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你想過哪位哲學家的生活?活成哪位哲學家的樣子?

思廬哲學 發佈 2020-01-02T10:16:23+00:00

跨年之後的第一天,就是立Flag之日,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地想著如何通過完成長長的todo list脫胎換骨。

跨年之後的第一天,就是立Flag之日,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地想著如何通過完成長長的to do list脫胎換骨。想必2020年的你也不例外,是不是也定了個「我先賺它一個億」的小目標?其實說來說去,我們就是對生活不滿意而已。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也許會換一種活法。有沒有試過像哲學家一樣生活呢?


今天思廬就為大家放送九位哲學家的生活、哲學、愛情,讓我們一起品品哲學家們別樣的人生,一起想想怎麼度過一個有哲學感的2020年。


用哲學創造財富的泰勒斯


只要哲學家們願意,就很容易發財致富,但是他們的雄心卻是屬於另外的一種。

——亞里士多德


生活中總有一群明明可以靠臉但偏偏才華吃飯的人。誰是明明,誰又是偏偏?


2000多年(大約公元前624-公元前547)以前古希臘的著名城邦米利都,那可是堪比今天的小上海。就是在這麼一個傲嬌的地方,我們的泰勒斯大佬出生了。據說他是希伯來(或猶太)和腓尼基血統的混合(又據說,混血兒天生高智商),含著金鑰匙來,生在一個奴隸主貴族家庭。年幼時的泰勒斯大概是個紳士的有禮貌有教養的公子哥,長大的他卻成為了「瘋子」——雖然哲學家大都是瘋子——天天想一些不切實際的問題話語,比如「萬物是從哪來的?又到哪兒去?」他自己說「是從水裡來的又復歸於水」。久而久之,由於他把所有時間用於開腦洞,也沒學個一技之長,成年以後日子過的窮困潦倒。時光匆匆,一晃泰勒斯就人到中年了,老婆也沒討,每催一次婚他都若有所思的說「還沒有到那個時候」,老年時再提及婚事他一本正經的說「已經不是那個時候了」,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泰勒斯思考問題的時候總喜歡抬頭仰望星空,有一次因此跌到了水坑,旁邊的人嘲笑他:「你連腳下的水坑都看不到還要抬頭看天,知道了天上的事,能當飯吃嗎?」所以,他總是因為窮而好空想常常遭到鄙視。但如果你以世俗的標準看,真以為他窮還一無是處,那就太天真了。如果在現代他怕是也有機會成為巴菲特這樣的人物。要知道,過去的哲學家大多數也都是科學家,我們的泰爸爸天文學、數學、氣象學無所不知。某一年的冬天,泰勒斯憑藉自己的學問,預測到來年橄欖一定會大豐收,於是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租賃了米利都和丘斯兩個城邦所有閒置的橄欖榨油機,其中包括嘲諷他的那人的榨油機。當時,由於連續幾年橄欖歉收,泰勒斯用了及其低廉的價格就租到了所需的榨油機。到了第二年,橄欖果然大豐收,泰勒斯又根據價值規律抬高了他租來的榨油機使用權的租金,由此賺的盆滿缽滿。你說讓人羨慕不羨慕,說到底,知識就是財富啊!


喜歡和身邊人進行辯論的「助產術大師」蘇格拉底


我母親是一個接生婆,我也努力追隨她的足跡。我是一個精神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生產出他們自己的思想。

——蘇格拉底


有一種人有著醜陋的外貌,但是擁有著高尚的靈魂。蘇格拉底便是其中的一員。他臉面扁平,嘴唇肥厚,眼球突出,鼻子扁大而向上翹,還有一張奇大無比的嘴巴,戲謔說一句「醜人多作怪」也不為過。怪就怪在,這蘇格拉底經常遊蕩在雅典街頭,隨機抓住路過的人就開始展開蘇式真理探討法(精神助產術),這不,又一個年輕人落入蘇格拉底的手裡:


蘇格拉底說:「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向您請教。人人都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您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道德?


