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季即將到來,不妨提前研究一下「茶菜」

末末很會吃 發佈 2020-03-18T22:33:09+00:00

要想春天過得好,嘴邊總得帶點綠。在前兩周里,寫了一些關於春天的飲食,比如青團,比如麥飯,春筍,這些都是南方春天會吃的食物。

要想春天過得好,嘴邊總得帶點綠。在前兩周里,寫了一些關於春天的飲食,比如青團,比如麥飯(野菜),春筍,這些都是南方春天會吃的食物。

而除了這些外,南方人的春天還有一件事要做:品一口春茶。

像是在杭州,最有名的自然是龍井。西湖龍井茶有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五個核心產區。以獅峰為上品,明前開園時期,每日清晨雲霧未散,採茶人家就背著背簍上山採茶,取向陽處、初展的一芽一葉。

獅峰龍井外形扁平光滑,顏色是糙米色的。搭配杭州的虎跑泉水,堪稱「 西湖雙絕 」。喝起來,唇齒留香,滿口生津。回味還有淡淡的花香和米香。

茶不僅好喝,入菜也能增添菜的色澤和香味。

1.吃茶的歷史

中國人在開始飲茶之前,就開始有「吃茶」的習慣。《紅樓夢》里王熙鳳打趣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

如今,在中國很多的城市仍有「吃茶去」這樣的口頭禪。

而這些源於中國深厚的茶文化,茶伴隨人們走過一個一個朝代,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先人,是真的把茶當成食物來看待的。

最初,我們的祖先是把茶葉當作藥物,從野生的大茶樹上砍下枝條,採集嫩梢,先是生嚼。後到了春秋時期,古籍《晏子春秋》中首次出現了關於茶的文字記載:

「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脫粟之食,五卵、茗菜而已」。

其中「茗菜」就是用茶做的菜。

古人把採摘早的嫩茶葉叫「茶」,摘得晚的老葉叫「茗」,把摘回來的鮮茶葉加水下鍋煮成湯飲來吃,這就是「茗菜」。這種嚼著吃的「茗菜」味道,可能和野菜一樣帶點苦澀,難以入口,但不管味道怎麼樣,這都算是中國人吃茶的開始。

到了漢朝,茶葉的烹飪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東漢張揖《廣雅》載:

「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之」。

茶不再是煮一煮,嚼著吃。而是將制好的茶餅烤成紅色,然後搗碎研末,倒入瓷器用沸水沖泡,同時加入姜蔥等調料飲用。

雖然,想來這種蔥薑茶吃起來像是黑暗料理,但至少有了調料,算是有了茶菜的雛形。

在唐代以前,喝茶的人還是很少,飲茶是一件奢侈風雅的事。而到了唐朝,茶飲開始從上層逐漸下沉到民間,陸羽發明了著名的「煎茶法」,讓喝茶變得考究起來。

「煎茶法」非常複雜,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如今在日本很流行。而煎茶需要很多的工具輔佐,在煎茶前,為了將餅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溫「持以逼火」,並且經常翻動,「屢其正」否則會「炎涼不均」,烤到餅茶呈「蝦蟆背」狀時為適度。

煎茶需用風爐和釜作燒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鮮活山水煎煮。煮茶時,當燒到水有「魚目」氣泡。「微有聲」,即「一沸」時,加適量的鹽調味。

有了煎茶,才有了之後的點茶,也有了今天流行的茶泡飯。

據唐《茶賦》載茶「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在唐朝,古人開始有用茶水拌飯的飲食傳統,茶泡飯是難得流傳到今天的美食,比起之前的茗菜和蔥薑茶來說,茶泡飯好吃多了。也因此日本將它作為日本料理最重要的代表菜。

而到了宋朝,在當時熱鬧非凡的市集上,各類美食小吃齊聚。而當時的茶室茶館生意極好,這些地方不僅能飲茶品茗,還是能吃到「蔥茶」「肉羹茶」「粥茶」「五香茶葉蛋」等等茶美食。

