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常給摸寶寶的這3個部位,寶寶不僅身體好,長大還會更聰明

小c育兒家 發佈 2020-04-12T23:18:43+00:00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堪稱大熊貓,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會把孩子捧在手心,不願孩子受到一點傷害。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堪稱大熊貓,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會把孩子捧在手心,不願孩子受到一點傷害。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比他人聰明,比他人優秀。這當然是人之常情,只是不少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去照顧孩子,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更出眾。

在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如果家長能夠經常撫摸他們的這些部位,那麼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小李是一位新手媽媽,女兒出生的那一年她剛剛35歲,在這樣的一個年紀擁有了自己的孩子,小李當然是非常珍惜,恨不得一天24小時把孩子放在自己身邊,一刻都不願離開。

每次有朋友來看女兒的時候,小李都會非常的緊張,就怕別人抱著自己的女兒又親又捏。甚至連老公碰女兒,小李都會拒絕,這讓老公非常不滿,他質問小李,為什麼自己想親親女兒都不行?

面對所有人的疑問,小李只說了一句,她說孩子非常嬌嫩,哪裡都不能碰。愛孩子當然沒有錯,但是小李這樣的做法顯然有些極端,其實孩子身上有幾個部位是應該多撫摸的,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健康更聰明。

寶寶這3個部位要多摸,孩子會更聰明

美國兒科學會斯特佳博士說:孩子有些部位要多觸摸,通過觸覺來激發孩子的神經和感官的發育,孩子以後會更聰明。

背部

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會潛意識的用手拍拍他們的後背,這樣寶寶大部分時候都能夠安靜一點,因為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關愛,所以會很有安全感,這時寶寶自然就會減少哭鬧,變得儘可能乖巧。

撫摸寶寶的背部,還能對他們的頸椎神經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越多撫摸他們的背部,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會越強,這對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會起到刺激作用,讓寶寶更聰明。

雙手

我們的雙手分布著非常多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經常會受到外界的刺激,當外界的刺激越來越多時,寶寶的神經末梢就會發出更多的反饋,他們的大腦會接受的各種信號,自然會越用越靈活,變得更聰明。

父母要多摸摸寶寶的小手,這不僅能夠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更能夠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當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越來越活躍時,思維模式也會更加多樣化,這自然非常有利寶寶的大腦發育。


小腳

寶寶的小腳特別可愛,很多父母沒事的時候都喜歡捏捏寶寶的小腳,這其實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在中醫學裡,腳部分布著很多穴位,每一個穴位都直接影響人體器官的狀況,多按摩寶寶的腳部,能夠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

撫摸寶寶的小腳,會讓寶寶覺得特別開心,他們很喜歡這種和父母互動的感覺。通過這樣的動作寶寶體內的激素會分泌的更加平衡,對於內循環的調節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嬰幼兒期缺乏撫摸的孩子,可能會得「肌膚饑渴症」

在心理學裡,有一種說法叫做皮膚饑渴症美國邁阿密接觸研究機構負責人菲爾德指出:人體的肌膚和胃一樣需要進食以消除飢餓感,而進食的方式便是撫愛和觸摸。

在20世紀的美國,孤兒院大多都進行「無菌養育」,也就是護士在照顧嬰兒時,被規定不能密切接觸嬰兒,更談不上撫摸了,這一行為並沒有使嬰兒們遠離疾病,反而帶來了大量的死亡和行為古怪的孩子。

後來被當地一些關注孤兒院孩子的心理學家和兒童學家們發現,他們開始建議護士們擁抱安撫嬰兒,才阻止這一悲劇的延續,撫摸嬰兒的養育做法也慢慢被廣泛普及。

寶寶特別渴望父母特別是媽媽的撫摸,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依戀感,如果在童年時媽媽對寶寶關注的較少,那麼成年之後就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肌膚饑渴症狀,這會讓人們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響,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幸福感。

如何治療皮膚饑渴症?

  • 加強自我認知

人們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現皮膚饑渴症,只有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才能夠更好的找到應對方法。對於很多人來說,產生皮膚饑渴症的原因基本上有兩種:

一種是對安全感的渴望,皮膚接觸能讓他們感到更安全;另一種是依戀感的表現,如果對親密關係的依戀感較強,皮膚饑渴症就會越明顯。

  • 接納自己的症狀

皮膚饑渴症是一種正常現象,當人們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會對其特別渴望。正如我們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睏了要睡覺一樣,對於自己的皮膚饑渴症,人們只有心平氣和的去接受,才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 盡情地釋放自我

人們可以選擇一個讓自己完全放鬆的場合,心無顧忌的去享受擁抱,享受親吻,讓自己的肌膚去尋找接觸帶來的安全感。

有時人們可以自我催眠,有時也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只要把自己的身心完全釋放,才能夠真正治療心中所受到的傷害,當人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愛之後,肌膚饑渴症自然會痊癒。

如何鞏固肌膚撫摸帶給寶寶的安全感?

父母有時間的時候,應該多幫寶寶做一些按摩,比如輕輕的捏捏他們的後背,或者是順時針的撫摸小肚子,又或者是捏捏他們的手心腳心。

當然力度一定要輕,最重要的是堅持,只有做到經常和寶寶進行肢體互動,寶寶才能夠更有安全感,他們的肌膚才不會出現饑渴症狀,這對寶寶一生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利的。

總之多關心寶寶,陪伴寶寶,和他們多進行一些語言和肢體方面的交流,這樣寶寶不僅會更健康,也會更聰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