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長不到遺傳身高?可能是父母挖坑不填,「中野輔」聯動助娃增高

兜媽愛叨叨 發佈 2020-05-10T06:36:59+00:00

姚明的爺爺身高2.03米、父親2.08米、母親1.88米,他們全家都很高,姚明就遺傳了這種基因,身高高達2.26米!

提到孩子身高,兜媽相信這是寶媽跟閨蜜茶餘飯後避不開的話題之一。

看到別人家的寶貝個子竄竄長,再看自己家的娃,心裡就一陣酸疼……

「娃,你咋跟矮冬瓜似的?我和你爸也不矮啊,怎麼到你這……」

正常來說,孩子的身高跟遺傳有很大關聯,就拿「中國巨人」姚明來舉例!

姚明的爺爺身高2.03米、父親2.08米、母親1.88米,他們全家都很高,姚明就遺傳了這種基因,身高高達2.26米!

同樣姚明的9歲女孩,身高也有1.70米,完全是遺傳了父母的優異基因啊!

看到這裡,可能大多數寶媽、奶爸都不理解,不是說身高「7分看遺傳」嗎?為啥咱家娃就沒遺傳好?

其實,根據2017年一組來自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線上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父母對兒子的平均期望身高是179厘米,女兒為167厘米,平均超過遺傳身高6厘米。

其中,子女實際身高低於父母期望身高的占比79.7%,低於遺傳身高的有54.2%。也就是說,近8成人身高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超過半數人沒達到遺傳的理論值。

說起來,這可能得怪父母,你們自己挖坑不填導致孩子長不高,怪誰呢?

父母「挖坑不填」,孩子身高受限

第一坑:你以為你家孩子很矮

許多時候,寶媽、奶爸帶娃去醫院體檢時,都喜歡問這個問題:

「醫生啊,我家孩子XX歲了,身高才XXX,是不是有點矮啊?」

沒錯,寶媽看到別人家同齡的孩子個子高,再對比自己家的孩子,就有些擔心孩子身高發育停滯,其實這種想法並沒有道理啊!

遺傳因素對身高影響很大,若是父母本身身高就不理想,孩子矮一點不就是正常現象嗎?

若是父母身高不矮,卻覺得孩子在同齡人中比較矮,這也說主觀判斷,沒有科學依據啊!

接下來,兜媽就拿兒童身高發育參考表給大家科普下!

各位寶媽、奶爸可以參考下這個兒童身高標準表,若是娃處於正常範圍,不需要擔心。

若是娃偏低於正常範圍,也不要太焦躁,每個娃都是潛力股,他們還有時間進行衝刺喔!

小貼士

我們應該怎麼給孩子測量身高?

孩子2歲以下,我們可以採用臥位測量法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膝蓋摁平,小腳放鬆,測量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孩子2歲以上,我們就要用立位測量法,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身高體重測試儀咯,若是沒有的話:

讓寶寶貼牆站直,足跟併攏、膝蓋貼緊,挺胸抬頭,足跟、臀部、後腦勺三點一線靠牆,用捲尺來測也可以喔。

第二坑:錯信謠言

1.孩子骨密度偏低,以後可能長不高?

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重要指標。

一個孩子會不會長高,通常要看他的骨骼如何,若是骨骼生長發育好,那麼就會長得高;若是骨骼生長發育有問題,就可能出現生長障礙、身材矮小。

但是!生長期的孩子骨密度偏低是正常現象,畢竟孩子還在發育,父母不能憑藉一次檢測就把孩子一棒子打死。

2.孩子長高的黃金期是青春期,現在無所謂

眾所周知,我們都知道孩子處於青春期時,是他們身體發育的黃金期,身高可能突增猛漲。

但是,孩子身高的黃金期在年齡段上,不光只有青春期,還有嬰幼兒時期,並且嬰幼兒期是孩子生長最快速的時期!

想要孩子在青春期長高高,打好基礎會更好,而這個基礎多數都被寶媽、奶爸忽略了,典型的「挖坑不填」啊!

3.我和老公都不高,孩子也沒潛力

父母是矮冬瓜,孩子就一定是矮冬瓜嗎?

雖說的確有這種可能,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啊!

孩子的身高是「7分靠遺傳,3分靠打拚」,就算遺傳不行,我們也可以靠後天努力,幫娃爭取啊!

