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知識 | 呂劇的變革與發展

聽戲app 發佈 2020-05-14T18:42:31+00:00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小戲班多者有十幾人,少者只有幾十個人,他們有過說法,叫作七忙八不忙。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

二十年代,隨著濟南商埠的開放,化妝揚琴帶著滿身的土音和鄉氣,也擠入了這裡的娛樂場所。在一些小書場或茶社裡顯露風采。號稱曲山藝海的濟南,早已成為曲藝家雲集之地。琴書也是這裡早就熟悉的曲種之一了。對於化妝揚琴的聲腔,人們並不生疏,而對那幽默自然的表演風格,樸實感人的故事情節,都頗感新穎。因此很快它就成為濟南觀眾喜聞樂見的地方小戲了。

化妝揚琴進入濟南前,先在黃縣、文登、日照、棲霞、莒縣、掖縣、蓬萊、濰縣、惠民等地流動演出。小戲班多者有十幾人,少者只有幾十個人,他們有過說法,叫作七忙八不忙。由於伴奏和打擊樂都是演員自兼,七個人演起耒就顯得忙亂,八個人演起來就不顯得忙亂了。隨著劇目的不斷豐富,化妝揚琴首先吸收了京劇的表演技巧。如生、旦行當的走相和手勢動作,開始都是學自京劇,鑼鼓經則學自柳子戲。有時還和五音戲、京戲合班同台演出。如時殿元的小戲班,二十年代前後,長期於當地的京劇子弟合為一班流動演出;三十年代義和班在濟南新市場,經常和五音泰斗鄧洪山(藝名鮮櫻桃)搭班同演。這都是化妝揚琴在演唱方面提高較快的重要原因。


在濟南的化妝揚琴小戲班,多有博興、廣饒的藝人組成。他們都是農閒來濟南組班唱戲,農忙回家收割種田。開始以濟南新市場為活動中心。後來擴大到西市場、大觀園等地。三十年代中期,發展到三四個小戲班,常年在商埠一帶演唱。老藝人達到五六十人。隨著戲班的流動,名稱也時有變更。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七七」事變以後,多數藝人回到家鄉,剩下的藝人便湊成了一個藝和班維持演出。尤其到解放前兩年、藝人多到外地尋找出路,義和班人員所剩無幾。直到解放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義和班才又重新組織起來。

黃家班

這是很早進入濟南的化妝揚琴戲班,有十幾人組成。主要演員有黃維禎、黃維信、黃維范、黃子修、劉力賢、馬成業等。民國十年(1921)前後,由廣饒縣魏家莊來濟南,在新市場鳳順茶園演出。當時的鳳順茶園是席棚式,土台子。院主張鳳池也是廣饒人,唱琴書出身,並和劉力賢是親戚。在他們合力經營下,化妝揚琴有了較好的情景,藝人也一度頻繁往返。不幾年張鳳池把席棚換成磚瓦房。鳳順茶園便成了化妝揚琴的主要演出場地。



父子班

有博興劉官莊藝人組成。因大都姓張,又叫張家班,如張家宇(領班班主)張玉生(又稱張大牙)張傳河、張文忠、張翠霞、張翠雲、張傳東、張傳海、張財源、張明然等,有幾十個人。多在新市場北的民樂茶園演出。約在二十年代末。「五三」慘案前來新市場組班演出。「七七」事變以後,戲班解散,多數回家。張翠霞、張翠雲、張傳河、張文中等先後加入了義和班。

同樂班

有時殿元、劉欣武、劉立賢等廣饒藝人於三十年代組成。此班流動性較大,人員常有變動。如薛金田、宋力修、李同慶(薛金田的徒弟)也多搭此班。先後在大觀園、勸業場等地演唱。「七七」事變後併入義和班。

慶和班

是個較老的小戲班,在膠東組成。三十年代初來濟南,在新市場鳳順茶園、西市場的振成舞台演出多年。有殷毓庚(領班)、殷毓漢、鄭江田、劉全中、朱春盛等。後併入義和班。

義和班

「七七」事變後由幾個小戲班留在濟南的藝人組成。殷毓庚為領班。由殷的結拜把兄弟形戰成義和班的主體。把兄弟的順序是鄭江田、殷毓庚、程立孝、張連祥、閻宗先(園主)、時克遠、劉全中、張傳誨。此外,還有張傳訶、張文忠、張翠霞、於廷臣、候振南、張翠雲、李同慶、劉欣武、王素菁等共廾幾人組成。最初是在濟南新市場的鳳順茶園演出。(原院主張鳳池不久死去)後有他的兒子張樹楨和繼母張鳳鳴管理小園子)四十年代初,義和班在大觀園新新舞台東邊的一個席棚小戲院內演出。後又改組新新舞台。院主是李新亭。

化妝揚琴進入濟南前,多以盤凳子(拉地攤)的形式出設在大小城鎮的集市上。進入濟南後多是固定在小茶園,小戲園演出,雙方簽定合同,所有收入和院主二八分帳(院主得二成,藝班得八成)。逢年過節時收入尚好,平時則廖廖無幾。沒有收入就借債,掙錢後再還上。他們多半沒有家,演完戲大家就擠在後台過夜。吃的是地瓜面,衣服也是冬不保暖、夏不遮體。義和班雖然實行一人一份的分成,但演員顧上吃的不多,大部分藝人要找話干,如賣菸捲、賣糖、出苦力、拉詳車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