而在宋代後,飲茶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而烹茶技術的提升更是帶來了茶療之風的盛行。如在元朝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就記述了一種枸杞茶,它用枸杞和茶葉碾成細末,拌上酥油,調以酒料,遂成食用。

清代才子紀曉嵐更是每天將茶當作蔬菜食用。


2.世界各地的茶菜

通常,茶葉入菜的方式一般有四種:將新鮮茶葉與菜餚一起烤制或炒制。在茶湯里加入菜餚一起燉或燜。將茶葉磨成粉撒入菜餚或製成點心。用茶葉的香氣熏制食品。

茶和菜的搭配,不僅僅是放在一起就好了。要做茶菜,用料要考究,整體的色澤要素雅,搭配要合適,要能夠讓茶葉綻放鮮香才可。一定要適宜,不可盲目胡亂地炒在一起。

在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基於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氣候和地理環境誕生了不同的茶葉。基於不同的茶類,也誕生了各式各樣的茶菜。

坐標:閩南

茶菜代表:大紅袍茶葉蛋 二老論道湯 水仙飯

二老論道湯

傳統鴨湯或以清水燉煲或加入藥膳,「二老論道湯」卻將鐵觀音老茶巧妙加入土鴨湯中,原汁原味的食材與上等好茶相得益彰,湯汁清亮,入口帶有甘甜醇厚的茶韻,清熱解毒,補而不燥。在鴨湯之中能品出觀音韻,這種體驗太美妙。

水仙飯

取正岩水仙茶8克,取材、沖泡出湯,取一碗泰國香米飯,米飯成熟度要求略硬,不要太過綿軟,倒入水仙茶湯,拌勻即食。這樣的吃法有點像日本的茶泡飯,還可以加入芥末,海苔等調味。


大紅袍茶葉蛋

去到武夷山,有一道茶菜是遊客必吃的,這個就是大紅袍茶葉蛋。清代大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里寫到茶葉蛋的做法:「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支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只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做點心。」

大紅袍是岩茶中品質最為優異者,製作精細,產量稀少。而雞蛋本身含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用茶葉煮蛋後,大紅袍的清香和口感融入雞蛋,經過燉煮,逐漸入味。

製作大紅袍茶葉蛋,大紅袍原葉茶湯,先煮後悶,煮出大紅袍醇厚的香味。接下來,將雞蛋先用大紅袍茶湯煮熟後,倒入大量冰塊降溫,讓雞蛋瞬間緊縮。

煮過一次的茶葉蛋在冰鎮後取出敲裂殼,然後再準備一鍋新的大紅袍茶湯,加入香料秘方,進行第二次的熬煮,茶香和香料從裂痕滲透進去,讓茶葉蛋又香又入味。

煮好的茶葉蛋,需要在大紅袍湯底的滷汁中浸泡上十個小時再來吃。

坐標:杭州

茶菜代表:茶香雞 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

在杭州有一道茶葉名菜,幾乎無人不知。遊客來杭州必點,這說的就是龍井蝦仁。相傳,清末安徽的廚師就在用「雀舌」「鷹爪」等茶葉去炒河蝦仁了。

美食家高陽在《古今食事》里也曾提及:「翁同創製了一道龍井蝦仁,即西湖龍井茶葉炒蝦仁,真堪與蓬房魚匹配。」所以,在清朝時期,龍井茶葉已經入菜。

除了著名的龍井蝦仁外,烏龍茶、紅茶、花茶等茶葉品種均能入菜,在春茶季,不妨也學習古人,把茶葉的芳香吃進肚子。

茶香雞

在杭州除了龍井蝦仁外,還有一道綠茶的菜餚很容易點到,就是茶香雞。去綠茶或者其他杭幫菜餐館,就能吃到。茶香雞在家也可以做,將茶葉泡開,加花椒、姜蔥等料調勻後,放入嫩雞,靜置半個小時,讓茶香入味。

