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部位長息肉,需及時切除,拖久了會發生惡變

晨湘西 發佈 2020-04-12T00:55:42+00:00

雖然息肉屬於良性病變,但是也不能忽視了它的潛在危害,因為有一部分息肉是會惡變的,如果不加理會,很可能會發展成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藍字」

息肉是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的贅生物,屬於一種良性病變,我們也可以簡單的將息肉理解為身體裡面長了一個「肉疙瘩」。

身體的很多部位都有可能會出現息肉,但是目前還不能明確息肉出現的原因,很可能與遺傳因素或者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有關。

通常會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來給這個「肉疙瘩」起名字,比如長在大腸裡面的叫做大腸息肉,長在鼻腔裡面的叫做鼻息肉。

雖然息肉屬於良性病變,但是也不能忽視了它的潛在危害,因為有一部分息肉是會惡變的,如果不加理會,很可能會發展成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

此時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以下這三個部位長了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

1、大腸息肉

常見的大腸息肉被分為了兩類:一類是炎性息肉,另一類是腺瘤性息肉。

腸道增生是導致炎性息肉的主要原因,這種類型的大腸息肉惡變的風險較小,可能會在沒有長大時就自行消失了。

而腺瘤性息肉一般是不會自行消失的,且藥物也無法將它消除,同時這類息肉的惡變機率非常高。大腸腺瘤性息肉從小息肉長到大息肉,再發生惡變往往只需要5-1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而且普遍認為腺瘤息肉的體積越大,則癌變的機率就越高,直徑超過了2cm的大腸腺瘤多半都會發展成為大腸癌,因此,儘早切除才是更好的選擇。

2、胃息肉

胃息肉是長在胃黏膜表面的一種良性隆起物,大多數胃息肉都呈現為乳頭狀突起。與大腸息肉相類似,胃息肉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胃息肉較小時通常比較簡單,不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傷害,而隨著體積的不斷增大,其危害性也就越來越大。

直徑不超過1cm時,其惡變的機率不到1%,一旦超過了2cm其發展成胃癌的風險就大大增加,可達到50%。

而且腺瘤性胃息肉的惡變風險要遠遠高於增生性胃息肉,因此,要根據息肉的類型和大小及時進行手術切除為好。

3、鼻息肉

鼻塞是一種很普遍的症狀表現,出現鼻塞首先想到的是感冒,但實際上鼻塞也可能是長了鼻息肉導致的。

鼻息肉的發生與空氣污染,鼻粘膜長期受炎症刺激有很大關係,是長在鼻粘膜上的淡黃色小肉塊。

鼻息肉也存在一定的惡變傾向,可能會轉變為鼻咽癌,這也是當今發病率較高的癌症之一,同時也是不容易治療的癌症疾病之一。

因此,為了保證身體不受癌症困擾,對鼻息肉進行及時的治療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此可見,息肉雖是良性病變,但也存在著癌變的風險,為了降低癌變機率,應該考慮儘早將息肉這個「肉疙瘩」切除。尤其是以上三個部位長了息肉,一定要引起重視。

事實上,每年常規體檢都能更好找出疾病的「蛛絲馬跡」,但問題是又有多少人能重視每年的體檢呢

【來源:花垣縣人民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