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將玉器「神仙化」,有玉器加持可保全家世代祥瑞,無所不能

文藏玉器 發佈 2020-01-13T20:32:12+00:00

漢代 玉唅蟬長二・一厘米 寬二・九厘米 厚〇・八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當時的人們認為精氣皆是由人身上的孔竅散逸,因此若以玉器填塞,可以達到保存精氣的效果,因此九竅玉是雙眼、雙耳、鼻孔、口部、肛門,以及生殖器所使用的玉器。

漢代自西漢至東漢有四百餘年之久,玉器藝術自然不會始終如一。兩漢玉器相似,但視覺效果有所不同。主要是動態張力趨緩,轉變成朦朧舒緩的視覺效果。

漢代 玉雲紋環 高九・七厘米 徑四・六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基於特殊的神性,玉料不但能助陽世之人修煉成仙、驅邪避禍,還有幫助去世的人保持精氣、甚至強化精氣的功效,自先秦以來即有以玉器製作喪葬覆面的習俗,至漢代,逐漸為九竅玉所取代,最後並發展成包覆全身的金鏤或銀鏤玉衣。

漢代 玉唅蟬 長二・一厘米 寬二・九厘米 厚〇・八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當時的人們認為精氣皆是由人身上的孔竅散逸,因此若以玉器填塞,可以達到保存精氣的效果,因此九竅玉是雙眼、雙耳、鼻孔、口部、肛門,以及生殖器所使用的玉器。由於是喪葬玉,因此玉質一般皆非上乘,顏色多呈青碧色,做工也較為簡單,其中放在口內的九竅玉,一般多為蟬形的唅蟬。會以玉蟬作為口唅,是因為蟬在幼蟲階段,必須蟄伏在地下數年,對漢代人而言,破土成蛹、羽化成蟬的神秘過程如同成仙再生。因此希冀過世之人可以藉此達臻化境,羽化登仙。

西漢 玉雙身龍紋大璧 外徑三〇・四厘米 內徑五・四厘米 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九竅玉之外,還有一種質地相近、尺寸相當大的特殊玉璧,只在最高等級貴族墓如諸侯王墓中出現,一般稱為雙身龍紋大璧。此種玉璧多放置在墓主人的前胸後背或是作為棺槨的貼飾,雖然製作較為粗略,卻是最高等級的玉器,幫助墓主人得生仙界。

漢代 玉握豬 左:高二・九厘米 長一一・二厘米 右:高二・六厘米 長一一・七厘米

左側玉握豬雕刻細部

另外一種做工簡略,以俗稱「漢八刀」製程完成的握豬,則是置握在墓主人手中,象徵財富之用。「漢八刀」這種稱法,會予人暢快淋漓,大刀揮灑的感受,但其實這只是因為握豬為喪葬用器,所以不需要太多精巧的設計和製作,因而形成的藝術美感。但即使作工簡陋,卻是最高等級貴族才能使用,畢竟玉料這種特殊材質在漢代是貴族獨享的貴重資源,絕非一般人所能使用。

東漢  玉「益壽」銘出廓璧 通高一三・二厘米 徑一〇・五厘米  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玉「益壽」銘出廓璧的一面拓片

玉「益壽」銘出廓璧上一龍一螭頂負「益壽」兩字

玉器在漢代人心中既然有特殊的神性,也常常製作成具有祥瑞意義的重器,例如鏤刻「宜子孫」銘文的出廓玉璧等,不但祈求今生的福分,也期待傳諸後世、子孫永寶。又如由一龍一螭左右頂負「益壽」兩字的出廓玉璧,顯然和神仙思想、延年長生的觀念有密切的關係。

東漢  玉「長樂」銘出廓璧 通高一八・六厘米  徑一二・六厘米 內徑二・六厘米  厚〇・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原清宮舊藏)

玉「長樂」銘出廓璧的一面拓片

至於另一件「長樂」銘文的出廓玉璧,左右神獸雖然以多視角扭轉組合的形式設計,但已經平板化的形式會形成平和舒緩的視覺效果;當神獸在雲氣中緩慢游移,將營造出氣定神閒的仙境氣息,恰好符合「長樂未央」的文字寓意,也足以作為對後世子孫的祝福,祈願子子孫孫永寶用,福澤綿遠流長。

漢代玉器不論在等級、藝術成就以及技巧等方面,皆在玉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原文作者:蔡慶良

本文摘選自《紫禁城》2010年10月刊《玉器鑑賞之七 漢代玉器(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