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精析

梧桐樹邊羽 發佈 2020-04-21T11:53:28+00:00

《旅夜書懷》是杜甫晚年從成都離開去夔州的路上寫的,這個時期,杜甫的生活沒有起色,但是詩文技巧已臻化境。


杜甫的千古名篇《旅夜書懷》好在哪裡?詩中體現了杜甫怎樣的胸懷?


《旅夜書懷》是杜甫晚年從成都離開去夔州的路上寫的,這個時期,杜甫的生活沒有起色,但是詩文技巧已臻化境。

作為格律大師的水平已經穩定,也就是說隨手一首詩,都是後人學習的模板。這段時間的《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不過要說意境多深,格調多高,杜甫本身是並沒有後人賞析作品時候的心態的。他在後期的詩固然有憂國憂民之心,但是更多地還是對自身飄零生活的喟嘆。

但是這並不影響詩聖這塊招牌的顏色,就好像我們稱李清照為愛國詞人一樣,其實她的作品都是小情調中的極品,只是靖康之恥的大社會環境為她的生活、作品注入了新的題材,新的風格,從小的痛苦反映出社會大象的方方面面,透露出思鄉,思故國的情緒。所以,是時代造就了李清照。

杜甫也一樣,畢竟他在仕途上並沒有什麼身份,能具體到什麼國家大事?他只是眼界比一般人廣闊,能從自身的痛苦聯想到天下大眾。從某方面來說,同樣是時代造就了杜甫。

所以《旅夜書懷》這首詩你問體現了杜甫有多大的胸懷,充其量也就是從個人境遇出發對水深火熱中的天下民眾的感嘆,不必人為過多拔高。但是因為技巧的成熟,詩人的靈性,社會的閱歷,江湖的漂泊,使得他的隨便一首作品都是格律精熟,意境圓融,堪稱五律之樣板工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是一首仄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十一尤」部的五律。平仄嚴合,音律流麗,字詞簡單,意境開闊。具體平仄格律本人專欄有詳細講解,這裡就不囉嗦。我們知道它是嚴格的格律作品就行。

那麼它好在哪裡?無非就是格式和內容。嚴格合律就是格式的好,意境思路就是內容的好。到了杜甫這個時期,一首近體格律詩要怎麼寫,如何拗救,如何「起承轉合」,對他來說,都是庖丁解牛,毫不費力。難得的是在規則之中的酣暢詩意表達,同樣遊刃有餘。

我們具體來看內容。

首聯「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十個字內容豐富,交代了時間、地點、天氣、狀況,迅速勾勒出一副水墨畫: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而這些精緻意象的選取又讓人感覺到詩人的心理:我就像夜色里岸邊迎風擺動的細草,又像暮色中江心孤獨漂泊的小舟。寫景,又寓情於景。


頜聯「承」,「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承接首聯,深化寫景,這正是「起承轉合」的經典寫法。這兩句也是千古名句,對仗工整,雄渾大氣,縱橫開闊,卻不是威武霸氣,而是一種文士的平和端莊。星星低垂天邊,顯得平野十分廣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杜甫用這種極其宏大卻溫潤的景象,反襯出「細草」、「獨舟」的微弱、渺小,就好像航拍鏡頭把一個人從大到小拉遠成一個點的畫面,給人想像中的震撼。而「細草」、「獨舟」的渺小,其實就是詩人自身的渺小,渺小到變成「平野」、「大江」中的一個小點,升華出來的感覺有些像陳子昂泣下幽州台,也有些蘇軾吹簫赤壁下的空靈。

一個孤獨的人,被蒼穹浩瀚所震撼,這其實也是人類共情。

這兩句來自他的偶像李白年輕時出蜀所作《渡荊門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但是杜甫的化用明顯要更勝一籌,從山水之勢上升到了宇宙的遼闊,給詩人、給讀者的震撼也就更強烈。

文筆好在哪兒?就好在這些地方。

可是如果順著這個思路下去,或者說就是一首寫景詩的話,到這裡也就夠了。但是詩人明顯還有話要說,他現在的感受不僅僅是被大自然的景色所震撼,同樣是有自身的心理因素,才會有不同於他人的感覺,這也是寫詩的原因,情感的輸出要有延續和拓展,不能僅限於景色感染。


頸聯「轉」,「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不再繼續寫景,轉而抒發詩人自身的感受,因為看到前面壯闊景色後對自身渺小無助的感嘆。出句「名豈文章著」,名聲豈是能靠文章得來的?這就有意思了。因為杜甫的名聲還真就是靠文章得來的,他的仕途是失敗的。他這樣寫,明顯就是覺得自己的政治才華並沒有施展。對句「官應老病休」,理該是老了或者病了才會辭官。配合前面半句來看,杜甫的心理其實還是認為自己不老、不病,應該可以繼續當官。總之,仕途不順,心裡難受,寫兩句詩抱怨一下,發一下牢騷。

可是發牢騷有什麼用嗎?沒有用的。

尾聯「合」,「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合回首聯所看到的夜色江景,同時加深頸聯對自己的形象的描寫,形容自己在天地之中飄零,就像那江上的沙鷗無處可依,悲愴伶仃的心情表露無遺。

一首詩四十個字,從附近的景色,放大視野到宇宙,感嘆個人的渺小無力,聯想到自身在仕途的飄零,正如那風中沙鷗,不知何處可以棲息。

寫景雄渾壯闊,氣象萬千,卻又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用大江東流、星月爭輝的絢爛景象反襯出詩人的孤苦伶仃、悲慘境遇,最後又用蒼茫天地間細小的沙鷗自喻,突出了渺小而無力的孤獨感。

起承轉合,嚴絲合縫,庖丁解牛,無懈可擊。


千古名作,好在哪裡?就好在這些地方。我們可以從他對自身狀況的描寫,想像到當時天下動亂,百姓流離的社會畫面,這是客觀的,並不一定是主觀意識。這是杜甫在歷經離亂漂泊的自然反應,只是他對詩文格律化的研究,他本身的文采,決定了他的詩作反映了社會,記錄了歷史。

作品成為詩史,杜甫成為詩聖。

但是若單獨把這首作品拿出來談胸懷,倒是並不一定多高大上。這也是為什麼其他詩人同樣偶有佳作,卻無法與李白、杜甫抗衡的原因,因為他們的作品沒有穩定、持續性,無法開宗立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