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怎麼才算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關鍵又是什麼?

抽根煙去 發佈 2019-12-16T21:29:29+00:00

什麼是「知行合一」?什麼是「知」?知行合一的關鍵是什麼?顧東橋和王陽明先生探討知行合一。顧東橋說:所謂知行並進,不可以分誰先誰後。就是《中庸》的「尊德性而道問學」的功夫,它們是互相存養、互相促進、內外本末一以貫之的道理。

什麼是「知行合一」?什麼是「知」?知行合一的關鍵是什麼?

顧東橋和王陽明先生探討知行合一。顧東橋說:所謂知行並進,不可以分誰先誰後。就是《中庸》的「尊德性而道問學」的功夫,它們是互相存養、互相促進、內外本末一以貫之的道理。然而下手功夫不能沒有先後順序的區分,例如知道食物才吃,知道湯才喝,知道衣服才穿,知道路才去走,沒有不先見到事物就先做事的。


陽明先生的答覆是:既然說「互相存養、互相促進」,又說下手功夫分先後順序,豈不是自相矛盾嗎?陽明先生的意思是說知行之間並沒有先後順序,本來是合一的、一體的,不該有先後順序次序。陽明先生又說:人必須有想吃東西的心,然後才能認識食物,想吃東西的心是意念,就是行動的開始。食物味道的好壞,必須入口吃過後才能知曉。其它知道湯才喝、知道衣服才穿、知道路才去走,同理一樣。

原文是: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

顧東橋說:我先知道我面前擺了一盤食物,我才會去吃。

陽明先生說:我要先有吃的念頭,然後才會去吃,吃過之後,才知道食物的酸甜苦辣味道。


知行合一

這裡可以看出顧東橋跟陽明先生對「知」和「行」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因此導致他們對「知行合一」的不同理解和疑問。

顧東橋認為的知是認知事物,如看見食物。行則是吃食物。

陽明先生認為的知首先是意念,或者說是意願,如想吃東西的意念、意願,這已經是行動的開始;當吃過食物後,才能知道食物的酸甜苦辣味道,這是第二個層次的知;知行互相存養、互相促進、內外本末一以貫之。

顧東橋代表一般人對「知」的理解就是:對事物的認知。

陽明先生所講的知包括:對事物的認知,還有依知而行的意念。


這樣就容易理解陽明先生說的:「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

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知道道理,還有依據道理而行動的意念,才是真知;知道道理,沒有依據道理而行動的意念,等於不知。因此,有孝親之心,即是有孝親之意,若且唯若有這樣的意念和意願時,才有孝親的行動,才有孝親之理。有忠君之心,即是有忠君之意,若且唯若有這樣的意念和意願時,才有忠誠的行動,才有忠誠之理。所以心即理,知行合一之教,實出自「心即理」。

徐愛初始對「知」的認識跟顧東橋差不多,所以他說:「現在的人人都知道孝順父親、尊敬兄長的道理,但是行為上不能做到,分明是知和行是兩碼事情。」


徐愛犯了跟顧東橋一樣的毛病,認為知僅僅是指對道理、法則、規則的認知,缺少對「意」的認識。道理、法則、規則知道得再多,如果沒有依照這些道理、法則、規則行動的意念,則相當於不知道這些道理、法則、規則行動。一個人即使即物窮理,把天底下的所有道理都弄懂了,如果他沒有循理而行的意念,沒有循理而行的行動,等於什麼都不知道。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是缺少行之意,缺少行動的意念,意之本體便是知,所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一個沒有學習意願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可能好;一個沒有工作意願的員工,不可能把工作干好。



這個依知而行、循理而行的意,是陽明先生重點強調的,也就是《大學》「誠意正心」的「意」。

《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個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

《中庸》工夫只是誠身,誠身之極便是至誠;《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之極便是至善。

至誠如神,不誠無物。這裡的「誠」是指「誠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