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智商大多遺傳自母親?爸爸智商高媽媽智商低,生的寶寶怎麼樣

兒科醫生王東記 發佈 2019-12-22T19:55:08+00:00

除此之外,智力是一種複雜性狀,智力可能與多個染色體有關,僅僅單靠X染色體來確定下一代智力的高低,過於片面,有失武斷。

寶寶機不機靈、在兒童時期聰不聰明是一個備受關心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聰明 ,在智力上面高人一籌,都是以自己的孩子為榜樣。網上一直盛傳,「寶寶的智商由媽媽決定」,事實真是這樣嗎?

寶寶智商大多遺傳自母親?

影響寶寶智商的因素有很多,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各占一部分。其中後天因素占的比重多一些,比如營養因素、環境因素、家庭因素等等。

很多人認為寶寶的智商受母親的影響更大,他們認為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都全部位於X染色體上,即胎兒的智力主要受X染色體的影響。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一條來自爸爸一條來自媽媽,因此智商受父母的遺傳影響是對半分。而男性的性染色為XY性染色體,這條X的染色體主要來自媽媽,因此男孩的智商受母親的影響比較大,故有此定論。

事實上,有研究數據顯示母親和孩子的智商相關係數為0.443,父親和孩子的智商相關係數為0.411(相關係數越接近1,說明相關性越強)。這不足10%的差距實在顯的微乎其微,相關程度類似,不存在哪一方的智力在遺傳上占據了明顯主導。因此「寶寶的智商由媽決定」的定論就變得站不住腳。

除此之外,智力是一種複雜性狀,智力可能與多個染色體有關,僅僅單靠X染色體來確定下一代智力的高低,過於片面,有失武斷。而且也並不完全由我們的基因決定,而是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包括後天的教育、成長環境等)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特定的基因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異。

而且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占一半左右,剩下的一半由後天生長環境決定,在日常生活中母親的影響可能會更大。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文化水平高的母親會給孩子帶來優質的家庭教育。從生理上說,在一些偏遠地區,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生育年齡普遍偏小,由於過早生育,自身的骨骼和組織還未生長成熟,如果承擔起孕育的重任則容易對胎兒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比如缺血、營養不良等,也增加了損傷智力的風險。

怎麼樣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寶寶的智力發展同時受到諸多後天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營養狀況(比如孕期、哺乳期、兒童期缺碘可以導致孩子不可逆的智力損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遺傳基因無法改變,如果想要孩子更聰明,不妨從後天因素著手,為孩子創造一個更有利於智力發展的外界環境。

1、儘量母乳餵養。母乳營養全面豐富,適合嬰兒消化能力,而且母乳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可增強嬰兒的體質,減少疾病。其次,母乳餵養可以提高寶寶智商,母乳中含有DHA、AA有益於嬰兒大腦發育。

2、睡足睡好。良好的睡眠也是智力發育的關鍵,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至少要保證孩子10個小時的睡眠。只有大腦充分休息,才能提高智力水平。

3、儘量豐富兒童的環境。在不同的關鍵時期,給予環境、人、言語、聲音、形狀、色彩、氣味的刺激。給寶寶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必須讓孩子去自由地融入環境,鼓勵孩子去多經歷、多參與、多獨立做事與承擔。

4、重視早餐。每天給寶寶吃營養豐富的早餐,空腹一夜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包括大腦在內,都需補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健腦食物,這時的營養利用率要高於其他兩餐。

5、營養均衡。多給寶寶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如魚蝦,魚蝦中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鋅、鐵等微量元素,被稱為「腦黃金」。有節制的進食,切勿暴飲暴食。

6、多讓寶寶運動。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互動,多和寶寶交流,可以給寶寶多聽音樂,音樂有健腦、開發大腦潛能、調整左右腦的功能。多進行精細動作培養(握筆、搭積木、穿扣眼、用筷子、撕紙)。多去引導孩子正確的遊戲,儘量不要讓孩子去玩電子遊戲,還是讓孩子多做戶外遊戲。

7、左腦和右腦同時開發最好。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的學某項專長,如畫畫、舞蹈之類的,不僅是開發孩子智力、開發左右腦的一種方式,而且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會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