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瓷器的巔峰——雍正瓷器

遇見東方 發佈 2020-04-22T01:04:36+00:00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案明顯有收斂之態,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紋飾繪製的筆觸也更加纖細,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除開勤勉政事以外,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審美趣味也令人稱讚。尤其是雍正時期的瓷器,簡直堪稱屹立於審美巔峰的奇蹟。




雍正時期的瓷器以精細著稱於世,單色釉高貴彩瓷風雅,此種審美趣味與工藝美術運動(甚至包括其後的新藝術運動)和包浩斯思潮十分之類似。不過,雍正皇帝生活於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遠早於西方的藝術審美革命思潮。




雍正瓷器的釉色


雍正皇帝性格嚴謹有序,審美趣味極高,據說素雅高貴的單色釉(顏色釉)正是他最喜歡的瓷器品類。雍正年間的單色釉瓷器輕巧纖細,且注意構圖,有密集有留白,甚至還有規律的幾何形韻律紋飾。雍正在位期間最常見的單色釉釉色應該是紅釉、黃釉和青釉。紅釉是在康熙時期進行改制燒至巔峰的品類、黃釉和藍釉則可能更接近於雍正自身的審美趣味。




雍正時期,粉彩十分鼎盛。相比於簡潔素淡的單色釉,在富麗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徵就更加明顯。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案明顯有收斂之態,器身上繪製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徵,紋飾繪製的筆觸也更加纖細,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同時,雍正時期的彩瓷用色也相對比較淡雅,顏色柔和不艷,彩中帶素。




雍正瓷器的器形


雍正年間,瓷器器形的主流是胎薄體輕,工美嫵媚。甚至連各類常見的生活用瓷的大小也有精緻小巧的特徵。當時的器形品類眾多,單說瓷瓶就有抱月瓶、梅瓶、軟棒槌瓶、賞瓶、葫蘆瓶、天球瓶、橄欖瓶、弦紋瓶、雲耳瓶、觀音瓶等等。無論是瓷瓶、瓷碗還是壺、樽、罐乃至文房用具等,均是器態優美秀巧玲瓏。




這些瓷器大多古而有之,但獨有雍正時期的瓷器,器形往往胎薄體輕,整體雋秀爾雅、小巧玲瓏。這些瓷器形體比例協調觀感柔和,被稱為「曲線美」。雍正瓷器的外觀線條美到什麼程度呢?有人這樣形容雍正時期的瓷器器形「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並且,雍正時期的瓷器器形通常都富於規律性和韻律感,具有幾何形態的審美趣味。




雍正瓷器的紋飾


雍正時期的瓷面裝飾以繪畫為主流,兼之以刻、印、劃、堆塑和鏤雕等工藝。受到「沒骨畫法」的影響,當時的瓷面圖樣風格清妍娟秀,氣韻具足,設色相比康熙時期也更為淡雅秀麗,運筆勾勒相對比較精緻細密,甚至連人物的體態也畫的略顯清瘦修長。當然,雍正時期的紋飾也有很多沿襲了康熙時期,例如龍鳳圖案、竹木題字等。



在紋飾的主題選擇上,雍正瓷器似乎格外青睞花卉,牡丹、桃花、海棠、菊花、虞美人等均有入畫。同時,盤、碗的紋飾由內延伸至外側的「過牆龍」式紋樣也在雍正時期興起。而在康熙年間興起的虞美人紋樣和皮球花紋樣,也在雍正手下達到了巔峰狀態。據說,當時的督陶官唐英十分仰慕項羽,並對項羽和虞姬的故事十分敬佩,因此而偏愛虞美人花。曾有文學家考證,在景德鎮御窯廠所在的珠山上,清代曾遍植虞美人花。因此在雍正年間的瓷器上,虞美人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紋樣主題。




當然,無論是什麼紋樣,真正讓雍正時期瓷器在眾多瓷器中脫穎而出的還是繪製紋樣的手法和技巧。素雅淺淡的紋樣顏色,錯落有致的瓷面構圖,纖細柔美的筆觸線條,都使得雍正瓷器成為清代宮廷瓷器中的審美巔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