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七大疑點,表明淮南王劉安不可能謀反

老陳談趣史 發佈 2020-02-24T03:07:11+00:00

漢武帝下旨嚴厲追究,受牽連被殺者多達數千人,隨後下詔廢除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收歸中央管轄,淮南國至此覆亡。

導讀:

「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

漢武帝元狩元年,淮南王劉安因被控叛逆罪名,被逼自刎。漢武帝下旨嚴厲追究,受牽連被殺者多達數千人,隨後下詔廢除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收歸中央管轄,淮南國至此覆亡。

那麼,淮南王劉安到底有沒有謀反?僅從《淮南衡山列傳》一章來看,似乎有片面之嫌,而且《史記》對此事本身就有存疑,歷史上也有「冤獄」之議。

一、來看看司馬遷對淮南王叛逆事件的質疑

司馬遷的《史記》是最早為淮南王劉安立傳並記錄所謂叛逆事件,其後關於淮南王劉安的絕大多數史料包括《漢書》蓋源於此。但《史記》卻包含了以下七大疑點:

1、 疑點之一

「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

也就是說,劉安和他父親淮南厲王劉長驕蹇、甚橫、為人剛、數不奉法的性格和行為表現大相逕庭,也與其父有材力、力能扛鼎的驍勇形象形成鮮明對比,他是一個致力於讀書、鼓琴的文弱文官形象。

而且,其父在臨死前已經表明了悔過之意,對侍者說:「誰說我是勇猛的人呢?我哪裡還能勇猛!我因為驕縱聽不到自己的過失以致如此。人生一世,怎能這樣憂悶呢!」於是絕食身亡。

劉安不可能不汲取父親的教訓。司馬遷埋此伏筆無疑是告訴後世,劉安沒有也根本不可能謀反。

2、 疑點之二

孝文帝十六年,漢文帝哀憐淮南厲王因廢棄王法圖謀不軌,自惹禍患失國早死,將淮南國一分為三,分別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阜陵侯劉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劉勃為衡山王和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

就是說,劉安治下的淮南國,不僅與長安遠去千里,而且只是其父封地的三分之一,後來還被削去一郡。其轄地主要在今安徽江淮地區,地域範圍十分狹窄,人力資源十分有限。無論財力、物力還是兵力都非常有限,與漢朝中央對峙無異於以卵擊石,是完全行不通的。

淮南王既著《淮南子》,當然熟讀百家,歷史的經驗教訓不可能不懂,以卵擊石的傻事又怎麼會做呢?

3、 疑點之三

孝景帝三年(前154),吳楚七國舉兵叛亂,吳國派使者到淮南國聯絡,劉安想發兵響應。其國相說:「如果大王想響應吳王,臣願為統軍將領。」劉安便把軍隊交給了國相。

淮南國相得到兵權後,指揮軍隊據城防守七國叛軍,沒聽淮南王的命令而為朝廷效勞。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蠱捷,率援軍來救淮南,淮南國因此得以保全。根據西漢的統治體制,諸侯國的國相是朝廷任命派遣的,受命於朝廷,職責是監督和牽制諸侯王。

如果說,淮南王欲聯合吳楚七國反叛,作為淮南國相隱匿不報,就等於同謀,那是掉腦袋的事情,這個丞相還不至於傻到為了淮南王而冒殺頭的風險。而如果作為一個諸侯王,絕計舉兵謀反,也一定會先除去丞相這個朝廷的眼線。可見,事實絕非如此。

若如此,劉安在漢景帝時就被拿下了。而如果說,七國之亂時淮南王都不參與,且七國叛兵都被剿滅,淮南王會獨家起兵叛亂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4、疑點之四

孝武帝建元二年(前139),淮南王到長安朝見皇上。與他一向交好的時任太尉武安侯田蚡在霸上迎候,告訴他說:「現今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皇上過世,應該繼位的不是您又會是誰呢!」淮南王聽後大喜,便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等物,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

大家知道,漢武帝劉徹出生於公元前156年,是建元元年16歲登基的,建元二年才17歲,正值青春旺盛之期,何況其身體健康,並未載有任何危及生命的不治之症。而劉安是漢武帝的叔叔,出生於公元前179年,比劉徹年長23歲,時年已40歲。

武安侯田蚡何出此言呢?這段話明顯違背常識,荒唐之極,武安侯田蚡絕然不會說出,即使說出,是個明白人都不會相信,劉安也斷然不相信。司馬遷記錄的這段明顯與常識相悖的文字,或許來自於朝廷提供的淮南大案卷宗里的刑訊逼供。由此可見,歷史上那些「冤獄」都是多麼荒誕不經,根本經不起歷史的詰問。

