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話石說:陝西咸陽沈家橋東漢石獸淺析

樂藝會 發佈 2020-05-09T07:11:24+00:00

2019年7月7日,見朋友分享碑林這一對東石獸,因其複製逼真,標牌沒註明是複製品,導致遊客一般難知其是複製品。


獅話石說

陝西咸陽沈家橋東漢石獸淺析

YANG MING


2019年7月7日,見朋友分享碑林這一對東石獸,因其複製逼真,標牌沒註明是複製品,導致遊客一般難知其是複製品。咸陽沈家橋這一對真品東漢石刻在西安碑林有很長很長時間沒展出!!!

西安碑林現今展館內展出的複製品

西安碑林現今展館內展出的複製品

巧,北京大學漢學徐博士同時也分享了,墨爾本2019年5月23日,「兵馬俑:不朽的衛士 | 蔡國強:瞬間的山水」於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NGV)展覽信息,其展品中就有這兩件陝西咸陽沈家橋東漢石刻。


這次「兵馬俑:不朽的衛士 | 蔡國強:瞬間的山水」展覽,我們能看到沈家橋東漢石刻真品照片也是很高興的。希望中國的西安碑林以後也放真品展出,能讓國人欣賞!

策展人Wayne Crothers


墨爾本展出的陝西咸陽沈家橋出土東漢石刻

墨爾本展出的陝西咸陽沈家橋出土東漢石刻

墨爾本展出的陝西咸陽沈家橋出土東漢石刻


翻閱《考古》與《風雨滄桑九百年 圖說西安碑林》資料,查閱到,1959年12月4日,在陝兩咸陽西郊約0.5公里沈家橋附近被發現這一對東漢石刻。
出土時,石刻倒臥於距地表2.2米的土坑中,相距僅0.4米。同時發現的還有少許漢代陶片,說明石刻很可能從漢代起便俯臥於此。後考古工作者對此地勘察,但百米之內沒有發現建築遺蹟!
因此,這一對體態優美的東漢石刻,除了帶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外,也留給了我們諸多疑惑:它們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作品?當年放置在哪裡?為何會臥於黃土之下千餘年?


1959年,考古資料上的老照片

石刻為青石立體圓雕,全長2.2米,高1.05米,一件頸部有披鬣毛,一件無鬣毛。出土時口部塗有硃砂紅,身體因土斑很多不知是否塗有顏色。

西安碑林現今展館內展出的複製品


石刻瞠目張口,做昴首疾走狀,軀幹矯健挺拔,四肢強勁有力,身後一條壯碩的長尾拉伸了從頭部至背脊的優美曲線,也增添了雙獸行進中的氣勢。但這類尾部的處理對雕刻技藝,後期的保存都有很高的要求。


西安碑林現今展館內展出的複製品

石刻因為常年掩埋於地下,得以免遭風雨侵蝕,全身幾乎完好無損,並散發出青石所特有的深沉、溫潤的光澤。具體是建筑前還是陵墓前的石雕還有待考古學家考證。


這對石雕雙獸是逐漸諳熟石雕技術的東漢工匠們一刀一鑿地將他們刻畫得活靈活現。那昂首挺胸,舒腰展背的姿態,那矯健的步伐和充滿靈動的氣魄,以及流暢而富有張力的線條,即使以我們今天的美術欣賞眼光來欣賞,仍不愧是一件優秀的石雕藝術作品。



對於這兩件的石刻稱謂,個人偏向石刻為「獅」,下圖文是對兩件石雕簡略圖文分析,僅供大家參考!



陝西咸陽沈家橋這兩件石刻如何稱謂:辟邪?神獸?石獅?石虎?現在沒有統一稱謂。這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考證,現在西安碑林官方稱謂其「東漢雙獸」很嚴謹保守的,但如不知其準確稱謂,就難知其石刻在禮制建筑前的含義與意義。



左右石刻頭頂無角、方口闊鼻,瞠目張口為低吼狀。左側胸前有長鬣毛,鬣毛覆蓋到整個胸部;右側胸前無鬣毛。因胸前長鬣,可以推斷其不是虎類,虎類不會有長鬣。




鬃毛是雄獅的象徵,生物學上將雄獅鬃毛的作用定義為:雄獅之間實力的顯示、雌獅擇偶的標準,鬃毛對雄獅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時會消弱它的攻擊能力。獅子因為鬃毛的原因,在視覺上感覺相當大,其實除掉鬃毛後和老虎相差無幾,剝皮後的獅虎也很難分辨,因此顱骨差別不大。鬣毛也是獅、虎雕刻的一重要區別之一。


如圖左側石刻額下無長須,右側石刻額下有長須。東漢時期有的獅子會刻長須有的會刻成長舌。也許是工匠對這兩件石刻是用長鬣與長須來示意其獅的特徵。



右側石刻左掌下無小獸,左側石刻右掌下有一小獸(因雕刻粗獷小獸難以辨認是獅石虎還是其他小獸)。左右石刻無翼。漢代辟邪大多會有翼與角。



石刻矯健挺拔、昂首挺胸、姿態靈動、線條流暢而富有張力。石刻兩側無翼,背部脊椎骨成線條形微微凸起延伸至尾部,腰部至後腿肩胛骨處的處理樣式也類似於當代獅子。

喜仁龍拍攝國外博物館藏 中國東漢石獅

喜仁龍拍攝國外博物館藏 中國東漢石獅

山東嘉祥武氏闕前東漢石獅

山東嘉祥武氏闕前東漢石獅


巴黎吉美博物館藏中國石獅

山東博物館藏東漢石獅

山東博物館藏東漢石獅

四川雅安東漢石獅

四川雅安東漢石獅

四川雅安東漢石獅


其腰部肌肉骨感的雕刻處理風格,非常接近國外博物館藏中國東漢石獅、山東博物館藏東漢石獅的風格,其石雕風格都偏於寫實。


四川雅安東漢辟邪

四川雅安東漢天祿

河南省伊川彭婆鄉高屯村出土東漢辟邪(雙角)

河南孫旗屯出土東漢天祿(單角)

河南孫旗屯出土東漢辟邪(雙角)

《風雨滄桑九百年 圖說西安碑林》載「雙獸的造型風格與在河南、四川等地發現的放置於東漢陵墓之前的石雕雙獸很相似,因此可推斷它們為同一時代的作品。它們最初應該是放置於墓前的,擔負著鎮守陵墓、驅除邪惡的使命,同時又是墓主人崇高身份的象徵。這對在陵墓前有著儀衛作用的石獸,古人稱為「天祿」「辟邪」。宋歐陽修在《集古錄》卷三中雲:「天祿、辟邪四字,在宗資墓前石獸膊上」,說明漢代即有此稱。東漢至南朝時,有的天祿、辟邪雙獸有翼,更增添了些許神秘感。」

河南南陽市漢畫館東漢石獅


但咸陽沈家橋東漢石刻與河南漢代辟邪有非常大的區別,如「角」、「翼」、「尾」都有很大不同。咸陽沈家橋東漢石刻與山東東漢獅類石刻與四川東漢獅類石刻風格非常接近。
個人對陝西咸陽沈家橋石刻偏向石刻為獅,僅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同意見觀點,歡迎留言相互交流!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感謝帝陵文化公號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