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病成植物人 妻子6年不離不棄照顧造就奇蹟

牡丹晚報 發佈 2020-04-20T13:18:20+00:00

精心照顧一年 丈夫終於有了意識照顧丈夫的王秀萍從沒喊過累,喊過苦,每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和護理,畢泗省終於醒了過來,開始有了意識,但是新的困難和問題也隨之而來。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淑婭 通訊員 張允盛

2014年10月,家住巨野縣的畢泗省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往省醫院進行搶救,由於傷勢過重,被省級專家醫生診斷為植物人,其妻子王秀萍六年不離不棄、沒日沒夜的精心護理和照料,化腐朽為神奇,畢泗省漸漸好了起來,被專家稱為奇蹟。如今,畢泗省思維清晰、能快速而準確地記得自已參加工作和入黨時間,並且能第一時間叫出同事的名字,並在親屬的攙扶下可以行走。奇蹟的背後侵透著這位堅強女性王秀萍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心血、汗水和淚說。

突發疾病 被診斷為植物人

2014年10月,年僅41歲的巨野縣市場監管局幹部畢泗省因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往省城醫院搶救,因傷勢過重,雖經專家大手術後,命總算保住了,但仍多日昏迷不醒,被專家診斷為植物人。

「晴天霹靂,當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下崗了,他是家裡的頂樑柱,就這麼躺下了,醫生知道病情嚴重性,認為生命能維持多久難以預測,再住院下去也沒什麼意義,加上當時已花費六十餘萬元,我家的經濟條件難以承受,建議回家保守治療。」王秀萍回憶道,於是,在省城醫院住院治療半年多後,轉畢泗省到了巨野縣大元醫院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

回到巨野的王秀萍沒有放棄,她強壓內心的痛苦和酸楚,非要和這不幸的命運全力搏擊一把。她堅信,不僅要把丈夫的命從死亡線上搶回來,而且還要盡最大努力讓他清醒。自此,一條看不到希望但卻漫長而艱辛的喚醒親人、幫丈夫求生康復的自救之路開始了。

陪護、照料一個植物人的困難,不用說誰都想像的到,一天到晚吃、喝、拉、撒幾乎每時每刻都得盯著。就拿常人來說最簡單的吃飯,剛開始只能插鼻飼管打流食,王秀萍沒幹過專業護理,做雞蛋羹做得稠了,用鼻飼管推不進去;做得稀了,為病人提供飲食營養目的達不到,她只能不斷地苦心摸索一次次地試驗,直到成功。

為了防止病人長期臥床得褥瘡,按照醫囑,無論晝夜必須兩個小時為病人翻一次身並且要輕拍背部,增進血液循環,這個動作流程下來,一般最少也需要兩、三個人的配合才能完成。而王秀萍作為一個身材不高、年過五十的弱女子,要想翻動一個身高近一米八,體重一百五六十斤且全身不能動彈的「大塊頭」談何容易?剛開始她還找護士或其它病室的病友幫忙,但是,後來他覺得半夜三更的就這樣長期下去喊誰都不合適,於是,這位要強的女性就開始琢磨竅門想辦法,用先搬上半身轉一半,然後在病人身下墊枕頭「分步走」的方式,慢慢終於能熟練完成了自已一個人為丈夫翻身、拍背的護理要求,因而自始至終使畢泗省沒得一塊褥瘡。

精心照顧一年 丈夫終於有了意識

照顧丈夫的王秀萍從沒喊過累,喊過苦,每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和護理,畢泗省終於醒了過來,開始有了意識,但是新的困難和問題也隨之而來。

每天凌晨零點過後,因大腦損傷嚴重,畢泗省行為難以控制,而語言能力還沒有恢復,只能天天夜裡拍床吼叫,摸到什麼東西都會亂砸亂摔。「那段時間我幾乎快崩潰了,也確實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應對,只能輕聲輕語地哄著他。」王秀萍說,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年,這半年她從未睡過整覺,只能湊白天有親朋好友探望的時候打個盹緩解一下。

伴著王秀萍沒日沒夜矢志不移的頑強堅守和照顧,畢泗省身體恢復日漸好轉。為了能讓丈夫早日和正常人一樣站起來,經過醫生的同意,王秀萍每天咬著牙硬是把丈夫抱上輪椅,推著他到康復訓練廳做牽引訓練、肢體康復訓練。

肢體的康復訓練時,病人難免有疼痛之感,畢泗省因大腦損傷,行動不受控制,感覺打疼痛又難以用語言表達,當王秀萍抱著他訓練時,畢泗省對她拚命地抓、撓,咬、撕拽其頭髮,不停地大聲吼叫,用手不能反抗時,就把吐沫吐到王秀萍臉上……本來在康復器械或床上輾轉幾次把丈夫抱下來已經很費體力,加上丈夫的不配合,王秀萍很是辛苦。

從未放棄過丈夫 堅持就是勝利

在常人看來日子過的很艱難,甚至是度日如年般的煎熬,但是,王秀萍卻從未放棄心中的希望和夢想。

畢泗省當年得病時,女兒上高中,兒子才7歲,6年的時間,王秀萍把家安在醫院,為照顧丈夫每天沒黑沒白,幾乎沒下過康復中心的大樓,除此之外,其丈夫看病欠了20餘萬元的外債,而住院康復每月還要2000多元,就算在這種艱難環境下,王秀萍的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

在病房床頭的牆上,王秀萍給正在上初中的兒子列滿了每月的學習計劃表和一行醒目的「勵兒句」:兒子,咱們命運再苦,也不要低頭,只有啥時候都昂起頭,咱們才有希望!

2019年9月的一天,畢泗省因咳嗽痰吐不出來憋的臉色發紫,情況非常危急,萬般無奈之時,王秀萍給當初在省城醫院負責治療的專家醫生求救諮詢解決的辦法。當時那位專家正在北京進修學習,接到電話後,專家愣住了,當得知是畢泗省的妻子時,感到很意外和驚奇,因為在他和其它醫生看來,當年巨野縣一個腦溢血那麼嚴重、幾乎沒什麼醫治希望的病號,沒想到還活著,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從省城醫院轉回巨野縣後,我拿著丈夫的腦CT片子到各大醫院找專家諮詢,專家們看了片子後有的搖頭、有的擺手,有的當面問人還在不在,可以說問一回打擊一回,跑一趟絕望一趟,後來乾脆不問,相信蒼天有眼,心誠則靈,只要自已不遺餘力地照料,定會挽回一個不該遠去的生命。」王秀萍感嘆道。

幾天後,這位專家從北京趕到巨野縣大元醫院康復中心看望畢泗省,一看恢復的狀況,禁不住驚嘆:「奇蹟,真是奇蹟!」並且提出要把這個特殊病例作為醫學科研項目來研究。這「奇蹟」背後,浸透一位堅強女性多少常人難已想像的心血、汗水和淚水。

目前,畢泗省已經能快速而準確地叫出身邊人和同事的名字,能清晰地記得自已的參加工作和入黨時間,與人對話時也能參與交流。

「目前,他正處於語言恢復期,說話有時還含混不清,不過我有信心他能恢復正常。」王秀萍笑著說,目前他能在攙扶下慢慢行走,以後也會越來越好。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淑婭 通訊員 張允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