那人回答:「為人忠誠老實,不欺騙人。這就是公認的道德行為。」


蘇格拉底問:「你說道德就是忠誠老實,不能欺騙別人,但是和敵人交戰的時候,我軍將領為贏得戰爭,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這能說不道德嗎?」


那人說:「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蘇格拉底問:「和敵人作戰時,我軍被包圍了,處境困難,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成功了。這種欺騙能說是不道德嗎?」


那人回答說:「那是戰爭中的情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能被欺騙的。」


蘇格拉底接著問:「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兒子生病了,卻又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說,這不是藥,而是一種好吃的東西。請問這也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是符合道德的。」


蘇格拉底又問:「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


那人被弄得無可奈何,只好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蘇格拉底聽了十分高興,拉住那人的手說:「您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道德就是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了一個長期困惑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蘇格拉底套路深,總是從最基本的問題出發,標榜自己的無知,層層詰難,最後讓被問者感到自己的無知,你說可恨不可恨。他還常自喻自己是一隻牛虻,確實叮的人痛!他通過談話式的「助產術」方法,將哲學變為一種承認我們可錯性的自我批評和開放性對話的方式,通過幫助大眾消化重複聽到的知識,發展人們提問與自主思考的能力,讓人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無知與錯誤,最終形成自己的個人知識。


蘇格拉底說:「我像獵狗追逐獵物一樣追尋真理的足跡」。哲人的世界大概是以揭示愚蠢人類的無知為樂趣吧。我們平常人應當怎樣追尋真理呢?以什麼為樂趣呢?


樂觀的不可知論者休謨


大衛·休謨,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休謨建立了近代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不可知論的哲學體系。

在休謨身上,我們很難看到哲學家「應該有」的品質,比如神經質、偏執、高傲、窮困潦倒和被害妄想症。這些特點,他一樣都沒有。

相反,他是個和藹可親的胖子。為人正直厚道,做事得體周全。心寬體胖,倒也應了他的模樣。他在自傳中寫道,這多虧了他有一位宅心仁厚的好母親,才讓自己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成績頗佳,沒有生出怨天尤人的刻板性子(這裡沒有暗指叔本華)。

休謨不相信世界上的因果論,他認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覺、感覺,此外是否有真實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寫道:「關於原因與結果我們的一切推論無非是由習慣來的;信念與其說是我們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為,不如說是感覺部分的行為比較恰當。」 因此,習慣是人生的偉大指南。

因果論靠不住,真理靠不住,休謨看到了理性主義的荒誕之處。那麼,好好去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不約束人自然生髮的感情,如此他的哲學便走向了生活實踐。他告訴世人,知識分子不應該玩弄概念,而是要切實地走進大眾身邊。正如理性終究要到情感的大海上尋找它的材料。

人的一生並沒有模板化的進程,你我的每一行為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在理性主義至上的時代,休謨給了人類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我們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這便是休謨的可愛之處。


自由又自律的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出生和逝世均在德國柯尼斯堡,一生從未踏出此地半步,卻成為了德國著名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康德的一生作息及其規律,像極了一個精密的錶盤,每天都非常自律地工作與休息。每天四點四十五準時起床,接著喝兩杯茶,抽一斗煙,備課。雖然隨著康德年紀越大,菸癮也變得越凶,但是自己定的規矩終身沒有打破過。

七點開始給學生上課,接著開始進行哲學寫作,康德留給哲學界的三座大山(《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均完成於此時間段。

下午宴請賓客,據說宴請的嘉賓中必有一位醫生,宴席上康德會向醫生討教保健方法。待賓客散去,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獨屬於康德的散步時間。廣大居民紛紛用康德出門的時間對表,有次康德因為看盧梭的《愛彌兒》手不釋卷,一時忘記出門散步,導致居民紛紛以為教堂的鐘敲錯了時間

晚上康德接著看書,日益精進,為保持看書效率,他要求自己的書房溫度必須恆定在15度,以免自己頭腦發脹,疲懶犯困。

晚上十點,康德準時躺在床上,到點即睡。

如此作息,既規律又自由,真應了他在《實踐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自律才能帶給人自由。


具有兩副面孔的克爾凱郭爾


我是具有兩副面孔的雅努斯:我以一副面孔笑,以另一副面孔哭。

——克爾凱郭爾


他是一位憂鬱的暴發戶子弟。一方面作為幼子集寵愛於一身,另一方面父親嚴厲的宗教教育,使他的童年充滿了痛苦與嘆息。這種水火交加的環境,催生出了雙面孔的克爾凱郭爾,正如他的姓,原義為「教堂園地」(Kierkegaard), 在丹麥文中,「克爾凱郭爾」這個姓氏由「教堂」(Kirke)和「園地」(Gaard)兩部分組成,是墳場、墓地的意思。他一面在墳場的人間笑,一面又在上帝的教堂中哭泣。克爾凱郭爾的雙重面孔在學術界也一直讓人很迷,總覺得有些精神分裂。


