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嬰兒趴睡身亡,媽媽還在群里問「要不要幫她翻身」

新晚報 發佈 2020-04-22T12:32:18+00:00

讓人痛心的是,在寶寶陷入死亡的這兩小時裡,她的媽媽一直都在微信群向一家育兒公司諮詢,聊天記錄和視頻都發在群里,相當於一次死亡的全程「直播」,卻沒走進房間看看孩子狀況到底如何…

4月16日下午,一名3個多月大的寶寶因趴睡而窒息猝死。

讓人痛心的是,在寶寶陷入死亡的這兩小時裡,她的媽媽一直都在微信群向一家育兒公司諮詢,聊天記錄和視頻都發在群里,相當於一次死亡的全程「直播」,卻沒走進房間看看孩子狀況到底如何……

19日,涉事機構在微博上發表了「聲明」。

嬰兒掙扎兩小時

媽媽在微信群里不斷「匯報」

重新梳理一下事件的經過——

事件中的媽媽在線上參加了一個「訓練嬰兒睡眠」的課程,主要是鍛鍊孩子從小就和母親分房睡的能力,她因此加入了某個付費指導群,根據指導讓三個月大的孩子自己在房間裡午睡,媽媽在外面看監控,訓練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

此前有網友找到了相關監控視頻,據視頻顯示,孩子在睡眠過程中翻了身,卻沒辦法自己再翻過來,就一直保持著趴睡的姿勢,而且小腳還不小心卡在了嬰兒車的欄杆縫隙里。在此後的兩個小時裡,能看到寶寶經歷大哭、抖動和體力耗盡的全過程……

而這整個過程中,最讓各位網友氣憤的就是,孩子媽媽始終都沒進去房間看一眼孩子狀況如何,甚至還在微信群里不斷聊天詢問(以下為豆瓣網友提供的聊天截圖):

從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出幾個關鍵信息:一是這個群中是有專門的引導老師的,但是不確定老師是否具備專業的育兒資質;二是從時間來看,孩子至少在死亡線上掙扎了有2個小時,這位媽媽卻沒能抓住任何一個挽救孩子生命的機會;三是這個群中還有不少寶媽,都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類似的訓練。

這之後,寶寶媽媽還在群中發出了床單上的血跡,不難想像孩子在掙扎著大哭、卻得不到媽媽撫慰的時候會有多麼難受……

涉事機構被網友「扒皮」

嬰兒「睡眠訓練」並不鮮見

事件一經曝光,網友們不僅在憤怒事件中的媽媽為何如此愚昧,能置親生孩子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另一方面,大家也開始質疑這個嬰兒睡眠訓練的課程和機構的專業性。

前面提到的在事後發布聲明的「芝士小餛飩育兒經」,在新浪微博上的認證資質是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經驗範圍中並未提及育兒相關資質,唯一有關聯性的業務內容是「母嬰用品零售」。

再來看這家公司發布聲明的具體內容,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寶寶趴睡」這次死亡事件,他們是沒有責任的;所有的注意事項都向孩子家長傳達過;與事件中寶媽的服務關係已終止;誰再說這個事情,「我公司保留追究涉嫌侵權行為相關人士一切法律責任」。

事件發生之後,該機構仍舊在社交平台上回復寶媽網友,「指導」她們如何訓練寶寶趴睡。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機構和回復網友的博主,到底有沒有育兒指導的資質?從目前能找到的公開信息來看,顯然是沒有的,而這位回復網友的博主,看起來更像是被打造出的一位網紅,主要運營小紅書、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平台,曬娃的同時推廣所謂的「育兒知識」,而整個過程都是收費的,據說十天一對一的課程收費就要6000多。

在這套關於寶寶睡眠的「理論」中有一個觀點是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有一個「翻身倒退期」,這階段寶寶晚上睡覺會不停的翻身,而這個過程會以「寶寶會趴睡」為標誌結束。

哪怕不談專業資質,想必很多寶媽在備孕育兒的過程中都有這個起碼的常識:孩子1歲之前,為了避免「嬰兒猝死綜合徵(SIDS)」,寶寶只有一種正確的睡姿——仰睡。當寶寶大月齡了,比如9個月以後,能自然翻身了,也是只能仰睡。1歲之前,如果寶媽發現寶寶趴睡,都應該調整糾正成仰睡。

單從這一點上來說,所謂的「趴睡理論」就已經相當違背常理了。

涉事機構被網友「扒皮」

嬰兒「睡眠訓練」並不鮮見

網友評論:

這樣的事件可能在旁觀者來看確實很容易分辨,參與這種課程是不是等於交了「智商稅」,但事實上,曾經動心甚至參與過課程的寶媽不在少數:

有寶媽博主也就此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們,不太可能不焦慮,這種情緒是正常的,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極端事件,還是因為焦慮的情緒被利用了,「販賣焦慮這種事,你一旦焦慮上了就很難不被收割。

最近兩年,各種平台都能見到五花八門的育兒理論,其中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分房睡覺、娃哭不哄等都相當熱門,有很多都聲稱是從國外引進的先進理論和指導方法。但這些理論和方法論真的科學嗎?

首先,有專業的小兒耳鼻喉醫生提出,「趴睡」訓練本身就是在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而「隔離式培養獨立」在專業的育兒專家來看,也是在犧牲親子關係。

育兒並不是只有一套全人類通用且適用的理論,強行訓練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來源:19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