在碗裡加2勺鹽、3勺醬油、適量生薑和蔥結,給雞按摩5分鐘,再醃製45分鐘。

把雞放入鍋里,放入生薑、蔥結、大蒜、干辣椒,再倒入沒過雞的水,開火煮2小時。2小時後,取適量茶葉泡開,在鍋里放適量油,燒至6成熱後把茶葉下鍋炸至酥脆。

把油淋在雞上,這道茶香雞就做好了。


坐標:雲南

代表菜:普洱茶燉排骨 普洱茶香雞 涼拌茶


普洱茶香雞

雲南人連花都不會放過,更何況是茶葉。 普洱茶香雞就是一道雲南人愛吃的美食。做法和杭州的茶香雞不太一樣。

首先將準備好的洋蔥片、薑片、蒜瓣等食材放入油鍋,炸出香味後撈出;然後放入雞塊,大火炸至熟透;將炸好的雞塊撈出後,把濾出來的普洱茶用小漏網放進油鍋炸到酥脆;將炸好的雞塊裝盤,撒上花椒鹽和炸好的普洱茶葉。

涼拌茶

在西雙版納還有一種比較重口味的做法。將剛採收來的鮮嫩茶葉揉軟搓細,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隨即投入黃果葉、酸筍、酸螞蟻、白生、大蒜、辣椒、鹽巴等配料拌勻,便成為基諾族喜愛的「拉撥批皮」,即涼拌茶。

普洱茶燉豬肘子 / 排骨

普洱茶和紅茶還很適合燉肉,比如和豬肘子在一起。用去掉茶葉的茶湯將豬肘浸泡去油腥,然後再放入鍋里燜。要實現麻煩的話也可以直接在茶湯里加入各種醬料,然後放入豬肘文火慢燉。


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排骨。當然也可以稍作調整,將熱油鍋內放排骨翻炒出香味,加普洱茶水,大火10分鐘,繼而小火半小時,出鍋前放鹽和冰糖調味。出鍋的普洱茶排骨同樣很出色,茶湯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解肉的膩味。

坐標:廣東

代表菜:廣東太爺雞

廣東太爺雞

廣東人真的會吃雞,如果你去過廣東就會發現,這裡雞的做法五花八門。在燒臘店,白切雞的旁邊有鹽焗雞、九爺雞,粵菜酒樓有炸子雞、紙包雞,幾近失傳的粵菜有玉樹雞、百花雞,茶餐廳吃碟頭飯還有西檸煎軟雞、鴛鴦雞(白切雞拼豉油雞)。

太爺雞是將雞浸完豉油滷水後,再用普洱、甘蔗加糖熏制出層次豐富的茶香、甜香,古人用四字形容為「透骨醉香」。

由於此雞系經滷煮後用茶葉制而成,透骨醇香,所以又稱「太爺茶香雞」。

坐標:日本

代表菜:茶泡飯 抹茶點心


茶泡飯

日本茶泡飯使用的「茶」,最早、最具有普及性的就是煎茶,也就是最常見的日本綠茶,除此之外還有抹茶、玄米茶、紅茶等日本茶。

將茶葉梗放在粗網裡水洗一下,把髒東西洗出來,往茶葉里加開水,一點一點倒進去,茶就會濃起來,將茶湯倒入飯後,加入各種各樣的佐料,比如:芥末、醬油、味醂、醬湯、芝麻等;還有各種各樣的配菜,如梅干、鮭魚、鱈魚子、海苔、金槍魚、鰻魚、鯛魚等。


這碗清淡,提神的飯菜就做好了。


抹茶蛋糕 / 綠豆糕

抹茶應是以一種綠茶為原料而研磨而成的再加工茶。製作抹茶的原料,便是碾茶。碾茶,既可以製作抹茶,也可以直接沖泡飲用。

而如今在各大飲品,甜品店中我們都能找到抹茶的身影。抹茶粉可以加牛奶調配,也可以放入各色的糕點之中,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甜品。

互動:你有吃過什麼茶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