只要父母全力幫助,孩子就會有8-15cm的上升空間,這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

第三坑:這些偏方太坑娃

1.多喝牛奶長高高

歐美孩子每天早上都會喝一杯牛奶,這也是他們身體健碩的原因之一,牛奶確實有幫助孩子增高的能力。

但是,任何東西都不能過量啊!牛奶雖好,也不能拿它當水喝,否則會影響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的攝入,孩子體內營養就會「偏科」啊。

2.狂吃鈣片增強骨質

我們都知道,孩子想要長高高,骨質就要發育好,而想要增強骨質,補鈣是關鍵。

然而,補鈣要適當,鈣若是吃多了,孩子身體也會吸收不了,反而會起副作用,例如便秘、腎結石。

所以,孩子在補鈣的同時也要補促進身體吸收鈣質的維生素D。

3.吃增高藥、打生長激素

聽說過拔苗助長的故事嗎?吃增高藥、打激素就是給孩子拔苗助長,最後只會損害孩子的骨骼,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況且,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組,並沒有「長高」這一項,如果你在市場上看到了增高神藥,那只能說明賣家是騙子!

春季是孩子長高黃金期,「中野輔」聯動幫娃助力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貓貓發春的季節。

當然,這個季節也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特別是神秘的5月!

世衛組織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兒童身高增長的速度會根據四季更迭有所變化,其中春季速度最快,而在春季中5月的增速最快。

原因可能有2點。

①5月,陽光中的紫外線含量在12個月份中排名第一,紫外線含有大量熱能,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骨骼造血,這就給孩子增高提供了基礎。

②站在中醫的角度解釋,5月份後,春意盎然,人體肝臟疏泄升發,小兒體質特點正好是「肝常有餘」,孩子體內陽氣充足,就會快速發育。

當然,就算春天來了,父母「挖坑不填」,也很難幫助孩子長高,下面我們就來個趣味解說,談談如何幫助孩子填坑!

1.中路發動機——運動

在MOBA遊戲中,中路是遊戲團隊中的C位,中路拖沓就會導致隊伍節奏脫節,只能被動挨打!

而在填坑戰中,我們的「中路」就是運動!

受疫情困擾,兜媽建議孩子不要去人流密集區域運動,像空曠的操場、靜謐的公園等地才適合孩子玩耍。

時間上,寶媽儘量避開10點~16點,否則孩子容易被太陽曬傷。

運動項目的話,2歲以下孩子,只需要做一些蹬腿、踮腳、扭屁股等簡單運動,而2歲以上孩子可以進行跳遠、跳高、跳繩、體操、游泳、羽毛球、籃球、跑步等運動。

相信,孩子在外面揮汗的過程,就會在不經意間長高哦!

2.團隊的輔助達人——飲食

輔助是一個隊伍中的眼睛和肌肉,沒有輔助的話,就沒有視野探查前進的方向,更無法輔佐好已方C位。

填坑戰中,我們的「輔助」就是飲食,它可以幫助孩子運動得到利益最大化!

當然,孩子的飲食也有節奏,可不是啥都吃,而是要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保障攝入情況下,做到營養均衡!

①一日三餐要做到「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葷素搭配、不挑食、少吃零食;

②補鈣很關鍵,但是幫助身體吸收鈣的維生素D也至關重要;

③牛奶、雞蛋、肉禽、蔬果等,每天攝入量要在正常範圍內,不要超標,容易長胖哦!

3.節奏永動機——睡眠

打野是團隊中的節奏永動機,好打野會串聯三路,幫助隊伍建立前期優勢並控制野區資源。

而填坑戰中,睡眠就是「打野」。

孩子在什麼時候最容易長個?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深夜!

要知道,生長激素在人熟睡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時的3倍左右。

這說明孩子有一個好睡眠,有助於長高高。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推薦:1~2歲孩子,每天應該睡11~14個小時;3~5歲孩子每天應該睡10~13個小時;6~13歲孩子每天應睡9~11個小時。

兜媽寄語

當然,除了這3種方式外,孩子的心情也會影響到身高,這說明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也很關鍵!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家孩子長不到遺傳身高的原因找到了嗎?你們心中孩子的理想身高是多少?有沒有幫孩子長身高的小方法?快來分享下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