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不愛吃飯?媽媽決定只給兒子吃一個小壽司後,劇情反轉!

幼兒說 發佈 2020-04-14T01:38:44+00:00

有媽媽說,「真發愁,小孩不願吃飯,瘦瘦的」;也有爸爸說,「小孩吃飯的時候,只吃了幾口就不願意吃了」;還有照顧小孩的老人說,「小孩經常不願意吃飯,老要大人追著餵」…

有媽媽說,「真發愁,小孩不願吃飯,瘦瘦的」;

也有爸爸說,「小孩吃飯的時候,只吃了幾口就不願意吃了」;

還有照顧小孩的老人說,「小孩經常不願意吃飯,老要大人追著餵」……



小孩不願吃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當小孩說「不想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解釋也很簡單,有些小孩說「胃口不好」,有些小孩說「我覺得很飽」,當然也有小孩說「感覺不好吃」,那麼他們不吃飯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呢?常見的有幾種。

生理原因:身體不舒服。當小孩腸胃不適或生病,他們就不想吃;另外,小孩平時的運動量少,需要的身體能量少,他們自然就吃得少。



另外還有心理原因。研究發現,當小孩長期的飯菜過於單一,他們的身體就會發出「警告信號」,小孩便可能出現不想吃或者厭食的狀況。在大人們看來,這些小孩就是不愛吃飯,其實那是因為他們的身體需要更加豐富的營養。所以這也是父母需要變換菜餚的徵兆。

除此之外,如果大人平時把孩子吃飯當「頭等大事」對待,例如有些家庭總是把孩子的飯碗裝得滿滿的,恨不得小孩吃上大人的飯量;或常常指責孩子吃得過少;孩子一不吃,他們就採用逼迫、利誘或批評……大人們的這些錯誤做法,給孩子帶來了壓力。當壓力過大時,孩子便抗拒「吃飯」這個罪魁禍首。



不得不說,大人威迫利誘加強迫孩子吃飯,到底有什麼危害?大人越逼迫,孩子越排斥,還會帶來一輩子的「陰影」。有研究發現,一個家庭越是把孩子吃飯當重要目標,經常關注孩子吃了多少或孩子不吃什麼,這種養育方式一定會養出挑食的孩子。另外,在孩子年幼時,大人如果一味地強迫孩子進食某類食物,例如蔬菜,孩子長大後不僅大機率不會喜歡吃蔬菜,還可能會有「蔬菜恐懼」心理。所以,逼迫孩子吃飯可不是一件好事。


你或許可以借鑑這位媽媽的做法

漫畫集:孩子不吃飯?不用著急……

平時……

某一天……


想起了「飢餓策略」。「飢餓策略」是一個心理學方面的詞,說的是人越感覺到缺乏,越要去追逐。所以,如果你家小孩長期不愛吃飯,可以試試每一次盛少一點,給小孩製造缺乏感,鼓勵孩子吃完再添,小孩反而吃得更多。除此之外,一勺飯或一小撮飯,再用一個大碗裝起來,「大」碗襯託了飯的「少」,更促進了小孩戰勝的慾望。

有些媽媽可能擔心,如果這樣做的話,孩子吃得會不會太少了?吃是人類的生理需求,你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尤其在當今物質豐富的環境下。另外,平時增加孩子的運動量,經常變化肉和菜的種類以及做法,慢慢地,孩子的食慾會出奇的好。當然,前提是除了正餐外,儘量讓孩子少吃零食。


我的一位朋友的真實故事

一位朋友告訴我,某一天,她用一隻盤子,給6歲的女兒只裝了3勺飯、兩塊肉和兩根青菜。她的女兒很奇怪地問:「為什麼這麼少?」媽媽故意說:「我覺得你可能不是很餓。如果你吃完後還想吃,媽媽再給你裝一點。」結果她很快就吃完了,剛吃完就說:「今天的飯菜好像比較好吃。」最終,她的女兒當晚吃了五盤!「計算起來,比平時整一碗的量還多一些,真的太奇妙了……」

所以,孩子只想吃一勺飯?那就真的從只給他/她一勺開始吧……



關鍵字:媽媽餵養、幼兒心理、育兒方法、親子互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抄襲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