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奧地利只會結婚!維也納軍博: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德都在我這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0-04-14T08:48:23+00:00

展館歷史簡介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號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軍事史博物館,主要聚焦於奧地利自 16 世紀至 1918 年的軍事史。博物館的建築修建於 1850 年至 1856 年期間。




展館歷史簡介

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號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軍事史博物館,主要聚焦於奧地利自 16 世紀至 1918 年的軍事史。博物館的建築修建於 1850 年至 1856 年期間。設計工作主要交由丹麥裔奧地利建築師特奧費爾·漢森負責,他的設計融合了拜占庭、西班牙摩 爾式、哥特復興式及巴洛克等多種建築特色。博物館為四層式磚造樓房,正面寬 235 米,深 26 米,由地面至圓形塔頂高 43 米。這裡曾是維也納兵工廠,一個由 72 座建築物組成的龐大軍事綜合體,博物館主樓是這裡的核心。兵工廠是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在位第一年中最大的建築項目,開工於 1848/49 年革命之後,因此這個建築群有鞏固專制政權地位的目的。


▲圖1軍事史博物館正門



據稱,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古老專門為展示軍事歷史而建的博物館。1856 年落成時叫武器博物館,僅存放哈布斯堡王朝歷代武器。1891 年 5 月 21 日更名為維也納軍事史博物館。如今的博物館收藏並展出巴本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至 1945 年的奧地利軍事歷史,展品包括軍用武器、裝備、服飾、旗幟、著名戰役的油畫、壁畫和名將雕像等。弗朗茲·約瑟夫一世的目的不僅是建造收藏皇家武器的博物館,更是要將這裡建成為帝國軍隊的「紀念碑」。只是他登基之後奧地利在軍事上就鮮有戰果。


▲圖2軍事史博物館主樓


將軍廳簡介


▲圖3主樓門前大炮


從博物館正門進來後走過一個庭院,即可看到博物館入口主樓,兩側擺放著幾十門前膛炮,仔細看裡面還有幾門臼炮。步入一樓大廳後首先看到的是被命名為「將軍廳(Hall of Generals)」的大廳,這裡一共有 56 尊雕像,他們是於 1863 年 2 月 28 日的帝國決議評選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奧地利戰神。這些雕像均由卡拉拉大理石製成,每尊高度均為 186 厘米,由 32 位不同作者完成。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提供了一半經費,另外一半由這些將軍們的後代贊助。圖4中間右邊這位長發飄飄的是列支敦斯登親王約瑟夫·文策爾一世,先後三次成功統治過列支敦斯登,奧地利金羊毛騎士團勳章的第 698 名獲得者。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重組了哈布斯堡炮兵,部分資金還是自掏腰包。


▲圖4將軍廳

親王左邊是瑪麗亞·特蕾莎時期的名將勞東,腓特烈大帝一生之勁敵。畫面最左邊是卡爾·馮·科洛雷多-曼斯菲爾德,他是拿破崙戰爭期間的奧地利軍司令。他在 1813 年的德國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戰役為聯軍在庫爾姆戰役的勝利做出了決定性貢獻。畫面最右邊是馬克西米連··馮·布勞恩伯爵,瑪麗亞·特蕾莎的陸軍元帥,但是在七年戰爭期間被普魯士驃騎兵奇襲擊敗並且重傷而亡。穿過將軍廳走上台階,這裡還有四尊雕像,他們是鎮壓 1948/49 革命的四位悍將,其中就包括了拉德茨基。所以將軍廳一共是 60 位名將。作為博物館的發起人,自然少不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雕像,更少不了戰爭女神雅典娜,她的盾牌圖案也本地化成奧地利雙頭鷹。



▲圖5二樓台階上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半身像及雅典娜雕像


奧地利雖是一個內陸國家,卻曾擁有過海上力量。奧地利海軍始自18世紀終至一戰後,長達 200 年歷史。二戰後,博物館專門把奧地利海軍史作為永久展覽專門展出。時間關係未能參觀海軍館,簡單介紹一下不為人熟知的兩位奧地利海軍上將吧。威廉·馮·泰格霍夫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時期的海軍上將。他在 1864 年的第二次普丹戰爭和 1866 年的普奧戰爭期間指揮奧地利北海艦隊。由於他的戰術發明,指揮意識和鼓舞人心的領導能力,被認為是 19 世紀最好的海軍軍官之一。雕像中他佩戴的是瑪麗亞·特蕾莎勳章。他還因戰功獲得維也納榮譽市民稱號。馬克西米利安···馮·斯特內克祖上是波西米亞人,17 世紀初被哈布斯堡王朝封為男爵。奧匈帝國時期擔任過海軍上將,為奧匈帝國艦隊現代化做過不懈努力。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Eric M,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