聯療法」,即一種抑酸藥或膠體鉍+2種抗HP抗生素,基本上都能治癒,並能大大降低潰瘍復發的機率。一般情況下,潰瘍病人在4~8周就可以好轉。

但由於誘發潰瘍的原因很多(飲食、生活規律、精神心理因素等),反覆發作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對潰瘍忽視不管,或不按療程服藥,潰瘍很可能會轉化為「頑固分子」,就算「三聯療法」也不能拿它奈何。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些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癌性潰瘍的可能,把它當作普通潰瘍來治當然是不行的。胃癌發展迅速,未能及時發現,很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五大信號出現 胃癌離你不遠了

1、疼痛性質和規律發生改變

如果疼痛不是在餐後1~2小時出現,而是沒有規律性、不定時發作,或疼痛一直不緩解,或疼痛的性質發生了改變、跟以前不一樣,則要警惕是不是發生了癌變。

2、用抗潰瘍藥物無效

胃潰瘍雖然反覆發作,但一般服用藥物後,症狀都能緩解。如果服藥後,症狀不改善或者無效,應警惕癌變的可能。

3、進行性消瘦

如果病人在短時間內體重下降嚴重,並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及身體消瘦,則癌變的可能性非常大。

4、出現嘔血和黑便

如果病人近期經常嘔血,或出現柏油樣大便,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並且出現嚴重貧血,這些症狀都表明胃潰瘍可能在向胃癌轉變。

5、腹部出現包塊

胃潰瘍是胃黏膜的損害,一般不會出現腹部包塊。如果發生癌變,腫塊變大,就可能能在病人的左上腹摸到包塊,一定要警惕!

得了胃潰瘍,吃哪種藥最好?

第一類:抑酸藥

抑酸藥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刺激引起的燒灼痛,幫助潰瘍癒合。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胃潰瘍,都需要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

常用抑酸藥有拉唑類和替丁類兩類:拉唑類藥有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艾普拉唑等;替丁類的藥物,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理論上來說,拉唑類的藥物比替丁類的藥物抑制胃酸的效果更好一點。

第二類:抗潰瘍藥

這種藥物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能在胃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就像刷牆一樣,覆蓋在胃黏膜的表面,起到預防和治療胃黏膜損傷、促進組織修復和癒合的作用。

常見的抗潰瘍藥有:鋁碳酸鎂(進口的叫達喜,法國的)、磷酸鋁凝膠(進口的叫潔維樂,韓國的)、硫糖鋁、枸櫞酸鉍鉀等。

第三類:抗生素

如果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如果只依靠抑酸藥和抗潰瘍藥來治療的話,很容易造成潰瘍復發。究其原因,還是病因未除。

所以這種情況下,在治療的時候還會加上抗生素,一般是「抗潰瘍藥+抑酸藥+2種抗生素」。

臨床上常見的抗生素搭配方案有: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四環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得了胃潰瘍,一定要遵醫囑規範用藥,一般情況下都能夠治癒。只有當出現藥物不能控制的大出血、潰瘍穿孔、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或潰瘍高度懷疑癌變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自己的飲食和自己的習慣,多進行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運動,避免這種疾病的發生。

⊙如有問題可私信大醫課堂留言,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得更多專業健康科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