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易踩的12大早教誤區,很常見卻不自知

福林媽咪 發佈 2020-04-17T10:13:00+00:00

文|福林媽咪很多人印象中一說早教,想到的就是給孩子報早教班,定期帶孩子去上早教課。之前我也有發表過相關的文章,裡面有提到早教不等於早教班這個問題。因為早教就是早期教育,從孩子出生後,爸爸媽媽對孩子做的一舉一動都是早教內容。但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早期成長過程中,遵循以前父母教育自己的

文|福林媽咪

很多人印象中一說早教,想到的就是給孩子報早教班,定期帶孩子去上早教課。之前我也有發表過相關的文章,裡面有提到早教不等於早教班這個問題。

因為早教就是早期教育,從孩子出生後,爸爸媽媽對孩子做的一舉一動都是早教內容。

但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早期成長過程中,遵循以前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自認為對孩子了解,所以教育孩子總是遵照自己的意願,有時候走入誤區了也沒有察覺到。

這裡我將列舉12個早教誤區,幫助爸爸媽媽們自檢,看看自己有沒有在早教過程中犯過錯。


誤區一:跟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說話沒必要

在寶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裡,很多新手爸媽覺得孩子吃了睡睡了吃,說話又聽不懂,感覺自己跟孩子說話很不習慣,也覺得沒必要。

但其實不是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能聽到外界的聲音,最熟悉的就是媽媽的聲音,當孩子哭鬧時,單是這個聲音的出現都能給寶寶安全感。

除此以外,嬰兒聽覺研究專家發現:嬰兒腦內的「聽覺地圖」大概到1歲左右完成,0-1歲期間給孩子輸入更多有意義的聲音,更能促進嬰兒腦內主觀聽覺的神經元的敏感性。

當孩子聽得多了,孩子才更能理解爸爸媽媽的舉動和事物用語言怎麼表達,增加詞彙量。

所以,從寶寶出生後就跟寶寶多說說話吧。

試試這樣做:

給寶寶換尿片時:「誒喲,拉臭臭了?聞聞臭不臭,媽媽給你換尿片啊。」

給寶寶換衣服時:「來,換衣服~是不是可冷啊?忍一下啊,很快就好。胳膊先進來,扣子給繫上,真好看呀!」

你描述你正在做的就可以了,這樣就是無形中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以及每個動作對應的詞語,等時機一到,孩子語言能力就會爆發啦!


誤區二:孩子還不懂事兒,父母之間的衝突不用避開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但通常是在孩子懂事兒以後才會開始注意這個問題,而這個懂事兒的時間通常默認是在孩子3歲以後。

其實,心理學家早就有做一些研究,他們發現:當家庭中父母的矛盾衝突升級時,8-24個月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著急,甚至還想要上前阻止,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過爸媽跟別人吵架的場面後,在跟同胞交往中時便會模仿大人吵架時氣呼呼的語氣,行為也會粗暴。

即使孩子小、不會說話,父母吵架發生衝突時,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說話語氣的轉變,孩子能夠聽出來,所以孩子小也會聽出情緒。

正確做法:

兩口子在日常生活中難免磕磕絆絆,但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兩個人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爭吵,也可以在你覺得自己克制不住的時候選擇換個房間,冷靜一下,話可以好好說,事情可以好好講。


誤區三:完全「照書養」

崇尚科學育兒是正確的,但有些家長養娃的時候過於嚴格遵循書本。孩子是存在個體差異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的大動作發育規律,有的孩子快9個月了還不見要爬的跡象,家長就開始慌了,覺得孩子是不是發育跟不上什麼的。

孩子有的爬的早一些,有的說話晚一些,有的長牙晚一些,走路早一些,都沒有特別的精確。

應該怎麼養?

書本資料都只是用來參考的,不是完全適合你的寶寶,如果寶寶和書上哪一點說的不一樣了,也別那麼著急,綜合考慮孩子的發育情況以及環境問題,比如孩子爬的晚了,是不是因為你沒教?自己想不清楚時最好找醫生諮詢一下。這才是真正的科學育兒。


誤區四:過分專制

從小立規矩,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都知道。立規矩的過程需要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管教,但往往管教的方法用錯了,很多時候習慣用強制、恐嚇的方法讓孩子去服從管教遵守規矩。這樣的方法實際上過於專制。

立規矩不是只讓孩子遵守就行了,而是應該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遵守,讓孩子主動接受。

除此以外,還有一件經常發生的事兒也提現了父母的專制:擅​作​主張。

當孩子想看《熊出沒》的時候,爸爸媽媽覺得這部動畫片沒有意義,就擅自做主讓孩子看另一部全英文的動畫片,孩子不感興趣看不懂,媽媽卻堅持要孩子看,孩子要換的話就威脅關掉電視。

久而久之孩子總是在心裡壓抑自己的想法,也就變得不敢表了,以後也會變得唯唯諾諾。

正確做法:

不管是立規矩還是孩子提出要求,父母都應該懂得換位思考,多做假設,「假如你是孩子,你的想法會是怎樣的」,多這樣想一想。

孩子一些出格的行為,是因為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那麼父母就應該講解清楚,幫孩子糾正。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應該看看是否合理,給孩子說出理由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否定拒絕或者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誤區五: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滿足孩子的一切想法

這個跟誤區四剛好相反,誤區四是父母過於專制,這個是過於順從孩子。我們是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聽取孩子的意見,但這不意味著全都順從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如果一開始對孩子總是有求必應,那麼有一次你不同意或是拒絕了孩子,孩子都會出現難以接受的情況,作出不恰當的反應。

正確做法:

合理的要求滿足,不合理的要求要學會拒絕從孩子第一次提出不合理要求時就應該拒絕,但是拒絕的同時要講出你為什麼拒絕,原因是什麼,希望孩子可以配合。

畢竟有些時候孩子的要求過分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標準在哪裡,爸爸媽媽還要說清楚。


誤區六:以孩子為中心,全都給孩子最好的

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里,孩子是中心,家裡的大人都圍著孩子轉,好吃的緊著孩子吃,孩子的衣服都是最貴的,好用的也緊著孩子用,在物質上的捧高會讓孩子變得自我,跟別的小朋友交往時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不懂得關愛。

正確做法:

不強制孩子分享,但不要給孩子搞特殊化,買吃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買夠,別只買孩子自己的,一家人一起吃,讓孩子知道人人平等。


誤區七:「包辦」提高孩子效率

我覺得「包辦」就是溺愛,什麼都不給孩子自己做的機會,都要自己親力親為替孩子做。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不溺愛,但其實是溺愛了卻不自知。

比如,孩子在穿鞋,你覺得他穿得慢,耽誤時間,於是讓孩子坐下,親子替孩子把鞋穿好,下次孩子還是穿不好鞋。孩子第一次炒菜炒糊了,你嫌他不會做飯還浪費東西,以後都不讓他做了,這種看似拯救孩子的「包辦」,實則就是溺愛。養出的孩子自理能力差、社交能力也差。

正確做法:

孩子的學習能力、模仿能力、適應能力都很強,給他嘗試的機會,做不好沒關係,堅持做會好的。所以試著放手吧,讓孩子自己整理玩具、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你在旁邊受著就夠了。

當孩子可以自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他會覺得很開心。


誤區八:爸爸媽媽替孩子道歉就沒事兒了

2、3歲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手沒輕重,難免會磕磕碰碰,或把人大哭,經常見到一些家長自己站出來跟被打的小朋友道歉,這樣的家長很有素質,家長也比那些抱起孩子就走不道歉的家長好得多。但是卻做錯了。

久而久之孩子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也不知道為自己犯的錯承擔後果。

正確做法:

家長可以先替孩子道歉,但是也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

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先安撫被打的孩子,並說出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之後再說服自己的孩子主動去找人家道歉。

說服方式:

你應該先同情你的孩子的感受,發生衝突時肯定兩個孩子都有錯,你的孩子肯定也有原因,讓他講一下為什麼這麼做,試著理解一下他的感受。然後告訴他發生衝突時,語言解決不了的可以告訴媽媽,讓媽媽解決,打人或者任何傷害別人的行為都是不正確的。

之後讓孩子去道歉就行了。


誤區九:一個紅臉一個白臉讓孩子多少有點安慰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雙方會出現意見分歧,有的是媽媽唱紅臉,懲罰孩子,爸爸說情護著孩子,有的則是爸爸經常對孩子發火,媽媽會替孩子辯護。

還有一些是主動一個紅臉一個白臉,怕兩個人要是都發火,孩子招架不住,所以就一個紅臉一個白臉。

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這樣的方式就是不對的。這樣會讓教育沒有意義,更像是彼此拆台。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投機心理,犯錯了反正有人護著。

正確做法:

統一戰線,孩子的教育問題一方主管,另一方配合,當覺得誰做的不合適的時候,不當著孩子的面提出來,私下溝通。


誤區十:不准孩子掰手指數數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掰手指數數看上去很笨,於是每次看到孩子掰手指數數時,就要求孩子放下手,讓孩子在心理默記。但這樣的做法並不科學,違背了孩子的數字概念發展。

2-5歲幼兒的數字概念通常是由數數開始的,然後發展成為點著實物數,到4歲左右才能夠準確的推算出總數,5歲之後才能根據數字來拿取相等的實物。

這個過程是由具體到抽象,這是一個發展規律,所以掰手指數數是一個必經過程,不應該禁止。

正確做法:

數手指、數衣服扣子、玩具等等都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點數能力。


誤區十一:超前教育讓孩子更優秀

「超前教育」是期望過高的一種表現,之前有一位寶媽說自己3歲的孩子不會點數,4顆草莓數著「1,2,3,4」,問孩子總共幾顆,孩子說5顆,寶媽懷疑孩子的智力有問題。

就像前面說的,孩子到4歲時才能做到說對總數,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有的家長要求3歲的孩子背唐詩、做數學題、學英語單詞,學習內容趕上了小學生。這種做法就是超前教育,是拔苗助長的行為。

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如果還達不到,學起來壓力就大,父母的失望加上孩子的挫敗感,那只會讓孩子越學越喪氣。這也是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正確做法:

用盧梭的一段話回答一下吧: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兒女以前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

所以,順應孩子的發育規律,讓孩子在對應的年紀做對應的事兒,接受孩子的平凡。


誤區十二:物質獎勵能鼓勵孩子做的更好

最常見的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方式就是設置獎勵,「你要表現的好,就能得到XXX」。曾經讀過一本書《獎勵的惡果》,內容就是在表達獎勵會讓人失去內在動力,也就是內驅力。

這會導致一些不好的結果:①沒有獎勵就不做;②只做到能夠拿到獎勵的程度而不去想讓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正確做法:

獎勵可以有,但不提前設置,提前設置的獎勵是獎勵。不提前告知,過後才給的獎勵是鼓勵。

就像一些家長總是答應孩子考到多少分就買孩子想要的東西一樣,孩子沒考到目標分數,卻比之前進步了20分,這就不獎勵了?鼓勵更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而為了獎勵去努力,獎勵就變成了外驅力,沒有外驅力時孩子機會喪失主動性。所以更需要的是內驅力。

寫了這麼多,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找找自身的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的是自省,自省後能夠改正,才能和孩子一起進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