1837年,憂鬱的克爾凱郭爾遇到了想要廝守終生的雷吉娜姑娘,他們一見鍾情,三年之後便相約訂婚,這時,克爾凱郭爾又開始懷疑人生了,一面追尋愛情,一面又認為他們雖然深愛著對方,但是無法真正的理解對方,並且也不可能給與對方真正的幸福。在他的理解上,婚姻雙方必須要做到絕對信任對方,沒有秘密。而當他問自己的能否做到的時候,他遲疑了。在苦勸蒙吉娜主動退婚未果後,克爾凱郭爾將戒指退婚,用一封信了斷婚姻關係。雷吉娜扛不住克爾凱郭爾的思想才華呀,最終答應了。


你以為,克爾凱郭爾就表現了這一次雙重面孔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克爾凱郭爾的兩副面孔貫穿整個人生啊!精彩無比,他習慣用筆名寫書,而且有時是多個筆名共用,造成多人寫作的假象;他閱讀自己的作品然後攻擊自己的文章,害怕別人知道那是他的寫作成果;他白天街頭遊蕩,晚上在歌劇院露面,讓大家誤以為他天天休閒娛樂,誰知道,不久之後出版的《非此即彼》就是他的作品;他是基督教的虔誠信徒,卻又強烈攻擊丹麥教會。克爾凱郭爾就是一位不折不扣「三棲明星」了,他在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說,宗教神學三方面有著過人的成就,真不是一般人!


多領域開花的紳士羅素


羅素,英國貴族,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羅素一生精力旺盛,著述甚豐,感情狂奔不羈,聲譽長盛不衰。有三種單純而又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他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的痛徹肺腑的憐憫。

他寫出的散文落筆華麗、思想深刻;他所提出的「羅素悖論」(別稱「理髮師悖論」)推動了20世紀邏輯學的發展,他所主張的邏輯主義推動了數學歷史的發展;他編寫的《西方哲學史》為眾多熱愛哲學的人鋪平了一條坦蕩的入門之路;他培養的學生(維根斯坦)在哲學界掀起了另一次驚濤駭浪;他與愛因斯坦發起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成為西方思想家反戰和反核的里程碑;他雖貴為勳爵,卻對大眾的苦難充滿同情,一生致力於「反對暴力、反對戰爭、反對核威懾」,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1955年羅素與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聯合發表了《愛因斯坦——羅素宣言》,獲得了世界各國很多著名科學家的簽名支持,喚醒了人們對原子武器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的重視。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羅素還在為世界和平事業操勞吶喊。

羅素一生可謂恣意瀟洒,正如他自己所說: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發現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誰再給我一次生活的機會,我將欣然接受這難得的賜予。」


愛這個世界的漢娜·阿倫特



哲學CP榜上,阿倫特和海德格爾這對的知名度一定屬於top 3,海德格這個自私男主的故事看厭了,阿倫特的哲學八卦能否換個男主呢?試試看吧。

阿倫特1906年於德國出生,在哥尼斯堡(現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長大,是猶太家庭的獨生女。1914年戰爭爆發,一家人只能先逃往柏林。1924年阿倫特進入馬堡大學就讀,師從海德格爾和雅斯貝斯。少女時期的阿倫特的外在和內在都十分出眾。在「漢娜·阿倫特的悼詞」中,約納斯回憶道:(阿倫特)「靦腆,持重,美貌出眾,一雙眼睛左顧右盼。她一眼看上去就很特別,與眾不同,令人琢磨不透。」而年僅14歲時,阿倫特就下定決心非要學哲學不可,當時她已讀完了康德的著作。

阿倫特的博士論文於1929年在亞斯貝斯的指導下在海德堡完成,主題是「愛與奧古斯丁」。然而因其猶太身份,阿倫特無法獲取教授學術資格認定,於是,於1933年,她開啟了流亡生涯。期間,她在巴黎不僅救助猶太難民,而且認識了本雅明,1936年認識德國詩人和哲學家海茵利希·布魯希爾,他才是阿倫特人生中真正的男主角,四年後兩人結婚。

隨著二戰爆發,法國部分領土被納粹占領,阿倫特不得不再次流亡。1941年,阿倫特夫婦和母親在美國外交官的幫助下前往紐約,緊接著迎來阿倫特學術高產時期,《極權主義的起源》《平庸之惡》和《人的境況》等著作皆產於此間。1959年,她成為普林斯頓大學任命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

迫害與流亡並沒有讓阿倫特心灰意冷,她對「寬恕」概念的強調從一而終,而只有愛能帶來寬恕。幸運的是,始終伴她左右的靈魂伴侶布魯希爾也是個溫柔而充滿活力的人。閱讀二人的書信,你能體驗到二人對彼此的坦誠、欣賞與憐愛,和對世界苦難眾生的感同身受與關切。

