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三國志·魏書·曹休傳

歷史之君 發佈 2020-02-28T13:58:15+00:00

眾人議論紛紛,猶豫不決,曹休說:「賊兵如果真要斷我們的後路,那他們會悄悄地帶兵設伏。如今尚未行動就大造聲勢,說明他們是另有預謀。我們應該趕在他們尚未集結之前,先去攻克吳蘭,張飛也就會不戰自退了。」




曹休傳,曹休字文烈,太祖的族子。天下大亂,各大家族紛紛離京,回歸鄉里。曹休十多歲時喪父,他自己與一客人把父親暫時安葬了,以後他帶著母親,渡江到了吳郡。太祖舉義兵討伐叛賊,他隱名埋姓輾轉到了荊州,又從小路北上,去見太祖。太祖對部下說:「這是我們家的千里駒呀!」讓他與文帝在一起,待他如親骨肉。曹休常隨太祖到處征伐,太祖讓他行使虎豹騎宿衛的職權。劉備派部將吳蘭駐守下辯,太祖派曹洪去征討,任曹休為騎都尉,參予曹洪的軍事。太祖對曹休說:「雖然只讓你參予軍事,其實你也是將帥。」曹洪聽了這話,也放手讓曹休參予軍事。劉備派張飛駐紮在固山,想截斷太祖軍的後路。眾人議論紛紛,猶豫不決,曹休說:「賊兵如果真要斷我們的後路,那他們會悄悄地帶兵設伏。如今尚未行動就大造聲勢,說明他們是另有預謀。我們應該趕在他們尚未集結之前,先去攻克吳蘭,張飛也就會不戰自退了。」曹洪聽取了曹休的見解,進兵攻打吳蘭,吳蘭丟盔棄甲,張飛果然撤兵。太祖攻克漢中後,各路人馬都回到長安,曹休被任命為中領軍。文帝即位,任命他為領軍將軍,統計前後的功勞,封為東陽亭侯。夏侯惇去世後,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皇帝的符節以督領各部隊的軍事。有一次他要出兵遠征,文帝下車,拉著他的手與他告別。孫權派將領駐守歷陽,曹休大軍進攻,大破孫權軍,曹休又派另外一些人馬渡過長江,燒毀了孫權設在蕪湖的營盤數千家。戰後,曹休被封為征東將軍,領任揚州刺史一職,進而封為安陽鄉侯。文帝親征孫權,委任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之以黃鉞,督領張遼等郡縣的二十餘路人馬。在洞浦痛擊孫權的大將呂范等人,大敗他們。曹休又被任命為揚州牧。明帝即位,晉封長平侯。東吳將領審德駐紮在皖城,曹休向他發起攻擊並殺了他,東吳將領韓綜、翟丹率部先後向曹休投降。增加食邑四百戶,加上以前的共計二千五百戶,遷升為大司馬,仍督領揚州。



  太和二年(228),文帝準備兵分兩路向吳國進兵,派司馬宣王從漢水下,曹休直攻尋陽。東吳的軍隊詐降,曹休領兵深入到東吳境內,鬥爭形勢對曹休很是不利,曹休只得帶兵退守石亭。半夜營房中又有騷動,士兵慌亂奔逃,丟失了很多兵甲和輜重。曹休上書向皇帝請罪。皇帝非但沒有怪罪於他,反而派屯騎校尉楊暨來安慰他,並待以很高的禮節給以大量的賞賜,寵愛有加。曹休因這一仗的失利,後背長了大毒瘡,瘡發而死,諡為壯侯。兒子曹肇繼承了爵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