5、疑點之五

「王日夜與伍被、左吳等案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

淮南王如此行為,即使再隱秘,作為朝廷派任的淮南相、內史、中尉竟然沒有一人有一絲一毫的察覺,顯然是很不正常的。

而且,根據記述,就連衡山王劉賜及招致的賓客都探知劉安要「謀反」,《史記》中我們竟看不到這三人將淮南王一舉一動向朝廷報告的隻言片語的記載。

這也充分說明,淮南王事實上根本沒有叛逆的言行。如果有,就應當有淮南相、內史、中尉等給朝廷的密報等更權威的證據。既然《史記》無載,就不能不令人質疑。

這個重大的紕漏告訴世人,凡是「欲加之罪」的「莫須有」,無論機關如何算盡,都是難以編造圓滿的。

6、疑點之六

「是時,故辟陽侯孫審卿善丞相公孫弘,怨淮南厲王殺其大父,乃深購淮南事於弘,弘乃疑淮南有畔逆計謀,深窮治其獄。」

明確指出,辟陽侯審食其的孫子審卿與丞相公孫弘交好,因仇恨淮南厲王劉長殺死祖父,極力向公孫弘構陷淮南王罪狀,使公孫弘懷疑淮南王有叛逆的陰謀,非把淮南王查究入獄不可。

在這裡,司馬遷等於明確告訴後人,所謂淮南王叛逆是審卿「深構」、公孫弘「疑」「深窮治其獄」的結果。

7、疑點之七

「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之;即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

眾所周知,審理淮南王劉安叛逆的是張湯,這個人認為「若是漢武帝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給執法嚴酷的監史去窮究加禍;是武帝想寬恕的,就交給執法溫和的監史去辦。」

若處理的是豪強,他一定玩弄法律條文,巧妙誣陷。那些執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為屬吏,又都依從於儒學之士。待到他處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謀反的案件,都是窮追到底,株連甚廣。這裡,一句「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之」,就足以說明問題。

「吾考之史,淮南之反,則審卿、公孫弘構 之,而張湯尋端治之,蓋冤獄也。凡史所稱謀反反 形未著,而先事發覺受誅者,事大率皆類此……淮 南仍父子被惡名,隕身失國,太史公尤傷之。後之 帝者,開創,則除功臣; 守成,則忌骨肉。千載踵躡 一轍,是其尤可悲者也。」

因此,清人吳汝綸在《讀淮南王諫伐閩越疏書 後》寫的這段話是符合歷史真相的。


二、所謂淮南王劉安「叛逆」事件的歷史成因

那麼,漢武帝為什麼會作出淮南王劉安叛逆的判斷,大加撻伐,以致逼死劉安,削去淮南國呢?

1:繼續削藩,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

楚漢戰爭之時,漢王劉邦先後分封了8個異姓諸侯王,有效激勵了三軍將士,取得了楚漢戰爭勝利。稱帝後,出於穩固社稷的需要,又以種種藉口剷除了異姓諸侯王。據《漢書·漢興以來諸侯王表序》載,與此同時,大封同姓子弟。

「廣強庶孽,以鎮撫四海,以拱衛天子」,並與群臣立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高祖時,這些劉姓諸侯王不僅有統治封地的權力,且官制與朝廷無異,朝廷只派太傅、丞相,其餘則由諸侯王任命。此時,諸侯王們尚年幼,還能聽從朝廷的旨意,朝廷派去的丞相也還能起作用。但隨著年齡增長,諸侯國人口增多,實力增強,一些諸侯王便心生異念,圖謀不軌,直接威脅中央政權穩定。公元前177年,即漢文帝三年,濟北王劉興居起兵造反,首開諸侯國武裝反叛朝廷先例。

推恩令實行後,淮南王劉安等6個諸侯王卻未響應。一邊「推恩」,漢武帝還一邊找藉口直接削去諸侯國,甚至一次就削去了當時一半的侯國,使朝廷直接統治的郡縣不斷擴大。武帝後期,中央統治的郡達到80多個,遠超西漢初僅控制的15個郡。

劉安事件發生在元狩元年漢武帝「推恩」的高潮時期,其首當其衝被削去,與未響應「推恩令」恐怕不無關係。當然除削藩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2:消除異說,統一政令的需要。

西漢之初,從漢高祖到漢文帝、漢景帝,一直尊崇的是用黃老哲學來治國安邦。這一治國綱領一直到漢武帝建元六年竇太后去世前,都沒有改變。

竇太后一去世,漢武帝立馬祭起了尊儒大旗,好儒的武安侯田蚡做了丞相,他廢棄道家、刑名家等百家學說,延請治經學的儒生數百人入朝為官。

公孫弘以精通《春秋》步步高升,從一介平民榮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為平津侯。從此,天下學子莫不心馳神往,潛心鑽研儒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

一個國家只能有一種統治思想,劉安未能遵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旨意,這是他被剷除的又一個重要的必然原因。

3:早絕隱患,消除後患的需要。

縱觀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史,為了穩固家天下的統治,保證選定的接班人順順利利穩穩噹噹接好班,帝王們殺妻滅子,無所不用其極。

因此,儘管劉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示人以文弱,專心著書立說,以修仙而示朝廷以不問政治,仍因父親的惡名而遭猜忌,懷疑他心懷仇恨,圖謀為父報仇,更因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撰《淮南子》等行為被授人以結黨營私、圖謀造反的口實,再加上他在諸侯王中頗有影響,樹大招風,控其「叛逆」,早絕隱患,也就不難想像了。


結語:

綜上所述,太史公司馬遷對淮南王劉安所謂叛逆實際是持否定態度的,但是迫於漢武帝的淫威,無法明說,只能採取曲筆和暗藏的、借人之口的明筆,來表明觀點。

所謂淮南王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不過是封建王朝剷除諸侯勢力的慣用伎倆罷了。



全文完,歡迎大家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