「你知道,美好、艱難的比例各占51%和49%,那2%的中間差卻代表著最高價值的快樂,是圍繞在我身邊的快樂,讓我悲喜交加的那2%就是你啊!」

「我們為他們乾杯,讓他們口中的香菸永遠不滅;願愛妻的音容笑貌永遠出現在他們熱忱的夢境中,願年邁的老母再也不要為兒子們心碎。」

「我希望,你的『事業』會冒出火花,我真願意充當你的鼓風機。」


哲人們的情話,才華橫溢而不矯情,字裡行間都是真誠與愛,專治辭舊迎新的失落者。人們總抒發感嘆,「悲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希望他們對彼此和世界的情話,能為孤獨的現代人帶來慰藉,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終將繼續,唯有以愛乘風破浪。


最real的女權大佬波伏娃


談到波伏娃,我們就一定會聯想到那個稱她為海狸的薩特,好像那個才華橫溢的小矮子是波伏娃生命中重要部分一樣。

沒錯,那個才華橫溢的小矮子確實是波伏娃生命中的重要部分,無論情感生命還是學術生命。然而「海狸」的發明者並非薩特,而是他們共同的老師勒內·馬厄,暱稱也無關風月,只因法語中「波伏娃」和「海狸」發音相近罷了。

她和薩特之間還存在著其他被浪漫化的誤解。波伏娃雖果斷拒絕薩特的求婚,並認為「婚姻使兩個人遭受更多家庭的束縛以及社會的勞役」,但備受折磨的也是她。證據在薩特辭世時她寫的《告別儀式》(1980)中,此書對兩人親密生活的露骨描寫還觸怒了不少哲學家呢。

波伏娃的「真」不止於直面「黑歷史」,更體現於理論創建。1943年描述她與薩特等人真實故事的《女客》,就滲透著她對自我意識與他人聯繫之間的鬥爭的思考。除了對情慾的坦誠外,她在政治層面更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本質主義女性主義學者們對她「厭女症」的指控,正是由於她霸道的「real」。指控集中針對《第二性》中抵制婚姻、支持墮胎的文本(當時,婚姻是女性必然歸宿,而墮胎相當於謀殺)。實際上,波伏娃只是對當時女性的惡劣處境具備清醒認知,並試圖提供出路而已。事實證明,她的解決方法確為有效。

當然,我們並不知道,波伏娃在1939年「引誘」17歲的女學生是否源其「厭女症」,但她確實因這一指控失去教職,以她的個性,一定不會允許我們在談論她時「為尊者諱」吧。


傲嬌的神秘主義大師西蒙娜·微依



法國有兩位名為Simone Weil的女性社會活動家,兩人都深刻影響了法國乃至歐洲社會。一位是於2017年去世的政治家韋伊,另一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宗教思想家、哲學家、社會活動家薇依。

她總與「不幸」概念相聯,不僅因她英年早逝,或因其生不逢時,猶太人身份讓她在納粹橫行的歐洲舉步維艱,也由於在其著作中,連「愛」都陪襯著「不幸」,在不幸的鍛造下愛才越發堅韌。

「不幸」懸於每個人頭頂之上,「在這愛無可言的黑暗中」,「靈魂應當繼續無目標地愛,至少應當願意去愛」。只有從宗教視角出發才能真正看懂薇依,她的思想不能憑藉命題或政治概念去理解。薇依的神秘主義光芒總能帶領我們在最尖銳的矛盾中找到某種屬於生命的真實平衡,比如愛與掙扎,和平與戰爭。

在1936年8月初,薇依以作者身份走向西班牙反法西斯政權戰爭的前線。儘管她渴望和平,厭惡戰爭,也不妨礙她與西班牙共和派並肩戰鬥。她對政治的態度極為浪漫,在「和平」這個終極目標下,她堅持聲稱書面條約並不比「血肉的聯繫」更重要。


理論與行動的張力源自薇依矛盾的性格,爭強好勝的她又對平和有著極端的追求。哥哥安德烈是法國著名數學家,各方面都比西蒙娜略勝一籌,儘管她也天資卓越,卻在襯托之下顯得努力而遲鈍。野心大於能力之時,小薇依絕望而竭力地模仿哥哥,即使成熟後,她也依然不接受自己,厭惡女性特質,並聲稱「我可不是女權主義者!」然而,她的行動卻是女性主義者們最該踐行的行動。

這樣一個在痛苦中為他人的幸福而思考和行動的人,由於過度勞累、營養不良,她34歲的肉身於1943年的夏天停止了運作。


看完九位哲學家的精彩人生

你最羨慕哪位哲學家的生活

請在下方熱烈投票吧!



各位朋友也可以在留言區里暢所欲言

說說你最想批判哪位哲學家的生活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