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齡段是給娃"立規矩"黃金期,錯過這些階段,孩子以後會難管

二寶媽媽談育兒 發佈 2019-12-19T12:13:02+00:00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給孩子立規矩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太早"立規"怕扼殺孩子的天性,太晚又怕壞毛病早已養成。其實給孩子立規矩是有黃金期的,牢牢抓住黃金期可以讓"立規"事半功倍。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給孩子立規矩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太早"立規"怕扼殺孩子的天性,太晚又怕壞毛病早已養成。

其實給孩子立規矩是有黃金期的,牢牢抓住黃金期可以讓"立規"事半功倍。

小區有個叫麗麗的小孩,在上周的時候麗麗媽媽就被班主任叫到學校,說麗麗在學校上課不注意聽講,下課還總是欺負同學,老師說什麼他都不聽,老師都拿他沒辦法。

麗麗媽賠笑說:"老師你多擔待,我們家麗麗從小就這樣,不愛守規矩,不怕您笑話,有時候在家還和我動手呢,不過孩子淘氣點也正常,過了這陣子就好了。"

老師無奈道,麗麗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同學了,現在家長們聯名要求麗麗轉班,說著拿出一封全班同學家長的聯名信,果果媽這一看傻了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三觀養成很大程度上依靠父母的指引,把握住孩子心理成長的黃金時期,才能讓孩子樹立起規則意識。麗麗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同學的上課了,老師說什麼都不聽,還總是影響其他同學。

麗媽不禁感嘆,小時候寶寶還很可愛,怎麼現在變成這樣了呢?家裡的長輩都說:"都是你們大人慣的,不怪小孩子,你早早地立下規矩長大後就沒這麼難管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很多行為規範都是在小的時候形成的,等孩子大了想在該就難了。抓住關鍵期,給寶寶立規矩,終生受益。

這些年齡段是給娃"立規"黃金期,別慣著了,不然越大越難管

2-3歲: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讓孩子知道安全與危險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能夠自己會跑會跳,言語詞彙也會很豐富,模仿能力很強,這個時候家長要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

可以讓寶寶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等等,當然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家長要給孩子灌輸安全和危險意識,比如電源、火源不能碰,太高的地方不能爬,看到車輛要躲避等,讓孩子明白好奇是好事,但嘗試有界限。

3-4歲: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和專注力,讓孩子有禮懂規

寶寶這個年齡階段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了,家長要告訴孩子上課注意聽講,和朋友玩要有禮貌,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4-6歲培養孩子的是非觀,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尊心,對好有壞。是與非都已經有了認識,家長那個可以讓這種認知更加清晰明確。孩子做的好或不好是可以進行相應的獎懲,讓孩子更加的出色。

7歲後:讓孩子知道選擇有限制,讓孩子分得清好賴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界限,家長要給孩子劃定一個行事範圍。

比如:不能超過7點回家,不能不寫作業就看電視;在外面不能即選擇玩具還選擇零食,把孩子的行為規範在合理的範圍內,

家長們,抓住"立規"黃金期,減輕孩子排斥心理,別再慣孩子了,這樣的立規才是有成效的。

孩子就像是樹苗一樣,小的時候長歪了,大了就很難糾正回來;孩子也是一樣,所以傢伙在那個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學會明辨是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豐富孩子的世界。

有些家長就很羨慕別人家聽話的好孩子,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培養,其實,傢伙在那個可以不必眼饞,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學會使用自律表。

孩子認同的他才會更加積極,家長不要去選擇讓孩子什麼好習慣,而是要和孩子商量,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是監督。這款自律表裡面含有多種行為習慣的貼紙,比如刷牙洗臉、不浪費等等,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不足、缺點來選擇合適的貼紙。

可能有很多家長會說以前也用過自律表幫孩子立規矩,但最後都失敗了,這款自律表右邊有一個白色的方框們,可以讓孩子寫上自己的願望,在孩子完成任務之後,家長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願望,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進步情況孩子一定的評語,這樣可以激勵孩子進步。

只需要一頓早餐錢家長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孩子這半年來的變化。不要覺得沒必要,孩子小時候的積累才是最重要的。從小的時候為孩子打下最堅固的基石,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感興趣的朋友們只需要點擊下方的商卡就可以購買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