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進入全面開戰狀態 警惕價格戰一觸即發

現代家電 發佈 2020-04-17T06:23:30+00:00

從三月開始,家電品牌已經陸續推出全國性的活動,營銷更是花樣翻新,線上營銷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總裁直播、社群銷售、社交電商、明星網紅帶貨等,都成為營銷關鍵詞。

從三月開始,家電品牌已經陸續推出全國性的活動,營銷更是花樣翻新,線上營銷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總裁直播、社群銷售、社交電商、明星網紅帶貨等,都成為營銷關鍵詞。

市場進入全面開戰狀態

品牌商的線上營銷活動頻發,也讓很多經銷商感到巨大的壓力。一位線下品牌體驗店的經銷商老闆感慨,品牌線上蓋帽封殺!線上的加盟,企業號,廠家的政策傾斜!形成對線下的釜底抽薪,絕殺!體驗店的市場又被狠狠蠶食了一大塊。

而體驗店最具優勢的體驗與服務,在此時也很難發力。最初是不讓進小區,現在終於可以進小區了,但消費者的積極性卻調動不起來。原本三四月份火爆的萬人空巷搶空調促銷被給予厚望,將之定義為重啟實體店銷售的重頭戲,投入大量資源,全力調動員工積極性,啟動各種線上推廣方式,自認為已經是很大力度宣傳,卻很難去撬動市場。因為,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未來有不確定性的感知,剛需型家電的消費會延遲消費,非剛性的消費更是相對保守。

而最讓該經銷商擔心就是門店雖然恢復正常營業,但銷售尚未恢復正常狀態,市場卻已經進入全面開戰狀態。因為,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品牌商已處於壓力爆發的邊緣。

價格戰很可能一觸即發

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整體市場下降36%,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但對品牌企業而言,一季度還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當下的二季度。因為,儘管一季度的銷售大幅下滑,但2019年的第四季度及今年的1月份,企業的業務還在正常運轉,整體資金流在第二季度會進一步加壓。在這種情況下,品牌一定會有所動作去刺激市場,價格戰會一觸即發。

以空調為例,據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8年空調的銷售量是5900多萬台,2019年銷售量達到6180萬台,整體空調的銷量提升了4.3%,但銷售額卻下降了3.6%,很顯然背後的邏輯就是產品價格的下降。

實質上,2019年的空調增長的確來源於價格,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價格,都在通過價格的下降來獲取銷售規模。在2019年,可以說價格的影響無處不在,幾乎覆蓋了所有的規格型號,無論是櫃機還是掛機,無論是一級能效、二級能效還是三級能效的產品。

我們知道,去年國家已經頒布新的能效標準,在新能效政策實施的前期,降價尤其是三級能效的空調是降價的重點,很多定頻的產品要清庫存,高能效的產品要升級,無論是櫃機還是掛機,從2018年開始都在很大幅度的降價。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級能效櫃機產品市場占有率為55.7%,至2019年已經升至68.2%。線上櫃機空調也從2018年的28%提升到2019年的44.1%。

所以,在這樣一個新舊能效交替的時期,整體市場高能效的產品在擴張,一些低能效的產品在慢慢的退市,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品牌企業對一些老能效標準的產品已經開始陸續停產,在做這樣的調整,今年的市場基本上就是一級能效產品的天下。

儲備消費潛力等待回暖時機

可以預見,接下來對於低能效產品的降價,頭部品牌肯定是毫不手軟,這也會導致市場份額進一步在向頭部品牌集中。而且頭部品牌的追求沒有止境,一定還會繼續開疆拓土。更何況今年還有更為特殊的情況。

我們知道,美的、海爾、格力三大巨頭早已經實現全球市場的布局,併購國外知名家電品牌動作頻繁,不斷完善海外市場。從目前全球疫情的發展狀況來看,海外市場的恢復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而海外市場形勢不好,企業必然會把壓力轉嫁到國內市場,這就意味著接下來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要追回一季度的損失,還要補海外市場,價格廝殺在所難免。

包括很多外資品牌,也將很大一部分全球市場的壓力押在中國市場,希望在中國市場儘可能填補一部分海外市場的虧空,可想而知接下來一段時間中國市場會是怎樣的競爭狀況。

對於經銷商而言,越是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之下,就越需要沉著冷靜,基於對自身體驗店客戶需求的深度了解,洞察客戶需求,提供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產品及服務,方能夠找到自身發展的關鍵路徑。同時,積極開展線上新營銷,應用新工具,將線上營銷與社群及線下實體店相結合,用新營銷工具為實體店導流,能在線上成交的就線上成交,不能在線上成交的就引流到線下的實體門店,盡最大可能留住顧客,儲備消費的潛力,待到市場回暖時,方可抓住發展時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